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病辨证论治

虚劳病又名“虚损”, 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在近代大多数中医文献中, 虚劳的概念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 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症的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此概念的特点是多因、多证、多虚, 治疗也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病因病机

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 就临床所见, 引起虚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禀赋薄弱, 体质不强: 多种虚劳证侯的形成, 都与禀赋薄弱, 体质不强密切有关。而父母体虚, 遗传缺陷, 胎中失养,孕育不足及生后喂养失当, 营养不良等因素, 是造成禀赋薄弱, 体质不强的主要原因, 在体质不强的基础上, 易于因虚劳致病, 或因病致虚, 日久不复而成为虚劳。

烦劳过度, 损及五赃: 《景岳全书. 虚损》对劳倦致病作了正确的论述。适当的劳作, 为人们正常生活之必需, 但烦劳过度则于人体有害, “不知自量, 而务从勉强, 则一应妄作妄为, 皆能致损”。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即指出: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是谓五劳所伤。”《医家四要.病机约论》也指出: “曲运神机则劳心, 尽心谋虑则伤肝, 意外过思则劳脾, 预事而忧则劳肺, 色欲过度则劳肾。”在各种损伤之中, 尤以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及早婚多育, 房劳伤肾, 较为多见。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暴饮暴食, 营养不良, 嗜欲偏食, 饮酒过度等原因, 都会损伤脾胃, 使其消磨水谷, 化生精微、长养气血的功能受到影响。若脾胃长期受损, 必致气血来源不足, 内不能和调于五赃六腑, 外不能洒陈于营卫经脉, 而渐致虚劳。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或大病之后, 邪气过盛, 脏气损伤;或热病日久, 耗血伤阴; 或寒病日久, 伤气损阳; 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 或因寒邪久留, 耗伤正气; 或因病后失于调理, 正气亏损难复等, 都会使精气耗伤, 由虚致损, 逐渐发展成为虚劳。

辨证论治

虚劳的证侯虽多, 但总不离乎五脏, 而五脏之伤, 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的辨证, 应以气、血、阴、阳为纲, 五脏虚候为目。对于虚劳的治疗, 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在进行补益的时候, 必须根据病理,'结肾为先天之本, 寓元阴元阳, 是生命的本元, 所以补益脾肾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气虚

肺气虚: 症状: 短气自汗, 声音低怯, 时寒时热, 平素易于感冒, 面白, 舌质淡, 脉弱。治法: 补益肺气。方药: 补肺汤加减。本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固表; 因肺气根于肾, 故以熟地、五味子益肾固元敛肺; 桑百皮、紫葾清肃肺气。

脾气虚: 症状: 饮食减少, 食后胃腕不舒, 倦怠乏力, 大便溏薄, 面色萎黄, 舌淡苔薄, 脉弱。治法: 健脾益气。方药: 加味四君子汤加减。方中以人參、黄芪、百术、甘草益气健脾; 茯苓、扁豆健脾化湿。

血虚

心血虚: 症状: 心悸怔忡, 健忘, 失眠, 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脉细或结代。治法: 养血安神。方药: 养心汤加减。方中以人参、黄芪、茯苓、甘草益气以生血; 当归、川芎、五味子、枣仁、远志养血安神; 肉桂、半夏温中健脾。

肝血虚: 症状: 头晕, 目旋, 胁痛, 肢体麻木, 妇人月经不调甚则经闭, 舌淡, 脉细。治法: 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养血调血。补而不滞, 可加制首乌、鸡血藤以增强补养肝血的作用。

阴虚

肺阴虚: 症状: 干咳、咽痒、咳血, 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 养阴润肺。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 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阴虚: 症状: 心悸, 失眠, 烦躁, 潮热, 或口舌生疮, 面色潮红, 舌红少津, 脉细数。治法: 滋阴养心。方药: 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以生地、麦冬、天冬养阴清热; 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 丹参、栆仁、远志养心安神; 桔梗载药上行。本方重在滋阴养心,适用于阴虚较甚而火热不亢者。

脾胃阴虚: 症状: 口干舌燥, 不思饮食, 大便秘结, 甚则干呕、呃逆, 面色潮红, 舌干, 苔少或无苔, 脉细数。治法: 养阴和胃。方药: 益胃汤加减。方中以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阴养液;配俉冰糖养胃和中。大便干结者以改用蜂蜜润肠通便为宜。

肝阴虚: 症状: 头痛, 耳鸣, 目干畏光, 急躁易怒, 面潮红,舌干红, 脉细数。治法: 滋养肝阴。方药: 补肝汤加减。方中以四物汤养血柔肝; 配木瓜、甘草酸甘养阴, 麦冬、枣仁滋阴养肝。

肾阴虚: 症状: 腰酸, 遗精, 两足痿软, 耳鸣, 甚则耳聋, 颧红, 舌红少津, 脉沉细。治法: 滋补肾阴。方药: 左归丸加减。方中以熟地、山药、龟版胶滋补肾阴; 山茱萸、鹿角胶补肾填津。五脏的阴虚在临床上都比较常见, 病情较重者, 可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阳虚

心阳虚 : 症状: 心悸, 自汗, 心胸憋闷疼痛, 形寒肢冷, 面色苍白, 舌淡或紫暗, 脉细弱或沉迟。治法: 益气温阳。方药: 拯阳理劳汤加减。本方由人参、黄芪、五味子、甘草补心气; 肉桂、生姜温通心阳; 白术、陈皮、当归、大枣健脾养血。

脾阳虚: 症状: 面色萎黄, 食少, 形寒, 少气懒言, 肠鸣腹痛, 每因受寒或饮食不甚而加剧, 舌淡, 苔白, 脉弱。治法: 温中健脾。方药: 附子理中丸加减。方中以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燥湿温中; 干姜、附子温中祛寒。

肾阳虚: 症状: 腰背酸痛, 遗精阳萎, 多尿或不禁, 面色苍白, 畏寒肢冷, 下利清谷或五更泄, 舌淡胖有齿痕, 苔白, 脉沉迟。治法: 温补肾阳, 兼阳精血。方药: 右归丸加减。方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 杜仲、菟丝子、鹿角胶补益肾气; 余药补益精血, 滋阴以温阳。

(0)

相关推荐

  •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五)

    小执医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治疗月经过多血热证,应首选 A.举元煎 B.大补元煎 C.保阴煎 D.固阴煎 E.失笑散 2.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的组成药物有 A.白芍.生地.当归. ...

  •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

    赵玉梅 ( 临沂市人民医院医保办 山东 临沂 276003) [摘 要] 自身免疫病大都为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前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预后多数不良,常呈慢性迁延.中医药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有效途径,具 ...

  • 疾病首选的中药,是老祖宗的经验,辨证论治效果立竿见影,收藏!

    疾病首选的中药,是老祖宗的经验,辨证论治效果立竿见影,收藏!

  • YoungKing弹中医:肥胖的经方辨证论治

    现代社会,一方面食材丰富.获取方便,如饮食不节.容易营养过剩:另一方面生活便利.出行有车.四肢不勤.身体营养消耗过少等,导致肥胖已成为一种常见体质现象.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q ...

  • YoungKing弹中医:高血压的经方辨证论治

    春天来了,万物生发. 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肝木生 ...

  • 中医的五个层次与辨证论治真谛

    <内经>就有"上工.中工.粗工"之分,把医生分为三等.<周礼·医师章>也依据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考核的优劣,而决定为工.为徒,职位升迁. 岳美中老先生是上个 ...

  • 【建议收藏!眼耳口鼻舌辨证论治及推荐用药...

    [建议收藏!眼耳口鼻舌辨证论治及推荐用药] 1. 嘴唇干裂,胃阴亏虚 建议:麦冬.石斛等 2. 嘴唇溃疡,湿热困脾 建议:薏苡仁等 3. 嘴唇色淡,脾虚气血不足 建议:龙眼等 4.鼻子干,肺阴亏虚 建 ...

  • 名医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医家立下辨证论治的规矩

    在中医发展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帝内经>第一次为中医的基础理论立了规矩,但是在辨证施治方面却未曾立下规矩.不过,在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却一直在做这件事.

  • 19种有效实用的中成药,辨证论治准确效果...

    19种有效实用的中成药,辨证论治准确效果立竿见影,老医生们都说好用:   ①:发热咳嗽--收好--双黄连颗粒 功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②:胆囊炎--收好--乌军治胆片 ...

  • 中医湿温病的辨证论治

    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伤 ...

  • 陈修园论治“痛风”,真正的辨证论治

    Official Account I导读:在清朝,北方偏爱<医宗金鉴>,而南方几乎每位中医师都必读陈修园,他的医学思想,影响了历代很多中医师.此文,周老解读了其关于痛风的论述,使我们能够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