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管理日志」10.25 立志当在少年时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2.4)
【白话】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论语.为政篇》2.4)
【解读】
这段话的内容实在是太过丰富,也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孔子,是一幅活生生的人生画面,从少年时的孔子到晚年的孔子,尽在其中。
从整幅画面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不断进化的孔子,第十年的生命都会呈现出另外一翻光彩。用《易经》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大人虎变”,可以说,孔子为中国人确立了不同阶段的人生坐标,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来形容这个年纪的人应该有的特色。这个特色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坐标,每个到达或接近这个坐标的人,都会用这些词汇来评价自己。
但是要做到这些要求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天就来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五岁立志于学习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虽然我们在这个年纪也都在学习,可是这个学习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在中国的古代,学习是贵族的权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只能是在15岁之前会接受乡村教育,利用农闲的时间学习基础知识,一到15岁,学习就已经结束,接着就要进入社会,接替父母的工作。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孔子确立自己的志向,一心向学,并用自己的一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志向,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我们确立自己的志向往往在开始阶段是比较模糊的,比如做一个科学家,做一名运动员,诸如此类。比较精确的时间点是在考大学的时候,考什么样的大学,念什么样的专业,进入哪一个领域工作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铺垫。然而事实上,很多人在念完大学的时候都选择了告别自己的专业,这并非是一件让人难堪的数据,毕竟当我们做出高考规划时,很多时候选择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公元608年,也就是隋大业四年,大理寺卿郑善果奉旨到洛阳度僧,年仅十三岁的玄奘闻讯前往,当郑善果问他为何出家时,玄奘回答说:“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就是玄奘的人生使命,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晰,然后然其一生,玄奘都走在实现使命的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点放下翻译的墨笔,他的一生深刻影响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历史,就是从这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开始的。
这就是玄奘立下的志向,埃隆.马斯克在十四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自己超逻辑使命宣言:“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为人类争取更大的集体启蒙。”这才有了后来的SPECE-X宇宙探索公司的出现。对于一个人来说,越早明确上天赋予我们的人生使命,就越能够透过今日的迷雾看清楚明日的世界。
在这几份简历中,我们可以读到立志当在少年时,方是不负韶华。一个人能在少年时代对自己进行有宽度的探索,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笃定的想法,这个探索就是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游览,更多的尝试,甚至是更多的参与某些活动。这些探索会让一个人在少年时代为未来蓄能,当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后始终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里种花种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埃及四千年》的作者乔安.弗莱彻是英国约克大学考古学系教授,主攻领域为世界木乃伊研究与丧葬考古学,一听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当他还是一个女孩子时主动报取这样的专业,就连学校的从业咨询导师都认为她是被人误导了,苦口婆心的建议弗莱彻选择当老师或者是护理,与此同时,弗莱彻寄向博物馆专业人士与学者的寻找指引的信件也全部石沉大家,而这位小姑娘却是心意已决,这一切都源于他十五岁的一个经历,因为那年她去了一次埃及,然后迷上了这个国家,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各门考试成绩达标,为的就是能被录取,去攻读自己梦想中的专业学位及课程-埃及学与古代史”。
孔子在走到人生的终点之际,对自己说“朝闻道,夕可死也”。那个时候,他一定回头看曾经那个十五岁立志于学的少年在向他招手,他亦不负少年时代对自己的期待。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