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的一只眼皮皱纹多——故乡纪事094》

要是你仔细观察过,你会发现木匠的一只眼睛的皱纹比另外一只要多而且细密。皱纹多的一般是右眼,也有左眼皱纹多的,比如老齐。

老齐是个有故事的人,可是直到死他也不愿意说出来,包括对他的子女,一样守口如瓶。

他的小儿子是我的小学同学小齐,对于小齐来说,他爸爸就是一本外文里夹杂着几句中文写成的书,他只认识其中的只鳞片爪。

老齐人生中中文部分的最完整叙述是做木匠活,然而这也是文字的表面意义,至于那些隐喻的部分,随着一次翻车事故的不可挽回,随着一口红漆棺材的落土,随着坟头一株小树慢慢长大,就如烟囱里飘出的青烟,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天光中的一部分了。

老齐不是那种随随便便打个小板凳、做个木砬子这样的木匠。

那时候一般的家庭男主人,多多少少都会一些小修小补的活,家里的房梁上至少要别着一把斧头,凉房的一个小木匣子里还会躺着一把大锯和一把小锯。

大锯不到一米长,一个人可以驾驭,主要是对付椽子那么粗的木头的。

使用前,先掇一条长板凳,把圆木椽子放在板凳上,露出那截要锯掉的部分,然后一只脚踏住圆木,用手指甲在准备开锯的位置划一条线,往抓着锯柄的手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沿着手指甲划的线斜斜地下锯。

咯吱咯吱几声之后,一寸来宽的锯条就陷入木头之中。

锯木头最大的难点从这时候才开始。

不熟练锯木头的人这时候会用蛮劲儿,结果导致锯条走向偏锋,会在锯到一半时卡住。有经验的人在锯条没入木头之后,会把木头做一个小角度旋转,让锯条依然若隐若现。

这样边锯边旋,等到木头的连接点剩下筷子粗的时候,很潇洒地往下一推锯子,就齐齐地完美分离了。

要是对付合抱粗的大木头,那就得两个人合作了。

通常是把大木头架高,一个人站在上面,另一个人站在地上。上边个人拉锯的时候,另一个人要顺着送锯。二人的节奏还要一致,否则容易拉断锯条。反过来的时候,底下的人要“扯”锯,故而小的时候有一段儿歌是这样唱的:

“扯大锯,拉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小明去。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驴追上去。”

“小明”可以换成狗蛋、二臭、瘦猴儿等任何名字。

老齐的手上也拎着一把锯子,不过锯木头这样的粗活他是不干的,他的锯子很少用,用起来也只是把不够标致的木头修理齐刷的就行了。

老齐的活计从斧子开始。

别人家的斧子黯淡,总像是一件儿陈年物件儿。老齐的斧子是精钢打造的,没日没夜的明亮。他对这把斧子很精心,与锛子、凿子、刨子、墨斗这些放在一只精美的箱子里。箱子有点像风匣的形状,有两根带子,出门时斜挎着,箱子就搭在屁股上一颠一颠的了。

有人说老齐舍不得吃自己分内的二两麻油,都把它给斧子、刨子们吃了。我信!每次他掏出的工具都是锃亮的。

老齐抓起一根木头材料,端详一圈,再用手轻轻撸一遍。他这是在检查有没有钉子在上边,就算是一根带皮的树干,他仍要这样做。

老齐只相信自己的手眼。

老齐这时候抓起了斧子,他要对那些极端突出的部分进行粗加工。有时候我看到,就算是已经很光滑整齐的木材,他也要来几下子,有的时候甚至是虚劈,他也不略过这个流程。

接下来,墨斗和尺子登场了。

老齐从不想一般人做板凳那样,用两个手指并拢,大概量一下宽度。老齐有一把黑魆魆的木尺,上边还刻着“天祸星”、“官金星”这样的字,看起来很神秘。

这尺子一定还有其他用途,不过我只见到过老齐用来量木头。

这时候,老齐会从右耳朵上拔下无冬历夏夹在那里的半根铅笔,左手按住尺子,把铅笔尖伸进嘴里沾点唾沫,然后屏气凝神地在木头上画出一个小横划。

画好之后,他就会找一个人配合他,拉住一根线固定在铅笔画好的标志上。然后他摇着那个油葫芦一样的线盒一点点放到适合的长度。接下来他找到自己这一端的铅笔划点,对齐之后拉紧那根沾了墨的黑线。

这时他用拇指和食指去捏住墨线的中间部分,向上一提,然后松手。墨线“啪”的一声自由回落,木头上就鲜明地印出一条墨线来。接下来老齐会先眯上左眼,沿着墨线看一下走直与否。长此以往,老齐的左眼皱纹细密而繁荣起来。

这就是过一会儿锯子或刨子要走的正确路线,或者是它们的底线。

老齐从不像其他人那样用脚踩着木材刨木头,他用一个有摇把和螺旋的固定装置加上一些木片垫着、塞着,就能够让一块待加工的木材跟长在凳子上一样稳固。

刨子也有好几种刀片,一开始时刀片粗厚,刃也比较利,要用大劲儿,目的是把多余的部分快速铲掉。

等接近墨线时,就要换成一种薄的刀片,而且要把刀片的角度调成钝角,刀片伸出来的部分也很少。往前推的时候,双臂暗暗使劲儿,不像李逵那样鲁莽,反倒是像燕青那样使巧劲儿。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避免下刨子过狠,破坏了墨线以下的部分,还有一重考虑,就是慢推刨子不起刺儿,木头的纹理好,摸起来光洁,看起来像是涂了清漆。

洋钉早就普及起来,特别是有故事的老齐,对洋钉不仅不陌生,还十分熟悉。

“城里人,懒,就知道用洋钉,给你的骨头里接一根木头你能行吗?”老齐这样比喻打家具用洋钉的人。

“人家做洋钉的偏偏喜欢用木楔子,人家傻呀?”老齐就快说漏嘴了,他立刻止住。

“老齐,谁是做洋钉的?”有人穷追不舍。

“你想干啥?想让我在这儿给你打进一颗倒头钉是咋的?”老齐转移话题。

“倒头钉”是棺材合盖后最后在棺材头那里钉进去的一根尺把长的铁钉。老齐这样一说,别人也就不说啥了。

“老齐,打齐点!”人们总是喜欢好上加好,就算是老齐这样的手艺人,也要在一旁啰嗦。

“你就把心放在狗肚子里吧。”老齐不是不满,而是喜欢嘴上占点小便宜,特别是小媳妇在场,他更是妙语连珠,好像小媳妇是面起子而他是面粉,发的管不住自己。

老齐打孔做榫头,用凿子和一把带豁的小铁锤,他把凿子头斜斜地对着外侧,举着斧头向凿子头上打一下,手抓紧凿子向里拗一下,一块小木屑就被挖了出来。凿子有多种型号,根据不同的榫头选择。

“老齐,人家说你跟你媳妇结婚前啥都懂……”小媳妇还没事儿磕打牙。

“那你说都懂啥?”老齐手下不停,嘴也不听。

“就是不该懂的你都懂呗。”小媳妇非要逼老齐自己说点什么。

“我就懂打孔,不信你别走,你看我咋把这个败家的洞塞得严严实实的。”老齐挑衅地抬起眼,用很坏的眼神盯着小媳妇,小媳妇脸腾地红了。

“哎呀!该做饭了。”小媳妇转身离去。

这时候,夕阳西下,老齐的脚下满是刨花,脚面上沾满了锯末子。

他的锛子一直斜倚在墙角,今天没有派上用场,因为主人家提供的是加工成方子的木料。

要是在一些干树干、干树枝材料上直接开工,老齐最先得挥舞起锛子,把那些疤瘌疖子的地方刨平,才能干细活。

老齐好色而不淫,严格来说这属于精神层面的好色,就是斗斗嘴,从来没有听说他连续几天给谁家干活而出了风流韵事的。

几年后,老齐在给一家养牛的人家干活时,那把木头尺子被一头好奇的牤牛蹄子给踩碎了。

那时候,这种尺子已经买不到了,老齐只好买一把钢尺应付。

钢尺其实比木尺还准确,可是老齐不顺手,好几次把人家的木料给糟蹋了。那些人都说老齐老了,手脚不利索了,其实老齐多次和小齐唠叨过,一拿起那把钢尺,手就哆嗦,很吃力。

因为这件事,加上有一种组合式家具可以买到,还有一些能说会道的浙江木匠纷纷北上,村子里找老齐打家具的渐渐变少了。

后来老齐想去临近那些不明真相的村子碰碰运气,背着他的木头工具箱,遇到谁的马车过来就搭个车,也有些活干。

一年冬天,他搭上了一辆把玉米杆码成山的一辆马车,车辕子上只有赶车老板子半个屁股的地方,他只好爬上车顶。

马车在过一个高岗的时候翻了,老齐被甩出去,头直接撞在一根合抱粗的树上,没救过来。

老齐死后,了解情况的人开始解密,说他原来是满洲国很有名气的木匠,给很多日本人打炕琴,还和一个日本女子相好过,差点成了那一家的上门女婿。

不过这些事儿,小齐一概否认。

(20201027,呼和浩特)

(摄影:翟瑛珺)

(0)

相关推荐

  • 五拃子         作者   孙国辉

    ​<五拃子> (上) 在农村下乡一年多,不管是扶犁翻地.捋粪下种.薅草耪地.蹚地浇水.割庄稼打場.盖房打墙托小坯子--都算好把势.可到秋后一算帐,一个整工一毛八分钱,这--这跟谁说理去? ...

  • 中国传统木工工具大全!足以令世界倾倒的智慧

     收藏国际  一个人.一把锯. 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 就能自称为木工 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绝品 构建出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辉煌盛世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就如同中国古典家具生产的过程,也 ...

  • 木工下料口诀木工板尺寸

    中华浩瀚5000年,中国木匠举世当属出众,难以看到国外有类似于紫禁城.故宫这样遇10级地震不倒的木材建筑,自古以来榫卯结构种类常见的有就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凤榫.楔钉榫. ...

  • “家故事”征文|不忆往昔

    父亲忙碌的身影,一天天像不停的雨丝抽打着我的心.父亲老了,沟垄般的额头上,岁月写下的痕迹,我读一次有一次的悲凉,越来越强烈. 父亲是闯关东来到吉林的,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父 ...

  • 木匠与祝词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梁思成 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这段话,让我想起湘西一带富有特色的木构建筑,也想起了建造它 ...

  • 《陕西靖边男子活埋79岁母亲 判故意杀人罪 获刑12年,母亲已去逝》

    <靖边男子活埋母亲,令人发指不如畜生!> 2020.5.7 陕西马某靖边人, 家有瘫痪老母亲,  老人七十九高龄, 五二晚上夜未深,  推车送到万亩林, 埋在废弃墓穴坑,  马某回家已凌晨 ...

  • 男子活埋79岁母亲,事件背后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丨丢失的母爱

    58岁儿子活埋79岁瘫痪老母亲.今年五月发生在陕西靖边的这一案件,一经披露就惊爆网络.据警方透露,儿子嫌弃瘫痪老母亲经常大小便失禁,把家里弄的臭熏熏的.情绪失常并极为不耐烦的儿子就用手推车把母亲推到一 ...

  • 久病床前无孝子?男子活埋79岁母亲动机曝光,所有父母都该警醒了!

    近日,陕西靖边县一58岁男子将79岁的瘫痪母亲活埋在废弃墓坑里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强烈讨论.令人唏嘘的<楢山节考>故事竟然有了现实版,中国<二十四孝>也流传过<郭巨埋儿> ...

  • 活埋79岁母亲的男子面对问题时的选择逻辑是什么

    [陕西检察]:陕西靖边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马某某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2020年5月8日,靖边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依法对马某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0年5月2 ...

  • 5月7日,银川这座城:活埋79岁瘫痪母亲的靖边男

    图片据相关新闻报道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就是一条让人气愤的新闻:5月6日,榆林靖边县"男子将79岁老母亲活埋废弃墓坑"! 说的是5月2日20时许,榆林靖边县男子马某宽将母亲王某芳用人 ...

  • 58岁儿子活埋79岁瘫痪母亲,养儿防老,养儿怕你活到老?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01 5月2日,陕西靖边一男子马某将79岁瘫痪母亲用手推车拉走,到一墓坑活埋. 5日,民警将老人救出. 靖边公安通报中披露细节:儿媳 ...

  • 逆子活埋79岁亲妈被“原谅”:与其歌颂“圣母”,不如教其自救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57岁的马某因为"懒得照顾",用手推车拉着瘫痪的79岁母亲王某,塞进一处废弃墓坑里,填上土,哄骗完家人后,失联逃跑了. 5月5日,警察找到马某,逼他说出实情,这才 ...

  • 活埋79岁老母获刑12年:对不孝之子当严惩不贷

    文丨崔桂忠 案发6个月后,11月2日上午,陕西榆林靖边"埋母案"一审宣判,被告人马某宽犯故意杀人罪,获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宽当庭未表示是否提出上诉. 陕西榆林男子马某宽活埋79岁母 ...

  • 陕西一男子将自己 79 岁瘫痪母亲扔进废弃墓坑活埋获刑十二年

    榆林检察微信公号消息,2020年11月2日上午,靖边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马某宽涉嫌故意杀人罪一案.靖边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杨柳出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被告人马某宽悔罪表现良好. ...

  • 情商欠费的战神李靖,能活到79岁善终简直就是个奇迹

    说到李靖,我们可能会想到两个人物形象.主要的区别嘛,就是其中的一个托塔,另一个不托.当然托塔的那个活在神话故事里,不托的则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过. 当然有人可能会反对,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托不托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