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金线路之争由来:历史渊源悠久,与李成梁、熊廷弼关系极大
前言:
明朝末年的问题非常多,在军事上除了有复杂的党争问题,还存在着一条隐秘的战场,那就是抗金线路之争。
前面几篇文章向大家重点介绍了熊廷弼、袁可立、袁崇焕、毛文龙、魏忠贤等明末历史人物,主要是围绕着明清战争来讲的。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抗金前线的线路问题,今天就详细说一下这个线路之争的历史渊源。
话说努尔哈赤统一三部女真之后,便对国力持续下降的大明发起了进攻,逐步蚕食东北地区的大明领土。尤其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明军五万多精锐被后金消灭,使得形势扭转,大明整体转为整体“守势”。
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里,因为如何抗金收复失地的问题,大明内部形成了两个派系。其中一派偏主动,主张以攻代守收复失地,我们称之为进攻路线;另外一派则偏被动,主张先巩固防御,再择机反攻。不管是朝中文官,还是前线武将各有支持者。
两套策略的历史渊源
事实上这种线路之争是有悠久的历史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周朝确立分封制之后,华夏族各诸侯国就开始根据这套制度开疆拓土,逐渐从中原与关中地区向外扩张。
不过周天子的统治并不像后世的封建王朝那么稳固,国防力量分散在各诸侯国中,有时难以对异族进行集中防御。西周末年犬戎入侵关中地区,周厉王被杀死,导致西周灭亡,进入东周时期。第一次见识到因异族而改朝换代的局面,北方的诸侯国也渐渐意识到防御胡人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忙着争霸,很多诸侯国集权程度还不够,国力不够强盛,而且基本的礼制还在,互相牵制着,故而灭国战较少。这个时期对付北方的异族,北方的诸侯国还算比较团结,枪口一致对外,总体上走的是主动进攻的扩张路线。
如果遇到强大的异族,难以消灭的时候,其中一个策略是建立长城进行防御,比如燕国、晋国、秦国的长城;另外一个策略则是安抚、拉拢过来帮忙一起对付其他异族,比如中山国的成立。
这两个策略被后世的封建朝代所沿袭,前者便是防守路线,主要依据险要或者建立连续成片的防御工事进行战略防御,比如秦始皇将燕、赵、秦三段长城连起来,形成燕山山脉-阴山山脉-黄土高原的长城防御体系;后者则被后世借鉴,或是安抚为主,或是主动出击拉一派打一派,来维持坚固防御体系之外的羁縻统治。
当然了,进攻路线也不是绝对防御,也提倡“以攻代守”的特殊防御策略;防守路线也不是完全不进攻,只是偏重被动防守,然后择机进攻而已。
明末线路之争产生的背景
明朝初期与中期蒙古人是首要的敌人,但到了后期蒙古人开始衰弱下去了,东北地区的问题逐渐严重起来,大明的军事重心便转向了那里。
最开始几代明朝皇帝的不断努力下,基本在东北平原一带消除了羁縻统治。不过辽人成分复杂,当地的汉人,有宋辽金元时期被掠夺迁徙过去的汉人,也有汉化的契丹人、金人以及其他胡人;当地的胡人,也非常多契丹人、金人血统,还有胡化的汉人,而在辽东地区还散落着野人、海西、建州三部女真的势力。
为了对付辽人,大明最开始基本上采取的是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对亲近汉人的势力安抚,疏远的势力则打击。短期内确实很有效果,尤其是明宪宗时期成化犁庭,保障了一百年的安定。但这种策略不利于民族融合与同化,矛盾还是在这百年间逐渐积累下来了,这一带的叛乱越来越多起来。
进攻路线始于李成梁
万历皇帝继位的前10年,是张居正主政,他确定了“西和东守”的军事策略。“西和”指向蒙古人,“东守”指向女真人。从字面意思我们就不难看出张居正的战略较为温和,偏防守路线,只要都他们不闹出大的动静就不管。
不过张居正死后,叛逆的万历皇帝抄了他的家,推翻了张居正制定的很多国策,其中包括如何对付三部女真的问题。得益于张居正的温和的军事策略改变,李成梁在这段时期崛起,成为经略辽东的主要统帅。
李成梁明确提出“以攻代守”的积极防御策略,不等女真人主动出击,明军便先发制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个便是明末进攻路线的主要由来。
李成梁的战术有一大特点,就是喜欢放权给部下,让部下多拿点军功,然后依照军功奖赏刺激部下,再借着个人威望与指挥能力控制他们,形成良性循环。
就效果而言,李成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一些辽东隐患。但李成梁却不擅长安抚,很多被击败或者误伤的女真部族对大明的仇恨越来越深。另外李成梁也过于信任女真人,也有养虎为患的嫌疑,使得努尔哈赤因此崛起。
李成梁的进攻路线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而且期间有10年左右的时间被罢官,政策并不是一直很连贯,所以最终的效果没有达到。另外边防财政支出越来越大,许多朝臣怀疑李成梁有养寇自重,对这条进攻路线的质疑渐渐多了起来。
防守路线始于熊廷弼
终于明末防守路线首要提出者熊廷弼参了李成梁一本,详细分析了缺点与危害,甚至建议判处李成梁死刑,线路之争第一次摆上了台面。当然了,当时大明的国力尚可,财政压力还没那么大,大明自然不会因此废掉进攻路线。
熊廷弼比李成梁更注重防御,借鉴了南宋以点带面防御经验,喜欢将士兵集中于堡垒中,避免女真的骑兵袭扰而被逐一消灭。这个思想后来被孙承宗、袁崇焕继承,发展成关锦防线。
在治军方面,熊廷弼与戚继光有点类似,更注重军队的制度建设,尤其重视统一调配问题,不喜欢过度放权。很显然支持者当中,后来的袁崇焕放大了这一特色。
虽然熊廷弼也注重安抚辽人,提出的“三方布置方案”有一条提到利用辽人。但熊廷弼不像李成梁的继承者袁应泰、王化贞等人那么信任辽人,熊廷弼是抱有一定戒心的。这一点继任的孙承宗、袁崇焕表现较少,可能跟地盘缩减有关,后期辽人逐渐倒向了后金。
于是乎进攻路线开始沿着李成梁父子、袁应泰、王化贞、袁可立等人延续到天启年间,防守路线则沿着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沿袭到明朝灭亡。
鉴于篇幅有限,暂时讲到这里。我是东海寻人,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下一篇文章将重点讲述线路之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