贾珠死后,贾府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成了贾母心中最大的痛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宁荣二公之灵,对警幻仙子的嘱托。宁荣二公这样做的目的,作者也写得很清楚,“故近之于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其中唯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诡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当年的宁荣二公,何等英武?兄弟二人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份巨大的家业。可是,此时他们却面临着一个很揪心的状况,“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

其实,在贾宝玉之前,宁荣二府中还有一个人是可以“继业”的。这个人就是贾宝玉的亲哥哥贾珠。贾珠比贾宝玉更优秀,也更符合贵族家庭对子孙的要求。他爱读书,还能读好书,单凭着“十四岁就进了学”这一点,就比古代绝大多数的读书人要强得多。

可是,贾珠的优秀,就像是上天和宁荣二府开的一个玩笑——这么优秀又让贾府人寄予厚望的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在即将展开美好宏图的时候,忽然一病而亡了。可想而知,贾珠之死,对宁荣二府的人,打击究竟有多大。

贾珠之死,也迫使贾府人不得不像宁荣二公一样,开始考虑谁才能承担起让贾府兴盛的职责。贾府中的子孙们虽然不争气,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家中其他的子孙们,都没有这个能力,让他们吃喝玩乐还行,振兴贾府却是他们根本挑不起来的一副重担。

于是,贾珠死后,贾府人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贾元春送进宫,男人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交给家里的女儿们了。从贾元春进宫的时间来看,也是和贾珠之死是前后脚的事。若是贾元春能在宫中熬出头,那肯定比贾府中这些只会吃喝玩乐的男人要强得多!毕竟,历史上有多少兴盛的家族,都是因为出了一位做了皇后或者得宠妃子的女儿。从汉代的吕后,到唐代的武家、杨家,不都是这样的吗?所以,才会有一句话,“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因为贾珠之死,因为贾府的子孙们之中,没有人能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担,贾元春就被送进了宫中。这件事,也成了贾母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贾母的长孙女,贾元春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可想而知,在贾敏远嫁之后,贾元春成了贾母人生中最大的藉慰。贾母也在这个孙女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有了出类拔萃的贾元春。

自从贾元春被送进宫,贾母一连十年都没能见到孙女的面。贾元春在宫中过的怎么样?能不能熬出头?自己身边娇滴滴的宝贝孙女,在宫中会不会被人欺负?这一定是让贾母日夜忧心不已的事。

后来,贾元春总算成了贤德妃,给贾府带来了荣耀,可是,她再也不是贾母的孙女了,贾母见了她都要下跪。当年的祖孙亲情,再也回不来了。

贾珠死后,贾府人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女儿贾元春送进宫,让她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担,但对于贾母来说,这是她人生中一个最大的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