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栀子类汤,五条提纲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起卧不安。栀子厚朴汤,厚朴、枳实破壅满而降逆,栀子吐浊瘀而除烦也。

论;厚朴破中气之壅满,或是枳实清上逆之痰浊,栀子清热除烦。

1 同是误下,反应出来的病象不同。故与上条,治也不同。系统的学习《伤寒金匮》,则知黄师注解深得仲景精髓。脾胃升降的理论,就是中医最核心的理论。

太阳八十八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大下败其中气,浊阴上逆,瘀生腐败,阻格君火,不得下降,故身热而心烦。栀子干姜汤,干姜降逆而温中,栀子吐瘀而除烦也。

太阳八十九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汗下败其中气,胃土上逆,浊气填瘀,君火不得下行,故心宫烦热,胸中窒塞。栀子豉汤,香豉调中气而开窒塞,栀子吐浊瘀而除烦热也。

1 胃气上逆,火炎则烦热也。胸中窒者,胸中热瘀壅塞,火炼肺津而为痰,填塞心宫也。胃逆而君相二火俱逆,故胸中如窒,也是因上热壅塞而觉窒也。

2 此类方剂,多为太阳误治坏病,多一剂知二剂已,不能多用。

太阳九十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发汗吐下,土败胃逆,君火不降,故虚烦不得卧眠。剧则陈郁填塞,浊气熏心,故反覆颠倒,心中懊恼。栀子鼓汤,吐其瘀浊,则阳降而烦止矣。若少气者,加甘草以益气。若呕者,加生姜以止逆。

1 香豉能吐,但不知道栀子能不能吐。少气者,是土虚木郁,疲乏倦怠之义,加甘草补益中气。胃气不降,胸中窒塞,必中气虚而土气困乏也。呕者加生姜,降逆止呕也。

2 此太阳坏病,是误下新伤,胃气上逆,火逆不降而上盛,此类方可以救误治坏病,治内伤杂病很少用到,但此可以明理,明误下之过,明胃逆之理。因太阳病最易治坏。如果以后外感病,普及用中医来治,则此栀子类汤中能起到警示作用。栀子类汤,太阳坏病,救逆的备用方。学内伤杂病时,可以用此来明理,无论内伤外感,中气则同。现代太阳病,很少用中医治,故坏病也几乎没有,但读此诸汤,可以明理。

3 栀子类汤,误治伤中,胃气不降,阳火不降而上旺也,清泻上热即可,仲景救逆之方,皆是建中之义,清上阳郁格之热,则中气复常。注意不是中虚,此是太阳坏病,是误治新伤也。栀子汤烦不得眠,此又区别酸枣仁汤的虚烦不得眠。此从太阳坏病误治新伤与虚劳杂病之别,俱是胃逆火炎。

论;太阳中篇,皆为坏病之纲,此也说明,当时中医治病多么的不规范,太阳中篇,不仅是救治坏病,更是治中医之陋习。太阳中篇,即教坏病之理,给垂救逆之方,又在规范治病体系,这就是拯救中医,若众医家皆知太阳上篇之理法,哪还有中篇之坏病。培养合格的中医师,传承中医,建造中医体系,这才是圣人。仲景体系,唯黄师能解透。

后面还有更复杂的,误下中伤的结胸与痞证,相比来说栀子汤类证就是上热不降。误治新伤,胃气不降,君火上炎而上热心烦,泻热荡浊即可。

太阳九十一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1 栀子苦寒之性,泻脾胃而滑大肠,凡用栀子诸汤,设病人旧日脾阳素虚,大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也。栀子苦寒,脾虚不受,不能治病,反为寒伤,故不可服之。

2 栀子汤类方,皆是因太阳误治,中伤逆证,汗下伤中而病上盛,栀子清上之热,以复中气之虚,其热清火降则中气复。栀子寒凉,虚而不受,若再误用,不能泻上,反致败中,则上越盛而下越溏。此理可以观黄连解则知,越泻热则越热之义,泻热反成热化,实乃伤中也。本条是微溏,不可用,越用越溏,越用则越热越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