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的996,约等于无意义
最近,关于互联网公司是否该实行996的讨论开始流行起来,引起了很多思考。所谓996,就是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比995更让人痛苦。
一方面,大家都觉得能保住一份工作已经不易,在现阶段保住工作就好。但另一方,很多人又觉得996带来的痛苦太多,严重压榨了个人生活,丧失成长机会。
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事情呢,我们不妨来通过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老板方面,讲究员工先有成绩,后得到认可。
员工认为,我付出的同时,就应该得到认可。但老板的观点是,员工要先付出,取得成绩后,自然会得到认可。这里老板要求的是成绩,而不是付出,也就是说,老板是不看苦劳的,只看结果。
所以,有些公司虽然执行了996,但老板依然不会拿这个来奖励和补偿员工,老板要的只是效果,绩效。在老板的逻辑里,不能忍受996的人,估计更不会取得公司所需的结果,而那些能接受996的人,也是因为自己取得成绩的激励,让其继续拼下去。
所以,如果员工用996来维持工作,是可以的,但想用996来晋升,来北上广买房,难度依然很大。当996变成每个人工作的标配时,那么完成996并不能加分。
员工方面,核心在于工作是积累,还是消耗。
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懂,谁都想在工作中进一步历练,获得更多的技能,在自己的简历上添上更重的一笔。但是,创造性岗位,或者说创造性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很多人只能做基础的工作。但只要是在互联网行业,就算基础工作,依然有创造性可言。
因此,996并不等于你有了创造性的机会,也可能是剥夺了你创造的机会。但同时,有些自由度更高的996,确实也有时间让你创造。
疲劳战术没有意义,但公司愿意互相伤害。
实际上,很多人在上班时候的工作状态,都是不饱和的,能充分在8小时内完全投入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或者带薪上个洗手间,或者聊一会微信,或者听听音乐,或者出去透个气。这样下来,8小时很轻松就可以搞定,尤其是最后一个小时要下班的时间,估计很快就会过去。
这样看,996也是公司为了应对员工效率不高,而采用的一种互相伤害的做法。既然公司没法在8小时内有效提升你的效率,那么就用最蠢、最笨的办法,来做一些弥补吧。
显然,对于公司来说,员工8小时创造性的投入工作,产生绩效,是最佳结果。对于员工来说,下班就走人,工作完成的漂亮,有收获,有成长,也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很多工作,却是不管投入多少,都不会产生成绩的,主要就是所处行业问题,公司竞争能力问题,资金问题等等员工所解决不了的问题。996不是上策,甚至不是中策,而是下策。
一家公司提出996,潜台词就是说:现在不能更给你更多,但希望你努力创造更多,你好好干,万一创造出可以改变业务的成绩,我们会考虑奖励你的。这时候,还是骑驴找马,赶快换吧。
至于说为了能攒钱付首付,而坚持在无意义的工作上996的人,评价君还是建议不要这样,首付之后,是更多的贷款,这个不是无意义的996工作所能应对的。买房的时候,尤其是大额贷款买房的时候,应该是自己既有足够的首付款,又有一技之长,不怕风险的时候。
当然,即使不够首付,带着积蓄以及所学的经验,所培养的能力,离开北上广,未必不会有一片开阔的天空。
总之,完不成绩效可以大家一起想办法,创新、转型、裁员放弃,都可以!而996这种靠时间来衡量工作的方法,约等于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