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之人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冬,上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大公主),以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从前一年,即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刘邦与建信侯刘敬的一番对话说起:匈奴冒顿屡屡袭扰北方边疆,刘邦向刘敬询问对策。刘敬分析说,天下初定,士兵们十分疲惫,所以不能靠武力征服匈奴,但可以考虑通过和亲的方式寻求和平。如果你能够把大公主嫁给他为妻,又送给他很多财物,他就有可能仰慕汉朝,让大公主成为正室。大公主生了儿子,必定会成为太子并继位。如此这般,冒顿活着的时候是你的女婿,他死了之后,你的外孙将成为匈奴王单于。哪里听说过外孙跟外祖父分庭抗礼的!
刘敬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刘邦的肯定。但是,当他打算真的把大公主外嫁冒顿的时候,在吕后那里却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吕后不分日夜地对刘邦哭诉:我就一个太子,一个女儿,我怎么舍得把她扔给匈奴呢?无奈之下,刘邦只能选择了刘敬给他指出的第二套方案:从普通百姓家找来一名女子,称之为大公主,把她嫁给匈奴单于作妻子,同时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盟约。
和亲是一种历史现象,贯穿于中国古代史。在多数情况下,乃是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在其军事实力与“域外”国家或者民族相比,并无绝对优势甚至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选择的一条和平之路。这样的婚姻,因为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我们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政治联姻。而且,假如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来看,因为它避免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可能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从作为个体的人——这里主要是指外嫁的汉女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的是,它意味着巨大的牺牲:这其中,既有不同民族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的适应问题,也有生活环境的明显不同——与中原相比往往十分艰苦,还有外嫁之人对故乡与家人的思念等等。
对于作为政治家的刘邦来说,将长公主外嫁,有些不舍是必然的,但是,他绝对不会像吕后那样悲伤。为什么?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情长之间,懂得取舍是一个方面;此外,他单单是儿子就有八个,而他的女儿恐怕也绝非长公主一个——尽管史籍上有记载的仅仅是长公主一个。然而,对于吕后就不一样了:除去太子刘盈之外,她真的就长公主一个女儿。而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的说法,足以让我们相信,吕后从感情上来说,无论如何是不愿把她外嫁匈奴单于的。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刘邦“李代桃僵”,让一个平民家的姑娘冒名顶替外嫁冒顿了。
那位平民家的姑娘外嫁匈奴单于冒顿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匈奴南下袭扰的情况有所减少。这样的局面对于汉王朝尤其是老百姓来说,无疑是幸事。对此,最初提出和亲建议的刘敬值得我们点赞。但与此同时,那位平民家庭出身,我们恐怕永远也不太可能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的无名女子以及她的家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肃然起敬?因为她个人为此而做出牺牲乃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她的家庭因此而承受的生离死别的痛苦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此外我们不能不说的是,纵观中国历史,类似于此的小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仅仅乎在汉朝,外嫁的所谓“宗女”(皇家宗室之女)就有八位之多。这些女性与他们的家庭,为民族和解所作出的牺牲,我们是不是该永远记取?
因此,在我们记住了那些采取和亲方式缓和民族矛盾的朝代和皇帝的时候,不该忘记这其中属于籍籍无名的普通女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