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十问 你能成为最懂5G的一批人
如今,全球已经正式开启了“5G时代”。
今年能随时用上5G吗?
5G手机什么时候能买?
5G资费贵不贵?
5G芯片哪家强?
5G成熟后,还会有3G、4G吗?
5G来了,VR会有机会吗?
5G到来后,能打破偏远山区的信息壁垒吗?
5G和AI什么关系?
5G股票能买吗?
6G是什么?
关于5G,老百姓最关心的十个问题
看完十个答案,保证你将成为世界上最懂5G的一批人
1
问:今年能随时用上5G吗?
答:今年肯定不成,要等待较长时间
的确,国内5G进展非常快,运营商在国内很多城市积极展开试验试点,展示的5G应用更是百花齐放。但是,普通用户要想随时随地用上5G服务,今年肯定不成,要等待较长时间。
5G产业链成熟需要时间,涉及到芯片、终端、网络、应用等各方面,需要各环节协同成长,才能为用户提供大家想要的5G服务。终端层面,虽然现在5G手机已经出现,但是价格相当之高,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只有等技术更为成熟、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5G手机才会普及;网络层面,5G网络所在的频段比4G网络要高,因为频段高、覆盖窄,所以要实现和4G相同的覆盖,就需要建设更多的5G基站;从建网的难度而言,5G要难上不少,所以运营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成5G在全国范围内的连续覆盖,而是会采取逐步覆盖的策略,先从流量密集的一线城市开始,然后再辐射开来,这需要时间。所以,今年大家可能会在部分一些和热点城市用上5G服务,但是想要随时随地用上5G是不可能的。
更深层次而言,5G和2G/3G/4G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不仅仅是提供人与人通信、带来更快的网速,还提供人与物、物与物通信,带来超低时延通信和海量连接。如果将“随时用上5G”定义为能随时更快上网,需要等一段时间,如果将5G定义为万物互联,那么则需要等待更加长的时间,需要等新版本5G标准的制定和出炉,需要等待产业链的成熟。
5G大门开启,运营商迎来了全新的时代,从以往的技术驱动走向了应用驱动,需要去探索、摸索,需要时间去等待。
2
问:5G手机什么时候能买?
答:2019年下半年上市,建议2021年购买
在实际应用中,5G的速率是4G网络10倍以上,一部1G的电影“秒下”,在线观看视频时不用等缓冲,玩大型手游时不会卡顿,5G网络的极致网速让人向往。于是,越来越多的用户问:我什么时候能够用上5G手机?5G手机贵吗?
目前,不少手机厂商都已宣布自家5G手机的面世,华为的5G折叠屏手机Mate X、小米Mix3、中兴Axon 10 Pro 5G、OPPO Reno 5G版、vivo NEX 5G版、三星S10 5G版和三星5G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等。虽然现有的部分5G手机会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开售,但考虑到5G网络部署工作的进展,5G手机的大规模出货要等到2020年。
在网络上,有数码博主爆出了国行5G手机售价,OPPOReno 5G版售价是11800元,中兴AXON 10 Pro5G版售价是10800元,华为Mate 20 X 5G版售价是12800元,vivo NEX 5G版售价是11800元,小米MIX 3 5G版售价是11800元。就算买得起手机,普通用户也要考虑用不用得起的问题,考虑到5G手机的价格和流量资费等问题,想拿到性价高的5G手机,要等到2021年。
为什么不建议用户在2019年下半年入手5G手机?抛去价格和资费因素,用户还需考虑体验问题。首先,5G手机要有配套的5G基站,目前,国内运营商的5G基站建设还远远不够,再加上首批5G手机的发布多是出于手机厂商的宣传需要,即使用户入手5G手机,大部分时候也无法用上5G网络;其次,目前并没有出现5G手机的刚性应用,用户手机里的主流应用,4G即可满足网速需要。最后,5G手机的产业链还不成熟,技术大换代,首批5G用户很可能成为“实验小白鼠”,会碰到手机发热量大、电池消耗快等问题。
3
问:5G资费贵不贵?
答:5G资费基本不会比4G贵
乍看之下,国外5G套餐资费令人望而却步,套餐总价比4G有所上涨,但从流量单价来比较,5G资费不升反降。预计,中国5G资费基本不会比4G贵。
美国和韩国是全球最早商用5G的国家,目前均已推出5G资费套餐。美国运营商Verizon每月570元人民币起步,韩国三家运营商每月325元人民币起步,乍看之下,国外5G套餐资费令人望而却步,套餐总价比4G有所上涨,但从流量单价来比较,5G资费不升反降。
美国运营商AT&T和Verizon都已公布了5G套餐资费,Verizon起步档是85美元/月(约合人民币570元),不限流量,但是速度强制管控,只能看480p视频,几乎没法用;最高档是真切的5G网络,105美元/月(约合人民币705元),不限流量,最快网速可达625MB/s。AT&T的资费水平与Verizon差异不大,起步价为70美元(约合人民币480元)。相比4G资费,套餐总价上涨幅度并不算大,300多元人民币可以享受40GB的4G流量。
韩国三家运营商KT、SKT和LGU+的5G标准资费套餐是几乎一样的,每月5.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25元)8GB流量的最低档套餐,是运营商应韩国政府要求加入的,给民众尝鲜使用,对于已经习惯大流量套餐的韩国用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说,真正的起步档是每月7.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43元)150GB流量。再上一个档次是每月9.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61元)200GB至250GB流量,三家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和优惠有所不同。LGU+的折扣是月租费打75折,拿主推套餐中7.5万韩元的一档来计算,每月只需支付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44元),可以享受150GB流量,相当于2.2元/GB。对韩国用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白菜价了。因为就拿LGU+的4G套餐资费来说,基本处在34元人民币/GB的水平。而且,韩国的资费套餐起步价并不低,前两年基本都在两三百元人民币左右。
至于中国5G资费,基本不会比4G贵。经过几年的提速降费,中国4G资费已经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有中国运营商高层透露,5G资费预计在1元/GB的水平。
4
问:5G芯片哪家强?
答:高通、华为站在舞台中央
芯片——5G手机的核心技术,而芯片中负责通信的是基带,这也意味着5G手机离不开5G基带。芯片研发投入巨大,就连苹果都一度因为“缺芯”被卡住脖子,苹果5G手机迟迟未能推出,今年4月,苹果与高通达成和解,英特尔则宣布退出移动5G基带市场。
刨除英特尔,全球发布5G芯片的公司还有五家,分别是高通、华为、三星、紫光展锐和联发科。其中,紫光展锐和联发科实力稍弱,三星已在韩国上市销售的5G手机Galaxy S10采用自家的芯片ExynosModem 5100,但结果差强人意,不仅在覆盖范围和速率上都被爆出问题,在4G和5G切换上也不顺畅。
站在舞台中央的是高通和华为,早在2016年,高通就推出了首款5G网络的X50调制解调器,之后在2018年发布第二代X50功能依旧单一。2019年高通发布骁龙X55,在5G模式下,骁龙X55可实现最高达7Gbps的下载速度和最高达3Gbps的上传速度。目前,国内厂商宣布的绝大多数5G手机采用的是高通的芯片组,小米、OPPO、LG、中兴、联想等主流手机厂商都在MWC上公开了搭载X50基带的5G手机。值得关注的是,X50基带推出的时间过早,不仅28nm工艺落后,还只支持NSA,不支持SA,只支持NR-TDD,不支持NR-FDD。骁龙X55虽说是真正的5G芯片成品,但这款芯片要到2019年年底才投入商用。
华为发布的巴龙5000时间比骁龙X55要早,巴龙5000是当时第一款单芯片多模的5G芯片,可以支持2G、3G、4G和5G,并同时兼容NSA和SA双架构,也是全球第一个支持3GPP标准的商用5G芯片组。目前,能和巴龙5000一较高下的是骁龙X55,但从这两款芯片在手机上的运用情况来看,华为领先一步,发布了搭配巴龙5000的5G手机Mate X。
5G初始阶段,厂商们希望用手机占领制高地,芯片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在手机基带芯片市场,高通能否继续站稳霸主地位,拭目以待。
5
问:5G成熟后,还会有3G、4G吗?
答:需要和4G共存才能更好为用户提供服务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不论是5G的初期阶段,还是5G成熟之后,3G/4G网络,尤其是4G网络仍会长期存在,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新的通信技术出现后,都要兼容上一代网络。2014年开始我国4G全面用,3G网络 仍然存在,即使更久远的2G依然在服役。原因有多方面,使用上一代网络的用户退网需要漫长的时间 ,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说,也需要上一代网络,比如说语音,在VoLTE真正可靠、全面普及之前,移动通 信语音业务仍需要2G/3G来承载,还离不开它。
5G时代依然如此,很长时间需要和4G共存才能更好为用户提供服务。
从投资和网络覆盖的角度来说,5G和2G/3G/4G相比,完全是不同的状态,投资规模要高出许多,运营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5G连续覆盖,更别说深度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4G网络不仅不能放弃,反而要做得更好。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4G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现在5G发展有NSA(非独立组网)和SA(独立组网)两种路线,尤其是NSA,需要依靠4G核心网,可见NSA 5G和4G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紧密。虽然说NSA最终都会演进到SA,但是这要等待多少时间尚难断定。
即使是SA 5G,同4G之间的关系还是密不可分。很明显的例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5G网络的语音通话仍是要依靠4G时代的VoLTE,这是离不开的。
所以,运营商都明确表示5G和4G将会长期共存。比如中国电信,在其《5G白皮书》白皮书中明确表示,“5G网络演进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4G和5G网络将长期共存。”中国移动也明确表示,“进入5G时代,5G和4G将长期共存。”
总而言之,5G和4G将会协同发展,它们之间不是有你无我,而是有你有我。
6
问:5G来了,VR会有机会吗?
答:当然,它是未来世界的必需品
科学对于历史最大的推动在于打破了人类固有的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与周围空间的关系,便是你与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与起源,而VR/AR,打破的正是这种空间感,在任何一幅对未来想象的画面中,头戴VR/AR设备的人类都必不可少。
毋庸置疑,VR/AR将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从站上风口到重重跌落尘埃,VR/AR只用了短短一年,此后便一直匍匐前进,屏幕分辨率、视频码流、网速……虚拟世界没那么容易与真实融为一体。
现在,VR/AR重新起飞,东风已俱备。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4K先行兼顾8K”的产业路线,预计2022年,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而采用4K或者8K分辨率的屏幕,VR画面将不再有困扰用户的网格感。
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一日千里,可以在内容较少通过算法提升画质至8K,或者在网络不理想的情况下,通过预测使用者习惯提前做好缓存,更经济的方式传送码流,减少对带宽的占用。
随着5G和边缘计算的成熟,端到端的时间将缩短在40毫秒以内甚至更少,VR最大的拦路虎——因“认知-器官”相悖产生的眩晕感,将不再困扰用户。而随着电信运营商推出VR云,云端成为内容最重要的承载平台,VR设备有了瘦身的可能,功耗和成本的降低,不仅让VR头盔进入家庭成为可能,设备的外型也将发生彻底变化,随身携带成为可能。“5G对于VR,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刚刚在5月9日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发布了第三代VR头盔的爱奇艺智能CEO熊文说出了VR产业对5G的渴望。
VR/AR对于未来的重要性,绝不在于它只是娱乐和生活的工具,它是未来世界的必需品:医疗、工业、娱乐、社交、游戏……与5G一样,VR/AR将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7
问:5G能打破偏远山区的信息壁垒吗?
答:与5G无关,那里缺的不是5G,而是网络
坦白说,能否打破信息壁垒与5G无关,5G时代基站的数量将是4G的2倍以上,而基站之间的距离更是在100~200米之间,对于“望山跑死马”的广袤山区来说,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目前,全国仍有三万多个行政村、海岛、景点没有信号或者没有移动宽带,这些地区或是站址获取难度高,或是光纤网络施工难度高,对于依靠光纤网络传输基站信号的5G网络来说,很难根本解决覆盖问题。
当然,也并非无计可施,微波基站是最可行的方案。目前华为推出的5G+微波组合方案,可以通过微波方式完成5G基站之间的连接,通过“空中接力”的方式,让移动网络形成无缝覆盖,这种方式解决了基站光缆铺设的难题。
但微波基站的问题同样源自频率,目前主流微波通信使用的频率在3GHz-40Ghz之间,与毫米波一样,存在频率高、波长短、穿透力差、衰减大、传输距离短等问题,这意味着,它的传输距离必须在可视范围之内。因此,如果要覆盖农村和山区,基站数量和建站成本将大幅上升,从商业角度来看未必是有价值的方式。
从三大运营商目前发布的建设规划来看,基本都是优先在一线城市发展5G,山区想用上5G,估计还要等几年。
当一线城市人们在纠结5G是否能让电影下载速度从10分钟缩短到1分钟时,中国很多山区和农村的老人孩子们,只想让电话不要断断续续。对于他们而言,缺的不是5G,而是网络。
或许,另一种微波基站更值得期待——卫星。卫星基站离地越高,覆盖范围越广,因此国内多家民营卫星公司都在发力离地1000公里的近轨卫星,希望通过由人造卫星组成的“星座”将信号覆盖全球,成为空中“基础通信运营商”。显然,卫星的方式更适合解决偏远山区的上网难题,但其缺点是带宽较低,信号不稳定,且靠民营企业投资,持续性投入的风险较大。
事实上,解决山区上网难题的根本在于成本,贫困山区的网络覆盖难题应该是一个需专项解决的“扶贫大计”,让“信息高速公路”和公路一样,成为村民致富的必由之路。
8
问:5G和AI什么关系?
答:AI生产力的指数是5G
为购房去银行办贷款,以往贷款审批需要一个月,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两天走流程,因为终端机器把资料一扫,机器就能显示这对夫妇的资产情况、消费能力、还贷能力。金融信贷领域,因为AI效率提升N倍以上。
肺结核病人走进医院拍片,面对大量肺结核病人,医生阅片量大,难度高,可能会出现错误判断。在AI的助力下,以往胸片查看需要3分钟,现在2秒即可判断。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在各行各业落地都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当前AI还面临着困境成为镣铐,比如过多依赖云端,因为Wi-Fi、宽带等数据传输带宽受限,导致时延影响决策;训练样本中情景信息有限,实际环境中信息源不足,使一些判断脱离实际等。
5G的三大特性是高速率、低时延(0.5ms)、广连接,5G核心网分布式架构完美适配应用延伸到边缘的需求,这就解决了万物互联的一大瓶颈——边缘计算的算力得到了解放。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为数据、算力、算法,5G为算力提供保障的同时,还解决了数据问题。AI数据来源90%来源物联网,因为5G能够连接更多的设备,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会产生大量的数据,AI的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更多的数据会使AI更准确更智能。AI技术也将应用在5G核心网中,帮助核心网在部署规划、运行维护等方面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5G是高速度网络基础,AI是通用技术,能够赋能各行各业。5G与AI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叠加与促进,而是互为指数,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相互解放生产力。虽然目前产业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5G和AI的深度结合,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他们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能力,如互联网一般再一次革新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
9
问:5G股票能买吗?
答:利好消息较多,但仍需谨慎
今年以来,5G、边缘计算等概念股的持续走强,民众对5G的热情高涨。据此前Wind终端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5G指数上涨幅度超过了44%。
从政策层面来看,自2018年6月首个5G标准(R15)落地后,政策方面透漏出的信息正在不断推进5G。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5G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链的前期投入得到明确肯定。同时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不同于以往全国范围内的商用,国家将于2019年在若干个城市线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苗圩再次透露,根据终端的成熟情况来适时发放5G的牌照,估计有可能在今年某个时点上发放5G牌照。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大概率将为5·17世界电信日。届时,5G或将重新走强。
尽管政策一路向好,但5G商用还需设备商、运营商以及手机终端厂商共同推进。购买股票仍需理性思考。在呼唤5G商用到来的同时,股民需要思考未来十年哪些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是否有个好的管理团队、当前各公司股价是否合理等内容再做决定,切忌盲目跟风。
10
问:6G是什么?
答:不仅有下载速度,还能为人类服务
从2G、3G、4G到5G、6G的演进路线,并非依次征服2000米、3000米或4000米的山峰,决定6G技术特征的因素非常多,如全球无线技术发展程度、世界经济形势、地球环境变化、太空技术成熟度等。毫无夸张地说,一张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可能改变6G的技术形态。
孤独的鲸鱼用52Hz(赫兹)频率的叫声互换同伴,刚出生的婴儿用1000Hz频率的尖叫声时刻提醒妈妈自己的存在,呼啸进站的火车用3000Hz频率的轰鸣吸引每个人的注意……所有无线通信的故事,归根结底都是频率的故事。
6G,也不例外。5G时代人们能利用的频段主要仍集中在100GHz以下,当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速度和能力报以更高的追求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总会将目光投向更高、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和开发的频率,因为这里才是无线通信的处女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都已经开始着手研究1000GHz以上的无线通信,业界称其为太赫兹,理论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TB。
不过,用下载速度来评价6G无疑是狭隘的。从目前来看,科学家们对6G的设想还包括了以卫星为基础的高空无线平台、纳米级天线遍布各个角落、去蜂窝化结构、应用于能源级生产、可移动甚至飞行的传感器等。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将为上述这些概念争论不休,直到达成共识。
再次强调,现在关于6G的所有讨论都只是预测,谁也无法预言历史的车轮,未来6G的技术特征将从人类发展的需求入手,如果若干年之后人类最棘手的问题是经济衰退,那么6G就会朝着商业化目标迈进;如果人类面临劳动力短缺,那么6G就会拥有更多替代人类劳动的技术特征。
科技以人为本,6G也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不用着急翘首以盼瞭望6G的脚步,有一天5G SA独立组网已经实现广域覆盖,各种5G网络切片、行业应用丰富多彩,人们对手机动辄数百兆每秒的下载速度见怪不怪……那时,也许已经站在了6G的大门口。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王昕 钱立富 孙妍 戚夜云 吴雨欣 李丹琦
编辑:挨踢妹
图片: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