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蒙古武装起义
背景
1928年底,外蒙开始强制集体化,私人贸易、运输被禁止,曾经呼云唤雨的喇嘛们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喇嘛被强迫还俗,喇嘛庙被课以重税。
国营交通和贸易根本无法满足需要。新建的集体牧场管理不善,以至于1932年时牲畜存栏量仅为1929年的三分之二,损失了750万头牲畜。,以前残存的一点自由手工业和商业全被摧毁(中国和其它国家商人、工人被驱除殆尽),外蒙的粮食、物资匮乏到极致,国家经济陷入崩溃境地。
1930年起即有零星的抗暴运动,还抓出一个又一个“反革命集团”大案,如在“强迫僧侣还俗战役”刺激下,有几十名活佛与和王公联名写信请求中华民国政府和班禅帮助,驱除苏蒙政权,事情被一个王子告发,当年9月30日8名参与者被处死。到1930年初约有10万僧侣被逐出寺院。到1931年,光三个月内又逮捕了5191人。
由于饑荒、愤怒的蔓延,1932年,约7千多个家庭,3万多人朝着戈壁和蒙中边境四处逃亡,其中500多个家庭在南戈壁省越境时遭边防军射击,死亡人数不详。
起义爆发
1932年4月10日,忍无可忍的外蒙人民在库苏古尔省拉沙特苏木发动起义,起义迅速扩散到邻省。起义民众建立了名为“奥其尔巴特战争部”的抵抗组织,武装喇嘛,烧毁集体牧场和苏木驻地,杀死外蒙官员(尤其是人民党党员和平日威风八面的青年团团员)。
有大量的蒙古人民革命党、青年团的党团员参与起义,他们扔掉党证团证,加入暴动,打出驱除“傀儡政府”,反对“集体化”的旗号。
起义震动了外蒙当局,1932年4月16日,外蒙内务部在乌兰巴托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应对此事。但是,外蒙“红军”根本无法镇压起义,起义蔓延到中部和东部,人民革命党朝不保夕。
关键时刻,外蒙只得向苏联紧急求援,在苏军的帮助下,还调入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入境参与镇压,最终在七八月份才将暴动平息。但是,直到10月仍有武装人员的零星活动。
起义结果
起义中心区为外蒙西部的库苏古尔省、前杭爱省、后杭爱省、扎布汗省。超过3000人参与起义,消灭外蒙军政人员700余人,35个苏木的政权和45处集体牧场被捣毁。起义军阵亡500人,被处决615人.
影响
当时日本已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对苏联形成压力,在极度经济恶化和民众大规模离心的困境下,作为苏联防止中国和日本的“缓冲国”,外蒙需要“稳定局势”;史达林只得命令“暂时罢手”,放弃“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路线,实行“纠左”,命令外蒙推行“新经济政策”疗伤,意即一定程度发展资本主义来缓解经济困境。
1932年6月,集体化牧场暂时被解散,牧民允许拥有自己私人财产,可以进行商品交换,向牧民提供了160多万蒙图的贷款,降低高额赋税,对寺庙的摧毁和强迫僧侣还俗运动暂时终止。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情况有所缓解,两年内牲畜数量增加了34万头,但外蒙的经济大衰退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后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