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9篇:读文随笔∣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7期全文转载了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孔晓玲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21年第3期上的论文《审辩式思维观照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这篇论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重构,最后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教学与评价策略。这是一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相对全面研究的论文,尤其是能够结合具体文本的解读与教学进行分析。读完之后,我的收获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反思。七年级的文言文一般放在单元的最后,并没有独立形成单元,这是符合七年级的教学实际的。不过在教学时要不要单元目标呢?有的老师完全不顾及单元整体学习目标,一味按照过去的经验去教文言文,也有的老师又将单元目标生搬硬套到文言文教学中。我认为这两种极端都要避免。在设计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单元目标的观照,但又要根据文言文本身的文体特征进行。比如《狼》这篇课文,不能完全进行单元导语中提到的“默读”训练,单元导语的不少内容是针对现代文教学的。而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品味重点词语,注意朗读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就不太合适,这些目标显然更适合《秋天的怀念》《散步》等现代文的教学。

二是审辩式思维观照下的文言文教学流程。常规的流程是“预习检测—朗读正音—词句翻译—主题探究”,而作者提出了新的文言文教学流程,即“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多重对话—总结方式—深度质疑”,当然,作者认为这几个步骤不是单线的,而是形成了圆环,周而复始。上次我组织教学设计研讨时,就曾经提到对《狼》一文五个段落概括的质疑。当学生用“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五个短语概括文章内容后,还要进行具体分析,并启发学生质疑思考:这五个动词真的能涵盖本段的内容吗?例如“惧狼”显然来源于文中“屠惧,投以骨”的表述,但这段话全部在表现屠户对狼的恐惧吗?屠户卖肉回家,而且是“担中肉尽”,既说明生意非常好,同时也说明“剩骨”很多,而突然遇到两只狼,定然会产生惊慌的心理。但屠户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惊慌”但未“失措”,而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这种心理的观照下再去反思“投以骨”的动作及其原因,就可以得出与过去解读不一样的结论。例如我一直认为屠户将骨头一根一根地扔出去,不仅仅表现了其内心的恐惧,同时还可以看出其内心的冷静,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试图挑起两只狼的内斗,自己好趁机脱身,但两只狼配合默契,此计并未成功,于是才有了后文“顾野有麦场”的相关情节。这就是质疑,质疑的焦点在于人的恐惧与冷静究竟能不能共存。

三是提出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学生能够自主质疑,或者教师提出与文本内容或结论貌似不一致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解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王荣生教授认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上,对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在感性审美层面的解读,同时也会有理性层面的分析,所谓“赏析”“鉴赏”等词语本身也包含着理性分析的因素。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还是蒲松龄的《狼》。一般认为本文的寓意是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他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对于像狼那样的恶势力,必须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这个寓意里包含的“必然性”成分,与《狼》的文本内容是不太一致的。在屠户与狼的较量中,狼一直处于进攻位置,而屠户被动防守的成分更多一些。杀第一只狼靠的是勇气,但是杀第二只狼靠的就是运气成分了。这一点可以从“乃悟前狼假寐”一句读出,“乃”字说明屠户并不知道第二只狼在积薪后打洞。因此《狼》并不是表现“人定胜恶”的必然性,而是一种主观愿望,即希望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恶势力。除此之外,作者还提供了其他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例如《陋室铭》为什么不是《陋室说》?为什么《陋室铭》和《爱莲说》经常并排于教材中?《愚公移山》中为什么称愚者为“公”,而称智者为“叟”呢?这些问题或细节,是值得探究的。

四是对文言文的解读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视野。不论教师还是学生,解读文言文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且文言文的特点是高度凝练,语词之间充满了话语空白,这就需要师生用批判性思维的视野去观照。作者再一次提到了《狼》,文章结尾说“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其中“顷刻”的意思是“一会儿”“短时间”,但实际上屠户与狼对峙是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即使是杀狼的过程本身,也不仅仅是“顷刻”时间。也就是说,结尾的“顷刻”与前文的“少时”“久之”存在着矛盾,如何理解这种矛盾呢?这就要从表达意图的角度探究了。“少时”“久之”是一种写实,而文末的“顷刻”则是屠户战胜狼之后喜悦之情的反应,而人在紧张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个我上学时曾经有过的疑问,即《曹刿论战》中,为什么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说“可以一战”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吗?可惜的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进行思考,也没有查阅任何资料进行解释,只是生硬地识记了教材或教参的结论。而作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交流,并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角度进行解读,即春秋时期决定战胜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全民皆兵的体制,决定了国家的主要兵员是士和农民,而“小大之狱”往往发生在这两类人中,所谓“刑不上大夫”。鲁庄公这句话,实际上暗示出战争得到了士民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