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茶系
中国六大茶系
一、绿茶
绿茶利用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的饮品,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故名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的茶类,其特性决定了它保留有较多的鲜叶中所含的天然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有鲜叶中含量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有鲜叶中含量的50%左右,维生素的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的“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绿茶的代表茶有:黄山毛峰、普龙茶、蒙顶甘露、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六安瓜片、龙井茶、湄潭翠芽、碧螺春、蒙洱茶、信阳毛尖、都匀毛尖、黎平雀舌、官庄干发茶叶、紫阳毛尖茶。其中名品有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安吉白茶、太平魁猴等。
安吉白茶好,却非真白茶。虽然安吉白茶顶着“白茶”的名号,实际上,安吉白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茶。安吉白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品种,属于绿茶类,因其色白,故名。色白的原因是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二、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叶品类。因红茶的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其中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
红茶中的名品有云南滇红、安徽祁门红茶湖北宜红、四川川红、广东英红、荔枝红茶,汉山红红茶等。
三、白茶
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其白毫显露,属于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一种传统名茶。制作白茶时,茶青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而成的茶类,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因白茶一直作为外销茶而驰名海外,在国内是近年来才被认可而认知的。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产量极其稀少。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贵州省黎平县也有种植。在白茶圈子中,素有“政和水好,福鼎香高”的说法。
白茶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几个品种。著名的有产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尤其以产自福建省福鼎县和政和县的白茶为佳。
四、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于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黄茶的最重要工艺在于闷黄,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覆盖,时间在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条件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黄茶因此而得名。黄茶的闷黄过程是利用高温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黄茶分“黄芽茶”(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黄茶的名品有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贵州海马宫茶、安徽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
五、青茶(乌龙茶)
青茶(乌龙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即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纯。在制茶时,茶青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作而成的一种品质优异的茶类,是中国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制作青茶(乌龙茶)时经过适当的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的说法。
青茶(乌龙茶)中的名品有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凤凰水仙等。
六、黑茶
黑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等四道工序。制作黑茶的原料一般较粗、老,加之制作工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叶色油黑或黑褐。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称黑茶。制茶时,黑茶都要通过蒸压和缓慢干燥过程,所以反映在品质上有茶色呈褐色,汤色呈橙黄或橙红,香味纯而不涩,叶底黄褐粗、大的特征。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茶主要品种包括陕西咸阳茯砖茶、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黑茶中的名品有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四川边茶、湖北老黑茶、广西六堡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