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南和中原的文化凿空者

苏轼,海南和中原的文化凿空者
文/余显斌
*1*

苏轼到海南儋州是1097年,六十岁,恰好花甲之年。

苏轼走时,弟弟苏辙去送,哭了。儋州是天涯海角,瘴疠之地,被贬谪的人去了,就很少回来,何况一个老人?有宋一代,朝廷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拿读书人开刀的先例,顶多也就是贬谪,几年期满,打道回府。据后世记载,其中原因,是赵匡胤离世前有遗言,不许杀害读书人。

在贬谪中,惩罚最狠的,莫过于去海南,那就到了顶点。后来南宋的胡铨,骨头如钢,宁折不弯,曾极力反对奸臣秦桧,甚至公然道,“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秦桧知道后,气得牙根出血,暴跳如雷,最终,也只是将胡铨贬谪到海南,没有杀头。

贬谪海南,任其自生自灭,这是朝廷的最终态度,也是最重的惩罚。

听到被贬海南,被贬之人,也会如丧考妣。

在陆游后来的《老学庵笔记》里记载,很多大臣,在被贬海南的时候,临别之际,全家人嚎啕大哭,被贬者更是流涕哽咽,自己写了挽词,然后凄凄惨惨戚戚地挥别离开,走向遥远的天边。那种凄伤的样子,仿佛不是遭贬谪,而是一去不返。甚至有人发之为诗道:“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可是,苏轼接到圣旨,却是一个例外,他微微一笑,挥别而去。

*2*

朝廷当时的执政者是章惇。当年,年轻的章惇白衣飘飘,初来京师的时候,“年少美丰姿”,风度潇洒,下笔千言,翰墨芳香伴着桂花香,飘洒在汴京城。此时,苏轼亦在京师,初登文坛,名动一时。二人为一时俊秀,成为清明上河里的一道风景,也成为挚友。史书记载,一次,两人联袂同游仙游潭。仙游潭峭壁如削,下临绝壁,只有一根树木横在其中。章惇让苏轼过去,苏轼害怕,怎么也不敢过去。章惇一笑,面色不改,缓步而过,如行平地。到了那边崖边,扯着枯藤,抓着树枝,溜下绝壁,在石壁上写下一行字:“苏轼、章惇来。”等到回到苏轼身边,他竟然脸色不变,一如平常。苏轼拍着他的肩膀笑着道:“君他日必能杀人。”章惇询问原因,苏轼分析:“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

章惇听了,哈哈大笑。苏轼说罢,也哈哈大笑。

他以为,这只是朋友间的笑话,挥手烟云,从此逝去。谁知,几十年后,这话不幸被言中了,章惇被任用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时,咬着牙,举起捏惯了毛锥的手,拿着刀子,准备杀人。他要杀的人,谁也想不到,竟是昔日好友苏轼。

章惇为什么如此仇视苏轼?史书上说,是新旧派的斗争,水火不容:苏轼是旧派,平日饮茶之余,拿起笔,写写诗,批评一下新政的不便。过去,乌台诗案就是为此发生。章惇毫无疑问是新派中坚,秋后算账。可是,在宋朝,政治斗争也仅仅是打败对手,很少有谁想要对方的命。当年真宗一朝的宰相丁渭,和一代名相寇准,算得生死政敌。丁渭执政,对付寇准的时候,也仅仅将他贬谪到雷州半岛,担任司户参军。王安石和司马光是货真价实的政敌,王安石也仅仅一笑,挥挥手,让司马老夫子去洛阳乘凉,闲暇时,写写他的《资治通鉴》,完成他著书立说的心愿。

说白了,章淳打击苏轼,已远远脱离了政敌间的斗争。

他以苏轼担任翰林学士时,文章中有贬低先皇帝为借口,必欲置之死地的更深层原因,是妒忌。如果,章淳无才,也还罢了,偏偏他有才;如果,他的才能超过苏轼也就好了,可偏偏又不如。这对于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来说,是致命的内伤,那种痛苦说不出,可又无时无刻不在咬啮着自己的灵魂。这个时间不短,几乎贯穿了他认识苏轼之后的大半生。

现在好了,他终于可以祓除自己内心的毒蛊了。

朋友修理朋友,是最为得心应手的,因为,他知道朋友的软肋在哪儿,便于插刀子,致死命。

苏轼和弟弟苏辙关系最好,属于兄弟,又属于文友。

章惇下了个文件,让苏辙“责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至于苏轼,“贬琼州别驾,居昌化”,也就是“故儋耳地”。这样,让兄弟俩隔着一条海峡望着,相望难相见。

妒忌之心,至此极矣。

苏轼在雷州,见过自己的弟弟,然后,在朝廷官差的一再催促下,在自己小儿子苏过的陪伴下,坐着一只船,借一帆风飘过海峡,走向海南。

*3*

为什么一般官员到了海南,如此痛苦,甚至大多死在海南?细想起来,大概有自然的原因,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

自然方面,海南与中原,间关万里,波涛兼天,十分难行。当时这座美丽的岛屿,不像今日,还远未得到开发,以至于丛莽横生,瘴气弥漫,天风海雨,时时来袭,用史志上的话说,“盖地极炎热,而海风甚寒,山中多雨多雾,林木荫翳,燥湿之气郁不能达,蒸而为云,停而在水,莫不有毒。”正是由于这样,使得“风之寒者,侵入肌窍;气之浊者,吸入口鼻;水之毒者,灌于胸腹肺腑,其不死者几稀矣”。

当然,生理上的千里奔波,水土不服,也是一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心理原因,天海空阔,遥遥无际,对故土的极度思念,对自身遭遇不公的愤懑,还有前人对海南的畏途心理,都时时咬啮着贬谪者的心,连唐朝一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海南时,犹自登高叹息,泪下沾衣道:“独上江亭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江山只恐人归去,百匝千回绕郡城。”更何况他人?

如此以来,三管齐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生命,如何熬受得了?

可是,苏轼不同于他们。

他的性情,和韩愈极为相似。韩愈当年,一封朝奏,夕贬潮州,女儿横死,前途渺茫,甚至对自己侄孙韩湘发出了“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哀叹。可是,到了潮州这片大唐的蛮荒之地,他却马上走出孤独和苦闷,突围而出,站在了一个新的人生制高点上。因为,在这儿,他找到了人生的走向,在当地修水利,办教育,让潮州一时风化大开,翰墨之气流洒,以至于后人来此,长声赞叹:“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中国读书人有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几乎成为儒林圭臬,成为每一个磨穿铁砚者的人生准则。可是,也有部分读书人则打破其藩篱,走出一条全新的路。

韩愈就是这样的人。

而在宋朝,苏轼也是如此。

到了海南,不久,苏轼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立脚点。他是一个喜欢奖掖后进的人,苏门四学士,成为历史文坛的一方风景,是和他的教诲分不开的。

在海南,他发现,这儿的人不读书,性情暴烈,一语不合,刀剑相向,即如后来的《琼州府志》记载:“此地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其下,黎分生、熟。生黎居深山,性犷悍,不服王化。熟黎,性亦犷横,不问亲疏,一语不合,即持刀弓相问。”他想,不读书怎么行啊?只有读书,才能知礼,才能知义,才能温文尔雅。

他认为,尤其孩子,必须读书。

于是,他租借朋友名为“载酒堂”的房子,办了学堂。

于是,一幅史书上绝无仅有的画面出现了:一个横绝古今的大文豪,带着一群孩子,每天读着文章,练习书法。当地居民笑着,在他们想来,孩子顽皮,有这个老头带着,还是蛮不错的。

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奢侈的教育:一个横绝古今的宗师,带着一群孩子读书;一个中国一流的书法家,在培养一群孩子练字;一个湖州派大画家,在教孩子们画画。

历史上,这样的机会仅此一次,被儋州学子享受。

后来,谈到此事,人们赞颂:“琼州人文之胜实自公启之。”正是因为苏子的到来,才在儋州播撒下文化的种子,让这儿的百姓和文字接轨,和文明握手。

苏轼来到海南,对天涯海角的文化,起着开启之功。他在这儿仅仅住了三年。三年,一千多个日月,可是,海南百姓,从此告别蒙昧,告别原始,一步一步走进竹青汗简的世界,走入文采风流的时代。

海南的文人代表姜唐佐,就是其中一例。他是苏轼悉心教导出来的文化人,是海南著名文人,也是宋朝著名学者。

对于他的文笔,苏轼不吝赞许,评论其文章,“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赞叹他的行事“气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风。”

为了鼓励他参加科考,在离开海南时,面对赶来相送的姜唐佐,他写下一联诗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诗歌言外之意,大海是隔不断海南和中原的文脉相连之气的,将来,你科考一定会成功,会打破海南科举的零记录。而且,他很笃定地说:“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可惜的是,姜唐佐考中举人,渡海相访时,苏轼已经作古。

不过,他撒下的种子,已经发芽,已经开花。

苏轼死后两年,姜唐佐遇见苏辙,谈到自己老师的希望,苏辙也老泪纵横,铺纸蘸墨,替自己哥哥完成了心愿,在此联基础上,连缀成章道:“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今天,回顾千年,想象中,总有一个老人,竹笠芒鞋,行走在海南山水间,行走在斜阳余晖中,身影模糊而高大,形象朦胧而清晰。

东坡居士“标琼海之先声”,言之不虚。

*4*

东坡来到儋州,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很苦,内心却很平静,“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没有住处,“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为他在桄榔林建造了房子,取名“桄榔庵”。他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又有了住处,又可以芭蕉听雨,月夜写诗了。为此,特意招待大家,自己喝醉了,头巾歪斜地在前面走,当地小孩在后面学着,他在诗里写其情景道:“野径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语说坡翁。”在他的耳中,当地的方言如此亲切悦耳;这儿的小孩,如此地天真可爱。

一个心怀大善的人,无论走在哪里,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美好的,都是一幅和谐的风俗图景。

在新屋里,苏轼考虑着,怎么让当地人用上墨。

他想,这儿松树很多,烧了后,就是最好的松烟墨啊,就能写字了。苏轼是个想到就做的人,于是,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就带着儿子砍了松枝,拖拉回来,烧得黑烟滚滚,开始治墨。夫子治墨技术显然不过关,烟熏火燎,咳咳不已。最糟糕的一次,一不小心,发生了火灾,老夫子的几间屋子,顿时化为乌有。

他在儿子扶持下逃出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父子俩在对方一脸黑烟里,看到了乐趣,呵呵大笑起来。

好在,屋子里没什么东西。

几天后,大家再次给盖了房子。

海南是海岛,四面环海,大家用椰瓢在池塘舀水饮用,水质浑浊,殊无清亮甘甜之韵,相反,极为苦涩。东坡到来,告诉大家,打井饮水啊。在他的劝说引导下,大家跟着这个花甲之年的老头,开始打井。终于,一口清亮的井出现了,白亮亮的水,能够照见人的影子。大家汲水而饮,一片甘醇,一片清凉,一时,载歌载舞。

弹指千年,云烟散尽。而今,再来海南,此井犹在,苍苔斑驳。旁边立着一块碑,上书“东坡井”。可是,那个老人早已化为一只白鹤,飞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曲人生的绝唱了。

很多人来,希望喝一口东坡井的水。

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喝此井水,何如做东坡这样的人。范仲淹当年,在《岳阳楼记》里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苏轼做的更为彻底,更为到位。

海南居民当时不善农耕,逐猎之外,就是栽种沉香树,增加经济收入,以至于所产粮食,填不饱肚子,“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

东坡见了,非常着急,用他自己的话说,“余既哀之”。他特意布衣草鞋,走在阡陌田野间,和农夫农妇聊天,劝告他们,多种粮食,“天不假易,亦不汝匮。春无遗勤,秋有厚冀。云举雨决,妇姑毕至。我良孝爱,袒跣何愧。”人,只有勤劳,才有收获,到时,粮食丰收,大家一起收割,欢声笑语,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他甚至勾画出丰收后的幸福生活,如诗如画道:“霜降稻实,千箱一轨。大作尔社,一醉醇美。”到时,粮食满仓,酿酒之后,可以祭祀谷神,人人举杯,个个醉饮,其乐陶陶。

他甚至苦口婆心地劝告,“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当地百姓,改变了生活习惯,开始了农耕生活,家家户户,牧牛耕地,畲田烧荒,山歌阵阵,笑声隐隐,以至于海南出现了“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的农家美景。

这,是海南的进步。

这,是东坡的功绩。

*5*

东坡之前,很多士子,一直以蛮荒之地看待海南;一直以化外之人,看待海南居民。苏轼是其中的一个异数,是个例外。

苏轼去海南,最大的贡献,很多人认为,是带去了文墨风韵,带去了诗词歌赋,以及改变了这儿的风俗习气、生活习惯。

这些,都是次要的。

东坡最大的贡献,是他抛弃了其他士大夫短见的眼光,抛弃了一种几千年不变的老眼光,真正走入了海南。他宽衣薄袖,微笑着走入这些海南人家,和他们聊天,喝酒,吟诗。他甚至在诗里道:“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由此可见,他将自己充分融入到了海南百姓中。

他是中原最为著名的文人,以至人言,“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他又是中国几千年里绝无仅有的文化大家。

他的一言一行,毫无疑问,对当时,还有后世的观点,都有着深刻影响的。宋朝之后,处罚官员时,几乎再无贬谪海南的现象;也再无官员视去海南为畏途了。海南,在大家的眼中,也不再是天边,不再是蛮荒之地。这儿的人,亦不再是粗野之人了,相反,很可爱。用今天的话说,东坡先生成了海南在中原最好的代言人,他凭借自己的人脉、文化、人品,还有诗文,让中原人知道了海南,认识了海南,理解了海南。

东坡更是让海南人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信。

可以说,过去的海南,一直处于混沌状态,当地居民的心理,很可能这样想,既然中原人认为我们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就这样吧。苏夫子去后,尽管十分赞赏当地淳朴风情,可是,也在文字里批评他们有些“逸谚戏侮,博弈顽鄙”的缺点。

是苏轼的到来,是苏轼的一派蔼然,让当地居民突然认识到,他们和中原士子之间,距离竟然那么近,甚至触手可及。换言之,圣人是人,他们也是人,他们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比圣人更好,更美。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不努力,不向文明靠拢?于是,他们开始奋起,开始向着文明和文化发起冲锋。

这是一方人情浓厚的土地,这儿生活着一群精力充沛的人,他们以前可能还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就如坐在封闭的屋子里一般。现在,有一个老头,还是非常著名的老头,打开房门,对他们说,走,跟着我,向前面鲜花盛开的地方前进。

他们就走了,而且,走得决绝,走得激情飞扬,竟然走出连苏轼也想象不到的辉煌。以后,这儿走出海瑞、丘浚、王佐……他们一个个成为历史的一座高峰,一座里程碑。

同时,苏轼也让海南人认识了中原人,并深入到中原人的精神世界。过去被贬谪的官员,总是带着一种冷冰冰的脸色,带着一种难以接近的样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人,虽和他们在一起,灵魂,却永远隔离着。现在,苏夫子来了,走入他们中间,和他们仿佛一家。他们从这个脸带微笑的老头身上,知道了中原人的性情,他们善良、忠厚、文采潇洒。他们中的一些精英,从未用一种怪异的、鄙视的眼光看待他们,相反,而是微笑着和他们相处。

海南人,从此一步步走向中原文化。

苏轼,也一步步走进海南。

他的一首诗,很能凸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诗歌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由于中原的船不能过海,没有俸禄,他半个月都没有吃饱,没有喝醉,不过,明天邻居就要祭祀了,祭祀后,一定会送来酒肉的。老夫子早已馋虫拱动,在等着这些了。诗歌中,再现了老人的天真,更显现出他和海南百姓的亲密无间。

回归中原后,有人曾请教,海南风情如何。

老人回答:“风土极善,人情不恶。”

*6*

苏轼在海南的儋州一共生活了三年,1100年五月,他接到圣旨,回京任职,留恋不舍地离开这儿,带着儿子,坐着一只船,飘过海峡,向中原走去。

三年儋州贬谪生活,他在这儿留下诗歌文化,留下东坡井,留下一处处古迹,还有一个个文坛典故,也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

三年儋州,对他而言,如同一次畅游。

很多人当年被贬海南,心情痛苦,水土不服,从而老死海南。可苏轼回来的时候,依旧风神潇洒,长须飘飘。

他始终带着一种快乐的心境,走在海南的山水间,深入海南的生活里,欣赏着海南,赞颂着海南。儋州有种名叫牡蛎的贝类,洗净水煮后,加了作料,味道很美。父子俩大快朵颐,吃完后,苏轼庄重地告诉苏过,“勿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他也始终带着一种有为之心,行走在海南的里巷百姓中,行走在阡陌上,为这一方土地的百姓贡献着自己的智慧,还有自己的力量。今天,这儿还有东坡的雕像,戴着一顶斗笠,穿着粗布衣服,拄着竹杖,向前走着,仿佛仍走在千年前海南的民间小路上,走在阡阡陌陌上。

在海南,苏轼走成了一座碑。

在海南,苏轼走成了永恒。

发表于2018年《七仙岭文艺》

(作者简介: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七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五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百篇文章被高考、会考、中考及各种考试选为考题。)

(0)

相关推荐

  • 苏轼的三起三落,为国为民之心不变,在坎坷中磨砺自我

    苏轼的三起三落,为国为民之心不变,在坎坷中磨砺自我 趣谈唐宋元明清 发布时间: 20-02-0412:41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创作者 导语:苏轼,宋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一,优秀诗词的创作者.苏轼的为官 ...

  • 千里迢迢寻找千年之前一个有趣的灵魂

    一 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平凡而无趣,每天迎来的是与昨天没有区别的重复着的日子,每天经历着的是同样的事情,每天过的都是无意义的生活.说白了,跟脚下的蝼蚁,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过是生存的时间比蝼蚁长,空间 ...

  •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苏东坡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他游览了金山寺.寺里,那幅李公麟所画的东坡画像还在──那是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保存下来的,苏轼看着自己的这幅坐像,百感交集,写下了&l ...

  • 从载酒堂到东坡书院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从载酒堂到东坡书院 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因党派之争从惠州贬至昌化军(今海南儋州),时年62岁.历史上的海南岛因远在边陲,经济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黃河上游: 第一節:仰韶文化:距今6800~5000年: 第二節: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300~4100年: 第三節: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3500年: 第四節:四壩文化:距今3950~35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二)

    第三節: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3500年. 齊家文化是1924年在甘肅省廣河縣(舊稱寧定縣)齊家坪遺址首先發現而得名.分布範圍在黃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和西漢水等流域,並以渭河上游 ...

  • 第六講:中原玉文化板塊課題綱要(三)

    第三節:廟底溝二期文化:約距今4900~4800年 廟底溝時期,中原文化表現出了強烈的擴張性,強盛時西到甘東,南抵宛襄,北達河套.它的影響面更大,西到甘青,東抵沿海,南到長江南北,北達長城內外,幾乎遍 ...

  • 人文启迪‖海南港口的渔民文化

    渔民文化是港口文化中的活跃因素,是体现港口文化,乃至海洋文化活力的主要方面.海南港口的渔民,千百年来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渔民文化,海南港口的渔民文化有以下内容. 一.海港渔民生活文化 ...

  • 浅析中原龙山文化逐鹿大势——从战国到一统

    从龙山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到二里头时代,是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重要时期,满天星斗的邦国时代,是怎样过渡到月明星稀的广域王权时代的,这种转变过程在嵩山南北的中原地区,表现的异常清晰.今 ...

  • 从历史文物看元明清辽宁与中原政治文化联系丨参观辽宁博物馆随记

    划省而治 蒙元一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蒙古族以其特有的进取精神推进了中国历史疆域形成与中华民族族体镕铸的新进程.辽宁地区虽饱受战争的创伤,但在元政府劝农政策 ...

  • 海南话歌曲《琼海溜》 唱出海南琼海人的文化 都听听!

    海南话歌曲《琼海溜》 唱出海南琼海人的文化 都听听!

  • 海南着力打造旅游文化体育万亿级产业

    中共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近日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到2035年,海南要成 ...

  • 【中原交通文化】中国古代交通建设

    人们所熟悉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五丁开道"的故事,"夸父逐日"的故事,都依稀透露出远古先民们发展交通事业的艰苦努力. 中华民族的始祖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