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研究概述——读书笔记(一)

本文转自《伤寒论阐释》

《伤寒论》研究概述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著名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体现了四诊八纲的具体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它历经沧桑,几经显晦,数为变易,但依然指导着医疗实践,不愧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三部六病学说的形成源于《伤寒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及六病分类方法,是三部六病学说的理论基础。研究《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学方法对构建新的临床诊疗模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伤寒论》的时代背景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历代医家先后有四百二十多位对《伤寒杂病论》加以注疏,这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古人注疏的准则是“注不破经,疏不破注”,就《伤寒杂病论》而言,本书已成为历史文献,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既不能加,也不能减,随便加减就会失去文献的原貌。历史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书中正确与谬误、是与非,不能随意更动,改变了原文就等于改变了历史事实,这就是我们研究张仲景及《伤寒杂病论》历史背景前的态度。

从古代文献及《伤寒杂病论》序中可以看出,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疫疠流行,张仲景生活在这个时代,当时的背景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

备注一下:下画线部分,是我自已写的,不是原文。

(备注一下此段,学《伤寒》直接读《黄元御医学全书》就可以,关于注不破经,疏不破注,书中的正确与谬误,是与非,都被黄师在《伤寒金匮悬解》中,重新的编排整理好了,不存在任何错误,就今天的所有的《伤寒》类书籍,包括古代流传的各种版本,都有排序的错误。此书由晋朝王叔和整理之后的版本,就大部分各种版本的原型,而《伤寒》唯一正确的排序,是以《伤寒悬解与金匮悬解》为标准的。尤其是注解理论,更是《伤寒》注解理论的准绳。黄师在《伤寒悬解》的卷末,数了王叔和数宗之罪,简短转载一点开头与结尾:叔和《伤寒序列》,悖谬之至,而传流千古,遂成伤寒祖派。叔和混伤寒与热病,遂启后来传经为热之讹。注《伤寒》者数十百家,无不背仲景而遵叔和。伪例一出,流祸至今,存心仁爱者,曷能默而已乎!详情请观《伤寒悬解》原著。

(一)建安年间的疫情

东汉建安年间,疫疠流行猖獗,人民深受其害,历史文献上多处记载了疫疠流行的情况,现摘录于下:

《通鉴》六十五卷中记载赤壁大战时有:“时曹军众已有疫病,初一交战,曹军不利',说明疫情泼及军中。

《曹丕与吴质书》中记载:'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殆尽。言之伤心”,说明当时疫情严重,连官宦贵族亦在所难免。建安七子中徐轩、陈琳、应阳、刘桢一时死去四个。当时人人自危,使许多家庭零落。

《曹集诠评》中曹植曾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复族而丧。”作者以简炼的语言,描绘当时疫病流行,染疫之人大量死亡的惨状。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注意:这个伤寒,就是当时所谓的疫疠,正是这个疫疠,而占其七,所以此疫之病,非今天理解之疫)

综上可以看出,当时疫情十分严重。张仲景面对残酷的现实: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参考大量实践资料,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阳明大论《胎脏药录》,并平脉辨证,著成《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所以《伤寒杂病论》一书经久不衰,确能达到“见病知源”的纲领作用。

备注一下:下画线部分,是我自已写的,不是原文。

先说一下这个“疠”气,就是六气的意思,风、寒、暑,湿,燥,之邪气,以寒为主。而此六气者,总以伤寒为主。而疫疠之气者,就是伤寒之义,现在的环境是人穿的保暖了,住的地方也保暖,也能吃饱了,又有天气预报来提前通知,寒流降温,寒冷空气的到来。所以寒伤人的病就比古代更少了。每一次寒流来袭,最为敏感的就是儿童,看医院里正输液的最多的一类人群就知道,全是小孩。这个寒流来袭而伤人,就是所谓的疫疠病。一个人伤寒就是病,一群人伤寒就是“疫”,而伤的这个寒就是疠,这就是古书中疫疠流行的意思,从《伤寒论》这本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疫,就是伤寒病,风寒外感,还有霍乱,也是伤寒之类病。真正的疫病也有,但不多,从一个方子去理解的话,可参考张锡纯的卫生防疫宝丹,记载的医案之类的病可以理解成我们今天理解的“疫”。还有就是《圆运动》中所说的天地之气不和,而反四时,典型的就是冬温之疫,这是温疫的疫。黄师在《四圣悬枢》中有讲寒疫与温疫,就是寒温二气之别。而此温疫者,对谓是寒疫。今天的理解的温疫,是传染病,传染病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鼠疫,这个是建立在冬温病的基础上才发生的疫病。

  从这此历史记载中,回看中医的发展,可以反应出中医的真实水平,就是东汉时期的《伤寒论》是中医发展的最高水平时期,同时东汉时期,也间中医水平的最低水平。在东汉时期,中医的水平从最底谷到《伤寒》最高峰,之后的中医就开始走下坡路,到黄师时期止跌,然后在下坡一直到今天。今天唯一能证明中医是有真实疗效与系统理论的,就是《伤寒》这颗大树,假如没有《伤寒》这颗大树来支撑中医,来确保中医治病的疗效,那今天的中医,会被完全的定义为巫术巫医。

再说一下所谓的流感,也就是通俗的风寒感冒,感冒确实是会传染,中医讲感冒是伤风寒之病,不讲细菌理论的,但为什么会传染,首先注意此细菌是人在伤寒之后产生的,此感冒传染人,是通过细菌传染有两种情况,才会具备传染条件,第一是先伤风寒之后,会产生细菌,第二就是被传染的人,在相同的寒冷情况下有轻微的外感,这就会导致传染。正是细菌理论,所以大部分的感冒药都是抗生素。正常人的,没有外寒的侵袭,是对这种所谓的细菌传染感冒,是有免疫的,也不会被传染的。风寒感冒,正是由于中医表闭理论所以大部分治疗轻微感冒的药都是解表型的,荆防颗粒,玉屏风散。也正是表闭内热,才产生所谓的细菌,所以大部分治疗和预防感冒传染的中药都是清热解毒类的如板兰根冲剂,银翘颗粒冲剂,复方大青叶,双黄连口服液等。另一个就是预防感冒的事,做好保暖就行了。没病就吃,还有提前吃各种感冒冲剂来预防所谓感冒,这就是庸医理论,祸害没有常识的老百姓,而现实中我就见过这样的事,家长给小孩子洗澡,为了怕小孩子感冒,洗澡之前就先喂上一包,没有一点常识,这是多么可笑,没病就吃药,这是智商问题。还有就是这些冲剂有那种一大袋的包装,药店里都成堆,十多年前在超市里好像也有卖的,很多人为了预防感冒,冬天的时候家里就备上一袋,没事就冲一包喝,说是预防感冒,微甜不苦,味道也很好,这事好多人都干过,我在朋友家里冲过一次,他家里就有,现在回想,真是无知。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一件预防腹泻的黑料,多年前我们县城里突然流行吃火锅鸡,非常火爆,主材就是肉食鸡,有的不良商家用的是白条鸡,白条鸡都是些残次品,没有放过血的死鸡,还有就是到了出栏期长不大的鸡,还有长期冻存的僵尸鸡,吃了之后会出现腹泻,然后就会有顾客向商家反应,商家又研究出新的方法,就是往火锅底汤里面加止泻药。只要不加,就会有顾客腹泻,再然后这事就公开曝光了。

点击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