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一文掌握腰方肌从解剖到治疗的全部知识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入冬天渐寒,老友且加衣---《雪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腰方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呢?嗯,目前来看,有些观点认为腰方肌是导致背痛的主要原因,有些观点则认为腰方肌在躯干稳定性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系统学习的话,是会让人很迷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是这样啊。那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腰方肌吧(从解剖到治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Contents1.解剖学特征2.腰方肌的触诊3.腰方肌的功能分析4.腰方肌触发点及异常表现5.腰方肌的牵伸与治疗1,腰方肌的解剖学特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起始髂腰韧带(腱膜)及髂嵴(后1/3)停止第12肋骨(下缘),腰椎1-4横突神经腰神经丛T12-L3作用腰部伸展,腰椎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两侧),腰部侧屈,单侧骨盆上提在人体中被称为方形肌的肌肉有股方肌、足底方肌和腰方肌。作为方形肌的特征,顾名思义,其肌纤维形状近似于四方形。人体常见代偿动作中多见腰方肌参与其中,损伤后极易引发腰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腰方肌的解剖吧~随着科技的发展,3D解剖的应用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让我们来看看腰方肌在3D水平面是什么样的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面的插图是第三腰椎高度的水平面。我们可以清楚明了的确认位于竖脊肌深层的腰方肌。并且我们还能观察到腰方肌的肌纤维是扁平的,而且也能确认是深层肌肉。腰方肌在解剖学上被认为是后腹壁的肌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腰方肌包括内侧肌纤维和外侧肌纤维。内侧肌纤维从腰椎横突走行至髂嵴;外侧肌纤维从第12肋走行至髂嵴。虽然我们知道了腰方肌包括内-外两部分肌纤维,但是它们各自承担什么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研究结果胸腰肌膜的三层构造如下图所示,腰方肌被胸腰筋膜包围。实际上,关于胸腰筋膜的结构模型,除了这次我们所介绍常见的3层模型之外,还有2层模型的研究报告。但是总的来说,其中大多数是3层模型。顺便一提,所谓的2层模型是指腰方肌被后方的胸腰筋膜(腱膜)和前方的腹横肌筋膜组织所覆盖,两者在胚胎学上是独立的筋膜结构。另一方面,在3层模型中,胸腰筋膜外侧层包裹着竖脊肌,中间层穿过竖脊肌和腰方肌之间,内侧层位于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腹腔内筋膜平面穿过内侧及外侧弓状韧带及横膈膜主动脉裂孔,沿腰方肌及股四头肌,形成胸腔内筋膜。这种结构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使用的局部麻醉、腹横肌筋膜面(= Transversus abdominis: TAP)中很重要。2.腰方肌的触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①髂嵴部和外侧缘触诊:腰方肌外侧缘起于髂嵴上部。穿过背阔肌和腹外斜肌的肌间隔,使触诊指进入深部,向下内侧推入就可以触摸到。要注意腰方肌的肌纤维是从起始部向上内侧斜行。另外,腰方肌背侧和背阔肌腹侧形成肌间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②腰髂肋肌交叉部和肌腹的触诊如果从尾侧向头侧方向触诊腰方肌外侧缘会很困难,因为需要触诊到腰髂肋肌深部。因此,我们可以先触诊到腰方肌起始部(髂嵴部)、外侧缘和腰髂肋肌形成的三角形肌间隔,然后将肌腹外侧缘推向与腰髂肋肌的肌纤维交叉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③第12肋骨部的触诊如果沿着腰方肌外侧缘触诊到停止部,就可以触摸到第12肋骨前端。由于第12肋骨前端受到压迫往往会反应过激,所以在触诊操作时最好避开第12肋骨部。另外要注意由于第12肋骨前端根据年龄的不同位置也不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腰方肌的功能分析简单来讲,腰方肌单侧收缩和两侧同时收缩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单侧收缩双侧收缩腰部侧屈腰部伸展单侧骨盆上提腰椎骨盆部垂直方向的稳定性临床上,最常见的代偿动作就是单侧腰方肌收缩引起的骨盆上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通常将这种步态称为“Hip Hiking”。在临床上,经常能看到带着支具或脑卒中患者在步行摆动期因代偿动作而出现步行时一高一低的现象。这是因为脑卒中患者步行时不稳定(足下垂、屈髋无力等),因此通过一侧腰方肌收缩代偿,在摆动期将骨盆向上提起。如果在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因腰方肌异常产生的腰痛症状,那么我们通过进行步态分析,确定原因后对髋关节屈曲肌群进行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就可以有效地减轻腰方肌的负荷。而且由于腰方肌是深层肌肉,相比其使腰椎运动的作用而言,它所具有的稳定腰椎的作用更显著。换句话说,腰方肌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稳定性姿势动作中都能被利用到,但如果过度异常使用,那么将很容易引起背部的疼痛。着眼点并且除了上述所说的运功方面的功能,腰方肌在呼吸功能方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在吸气时腰方肌具有维持第12肋骨稳定的作用。吸气时横膈膜收缩会将第12肋骨向上方拉起。此时,腰方肌离心收缩会给第12肋骨一个相反的作用力,使第12肋骨(横隔膜附着部位)趋于稳定。反过来理解,作为横膈膜附着部位的第12肋骨能够维持稳定的位置,相应的横膈膜的收缩效率就会有所提高。4.腰方肌触发点及异常表现腰方肌损伤时常常在骶髂关节、臀部和髋关节感到疼痛。大腿前部或腹股沟的相关疼痛有时会非常强烈。由于下背部难以忍受的疼痛,往往害怕咳嗽和打喷嚏。如果患侧向下,可能会由于疼痛而导致睡眠困难。由于腰方肌的触发点疼痛,导致骨盆上提,产生脊柱侧凸,同侧下肢变短。【短缩】①将髂骨向上方拉起,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增大②向相反一侧的腰部侧屈会受限【伸长】腰方肌的功能下降5.腰方肌的牵伸和治疗我们已经知道了腰方肌单侧收缩使腰部侧屈,同侧骨盆上提;牵伸动作的话就是与之相反的动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腰方肌的治疗方案我们首先介绍的Side bending是一种动态的腰部锻炼,它伴随着腰椎的分节运动来锻炼腰方肌。具体步骤如下所示:1,开始位置:一只手拿着哑铃,另一只手把手放在头后侧,肘部向外(将一只手放在头后的原因是使胸椎伸展。如果胸椎保持伸展,那么脊柱分节运动就不会产生太多的运动,可以沿某个运动方向进行训练。)2,从1开始,向对侧侧弯。如下图所示,训练的是左侧腰方肌。3,从侧屈状态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要保证只有腰部在运动(抑制上肢的活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BOBATH球(平衡球)来进行训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献参考:1)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natomical Concepts, Mechanisms, and Techniques2)Endurance times for low back stabilization exercises3)Lumbar trunk muscle endurance testing: an inexpensive alternative to a machine for evaluation4)Appropriately placed surface EMG electrodes reflect deep muscle activity in the lumbar spine5)Low back loads over a variety of abdominal exercises6)An Unstable Base Alters Limb and Abdominal Activation Strategies During the Flexionrelaxation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