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中国什么值钱?

首先把房子排除掉。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2000年,那毋庸置疑一定是房子。但是20年后房子最贵的论调将成为历史。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房子的存量足够34亿人居住,户均房产1.1套,与14亿人口对比起来显然房产已经过剩了。再叠加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等因素,供大于求将会是必然结果,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子被空置。另一方面,结合近几年人口流动方向来看,越来越多的三四线人口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几个城市圈靠拢,未来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像鄂尔多斯这样的“鬼城”。因此20年后房产的价值只会剩下使用价值,不会再是中国最值钱的东西。

当然优质的房产还是有保值功能的,但也仅限于核心城市的房产。

20年后中国什么值钱?

价值永远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基本原则,20年后最值钱的东西无非就是最稀缺的东西。

结合近些年来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我认为20年后中国最值钱的东西应该包括以下几项:

一:体力劳动者

说体力劳动者20年后值钱相信很多人都不认同,因为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机械自动化正在淘汰体力劳动者,留给体力劳动者的岗位并不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换一个角度想,即便人工智能再发达,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也不可能被智能所取代,比如钢筋工、焊工、钳工、保姆等等。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出现严重的用工荒,但随着新生儿人口下降、老龄化人口增加,未来劳动力供求一定会失衡,从劳动力供求关系来讲,基层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会将大幅度提升。

看一下如今的日本和香港就知道了,香港开出50港元的时薪还找不到一名洗碗工;日本为了缓解用工荒,将在未来7年内允许50万外籍劳工进入日本,所从事的行业大多分布在建筑、餐饮、护理、酒店等基础性的岗位。

二:高端科创人才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绝对不是一句玩笑话,其实现在人才的重要性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近些年来各个城市几乎都在展开争夺人才的“大战”,很多城市为此给予丰厚的住房补贴、学历补贴,只要是高端人才,从落户到教育再到养老,几乎给予一条龙的安排。

再从政策层面来说,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就提出“智能、科技、自动化、创新”的定位,经济结构也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转变。因此在政策的引导下,未来高端科创人才的需求还将继续旺盛,劳动报酬自然不会少。

三:健康的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讲究吃,一点也马虎不得。

但过去的30年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差、耕地越来越少,在科技和机械的助力下虽然粮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味道和品质却越来越差、越来越吃不出之前的味道,愿意从事“精工细作”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经济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未来的人一定是讲究健康的,当然也就会在“吃”上给予更多的关注,观念开始从“吃饱”到“吃好”开始转变。

因此未来那些被打上“绿色食品”标签的健康的粮食将会是大家追捧的对象,也就会成为比较值钱的东西。

四:优质公司的股权、股票

过去的几十年里A股的表现不尽人意,很多时候都处在一个被低估的状态里,即便是在美股翻倍上涨、港股稳健增长的大环境下,A股也常年在3000点左右徘徊。

未来各行业将会更专业化,市场会淘汰那些产能低、不赚钱的企业,而那些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更强,所以拥有优质公司的股权将会给我们带来可观的收益,比如科创领域、白酒领域、AI领域、大消费、大健康等领域的头部企业。

五:黄金

过去的10年黄金的价格涨幅超过55%,未来黄金的价格还会涨吗?我想会的。

一方面全球经济已经进入疲软周期,至少在5年内是无法改变的,此时避险情绪就对黄金价格有了较强的支撑。

另一方面在低利率和美元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黄金在各国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不断提升,黄金作为唯一能够被全球广泛接纳的、具有良好内在价值的实物型储备资产必将受到各国央行的购买,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六:收藏品

收藏品能成为值钱的东西其投资逻辑是一样,时间的推移会使得有限的收藏品的价格越来越高,比如一些稀缺邮票、小人书、老地图、古玩字画等。

当下中国人在资产配置中将收藏品纳入其中的人还在少数,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收藏品一般占整个投资的20%,属于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即便是国内一线城市,目前这一比例也仅为5%。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里,证券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收藏艺术品则高达26%,且其风险则远远小于股票市场。

传世量小决定收藏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稀缺,也将会成为未来价值较高的东西。

总结:

越是稀缺的东西越值钱,不管是实物还是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之前金山银山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需要,转而更注重的是青山绿水,更注重健康和环保。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