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鸿飞:从《带刺的朋友》看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

今天的两堂课,是为数不多的两位老师合作完成同一课文两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曹院长说,公开课是有陷阱的,公开课往往只上第一课时,执教老师常常把难教的内容放在第二课时,留给带班老师。而吴秀娟和叶托两位老师她们直面教材与《课堂作业本》上的难题,将之完整、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课更接近常态。

一、字词学习可以很有趣

第一课时有四组词语的教学:

1.用“猜测”带出“预测、检测、测试”,其中“预测”是借用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里的词;教学“缓慢”,是让学生做动作,体会它的反义词;“监视”这个词语是放在《课堂作业本》中进行教学,理解“监视”和“注视”的区别。在第二课时中,老师在课堂结尾处又用“那个东西”回应了“监视”这个词语。

2.第二组四字词语:“让人眼馋、逐个归拢、扎在背上”是教学学生读好翘舌音。

3.第三组词语:“哗哗作响、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4.第二课时教学“恍然大悟”。

从以上教学中可以看出来,老师在处理教材后面的“会认读的生字”时,仅仅没有对“聪”进行教学,而“聪”这个字也是学生们最容易认读的生字。可见本堂课中的生字教学是相当扎实的,并没有仅将好教的字拿来“展示性”教学。学生也学得很落地,每个词都理解了。课堂上,教师还着重教学范写了两个生字:“枣、刺”。

二、读书可以很充分

本文课后题的第一题就是“朗读课文。”很多老师在只是把它当作很平常的一个要求,曹院长说“就这一个朗读课文,是值得去学两课时的。”这两位老师就朗读课文的角度来说,两节课读了9次:

第一次是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次:读1—2自然段,圈出刺猬偷枣的时间和地点

第三次:朗读3—10自然段,借助积累的词语,完成偷枣的过程。

第四次:重点读第10自然段,完成系列学习活动。

第五次:在第二课时中默读课文,划一划表现我心理变化的句子。

第六次:读句子,对刺猬的称呼你有什么发现,读好称呼。(其实读好称呼就是在读好文章,读好情感变化。)

第七次:联读两篇课外文章。

第八次:选句子,一人读,一人演。

第九次:再次朗读课文第10 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堂课上用这么多时间让学生朗读,这在公开课上是不常见的。

三、课后习题可以很落实

课后题的第二题: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在第一课时中,老师是借助课堂作业本最后一题,让学生读文练习。

课后题第三题: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我”对刺猬的称呼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还借助了课外联读的文章丰富了学生对刺猬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更加丰富了。

在统编本教材中,课后习题教得好,大部分任务就完成了。

四、课堂作业本也用得很好

1.用作业本教学词语“监视”与“注视”的区别。

2.利用作业本训练说一说刺猬称呼的变化,体会情感。

3.在教学第10节时,借助作业本的课内阅读的选择题,了解“刺猬的身子长大了一圈的原因”。

4.利用作业本上的情节框架图,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借助框架图练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五、阅读生长可以如此明显

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后,对文本的理解,对刺猬的印象是有变化的:

1.初读之后,老师让学生去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学生往往会说“这是一只聪明/高明/贪吃的刺猬”。

2.在重点读了第10节刺猬偷枣的过程后,学生会说刺猬是“高明的”,此时学生对“高明”的理解已不是第一次那样,而有了更鲜活的印象。

3.在第二课时中,让学生体会“我”对刺猬称呼的变化,这只刺猬在学生的心里和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现在的刺猬已是心理层面上的,学生已把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相融合。此时还产生了新的阅读需求:我和刺猬以后还发生了什么?……

此时再联读两篇课外的文章,学生对刺猬的情感就不一样了:灵性的、益兽、活泼的……

这是一种阅读成长。

六、课内阅读量可以这么大

这两位老师不仅将课内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还多读了两篇文章。老师精选了教学内容,猜留有这么多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