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冒之表里俱虚

浅谈感冒之表里俱虚:陈博士按,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虽然都表现为头痛、怕冷,发热等症状。但在辨证时,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对证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疗效。但是中医治疗疾病,非常强调因人而异,同样的10个患者,虽然都是外受风寒,但是有的人里阳不足,比如脾胃虚寒;有的人内有湿热,比如肝胆湿热;等等。说明了一点,中医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在治疗的大方向上可能类似,但是治疗的细节上或许迥异!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名医王致让先生有一个内外俱虚之风寒感冒的案例,碰到这样的病人治疗上该遵循什么原则呢?其实在《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有条文说的很清楚,就是“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表里俱虚受寒的患者,先治里后治表!为什么呢?身体里边有了能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再配合治表的药物,自然表里无病了!一般里阳不足的患者可以使用“固阳汤”加减充实身体阳气,“固阳汤”是什么,就是真武汤!表里俱虚受寒的患者一般原则是先治里再治表,或者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表里同治;决不能先治表后治里,否则身体的阳气一下子就损耗了,很容易出事!相关案例介绍如下∶风寒感冒。赵某,男,40岁,农民。1972年9月10日初诊。自诉感冒十几天,发冷身疼痛。又于昨日腹痛泄泻,日泻七八次,手足冰冷,脉沉迟。治宜辛温解表,温中祛寒,选用麻黄汤合四逆汤加减施治。处方:干姜、附子、白芍、白术、麻黄、桂枝、甘草;二剂,一日一剂。9月12日复诊∶服药后,腹痛泄泻停止。但仍发冷身痛,口干舌燥,脉浮紧。这是内寒已除,外寒束约,故身痛、手足冰凉;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舌燥。仍以前方加碱。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干姜、附子、白芍、花粉、甘草;二剂,一日一剂。10月15日三诊∶服药后,浑身汗出,身疼消失,手足温暖,口不干燥。惟食欲不振,脉象缓弱,拟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之。处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香附、砂仁、山楂;三剂,一日剂。本例患者初诊时,证见外感风寒,身体疼痛之表症,而又兼腹痛泄泻,下利清谷,脉沉迟。属于里气虚寒,故应当先温里保阳固脱。脾主四肢,脾阳为寒邪约束不能外达,则手足冰冷,身体疼痛。方中用干姜温脾胃、止泄泻、附子祛阴寒、壮元阳,白芍收腹中之阴气,麻桂散表邪。香砂六君子汤者,因腹泄泻损伤脾胃,以补气健脾胃之虚。花粉生津液,以达到身体恢复,而病痊愈。免责声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疗或者保健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发相关帖子欢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