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生活中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在中国绘画中离开了水就不会有笔情墨趣。用笔、用墨离开了水,就会一事无成。笔墨相生,妙在用水。
中国画是以黑色为主调的绘画,墨遇水而生发,色感庄重,活泼多变,韵味无穷。
水,在画中可以表现为翻江倒海,阴雨交加,扑朔迷离,或是白雪皑皑。欲其静,可以干擦,枯中见润,使人感到清寂、荒漠;欲其动,可以晕染,湿中见笔,使人感到荡漾、空蒙。
杜甫在诗中咏道:“元气淋漓幛犹湿”。幛,指的是画幅。好的作品,不但当时使人感到“元气淋漓”,即便过了百年、千年或更长的年代,画面还是让人感到生动活泼的空间,感到湿润润的,一片生机,这就是水的妙用。
水是笔墨成画的媒介,即便是适合干画的题材,也要见其润,见其鲜活。如果画适合湿画的题材,如远山、雨景、烟云、朝晖、夕阳等时令气象,则应大量用水。以水运色、反复潮润,交叠使用,因势利导,水墨渗洇,达到理想效果。
现代许多画家,喜欢和水打交道,有的创造了点水法,他们为了表现质感、真实感及增加笔触美,有时在笔触的局部,滴上几点清水。水向外发展使墨让开,留出斑驳的痕迹,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令有感到别致并富有表现力。有时还可以用干笔尖把笔触局部的墨吸去,造成斑斑痕迹。还可以在浓淡墨的色块上,趁湿以干净少水的笔在墨块上勾描。勾水处,墨色避开,显露出石纹、叶脉、服饰上的隐纹等,这是一种创新的勾水法。
有的画家用水用得入迷,水色四溢,妙趣天成。他们从不把纸上出现洇、渗、流淌当坏事,惟恐它不洇、不渗、不流淌,还要像画水彩画那样、提起画纸的一边或一角,任水流淌,流到哪里画面出现了奇迹,就把纸平放起来,以期得到满意的效果。有的画家借助水分去扩张形象,比如在山水画中,晕染山石树木不怕出界,水与气相生,靠着洇的作用达到浑厚华滋的效果。
用水在纸上画,首先要熟习纸的性能。用净皮宣纸画,不念经用浓墨还是用淡墨,一笔下去,使形成墨块;二笔下去,在和第一笔相接处会形成一道白纹。对纸的性能要心中有数,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做文章,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形象。齐白石画虾,即是如此,靠着用特种净皮宣纸画画时在墨色相接处出现白纹的特点,以准确的墨色和准确的时间,描画虾头和虾身,使虾通体透明,肉外有皮壳,充分表现出虾的质感和动感。
如果为避免在净皮宣纸上勾出白纹,可以先把纸润湿再画。如果用皮纸画,就没出现白纹的问题了,很容易色匀净。
有的画家,在画案上准备有喷雾器,还有的画家准备有大小排笔,以备画面的全部或局部需要润湿时使用,这里必须要提到赵春秋老师的“三宝”了——喷壶、吹风、大刷子,跟着春秋哥学画画的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有时为了局部湿润,常常先用清水画一遍,再趁水分将干未干时用墨色再画一遍。比如画远山,经过这样两遍,和直接在宣纸上画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画出来的远山更空濛、更隐现、更具空间感。
简笔画是现代人对一些构图简单,技法单一作品的统称。其实古人并不用这个叫法,他们发明了一个词叫“减笔画”,这也很好理解。在绘画创作中,有的画家做加法,有的画家做减法。明末清初时期,同时出现了四王和四僧,四王特别强调细节的丰满,不厌其烦地添加各种内容,甚至包括笔墨技法上的内容。四僧喜欢画自己的情感,不在意细节的饱满,追求整体的气韵。某种程度上,四王就是喜欢做加法的画家,四僧是喜欢做减法的画家。减少笔墨细节,呈现的视觉效果未必是简简单单,反而可以让画中意趣更加清旷雅逸。
梅清 寒山清远
抒发胸中逸气是大部分画家的追求,只不过表现出的艺术效果千变万化。梅清是四僧中石涛的好朋友。梅清是安徽宣城人,石涛曾经在宣城隐居20年,他们二人互为师友,感情十分深厚。有的时候,在艺术创作中首先要树立一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路上有人陪伴,这样的快乐不是每个画家都能拥有的。梅清喜欢画黄山风光,这幅《寒山清远》采取了减少笔墨细节的办法,呈现出类似简笔画的效果。两岸一水,在他的笔下充满了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和笔墨细节的多少无关。画中近景和中景处都有枯木,枯枝呈现出水平方向的扭曲。通过这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来,他画的是山谷中的景色,疾风掠过,天长日久,才有这样的景色。
梅清 寒山清远 局部
真实感在古人看来似乎不太重要,他们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尤其是清初的山水画家,他们面前有太多的高峰无法逾越,五代的江南山水,北宋的巨嶂高山,南宋的边角构图,元代的文人情感,都是他们很难超越的。于是,以石涛和梅清为代表的这批画家,就开始了思索,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风格。神似重于形似,就是他们总结出来的一个创作方法,通过减少笔法,达到简化构图的目的,进而表现出洒脱不羁的特性。逸笔草草由此成了高级审美的代名词,“草草”不是随心所欲胡乱涂抹,每一笔都是必要的,每一笔都是有灵魂的,这样的作品哪怕画得简单,也有滋味。
逸笔草草写情怀,在梅清看来,就是画出他对黄山的真实情感。他每日里看到的景色反复在胸中酝酿,久而久之,他笔的山水成为他对黄山的感受。从画中可以看出来,远处被云烟遮挡住的应该是悬崖峭壁,既然可以感受到,那就不用画出来了。有藏有露,很像写文章时会用到了有详有略。黄山的云烟和纸张的底色融为一体之后,就会发现,画面无限外延,人们的思绪也会随之左右。
《寒山清远》不是梅清最好的作品,欣赏这幅画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代画家为了创新而做出的种种探索。这种探索与成败无关,只是在探寻更多的表达方式。
https://www.360kuai.com/92e34907310d5a33f?djsource=XsgsZg&sign=360_36e79513&refer_scene=0&scene=2&uid=4c6aa79a1e74d054f68559405c9da904&tj_url=9cc4c97f043e3401a&tmprtp=expf%3Dcomindexe2043%2C%26reqid%3D0a692de5-2ee1-4860-9f14-bb3b56a056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