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史话

瑶族史话

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居住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瑶族的祖先是蚩尤。先民称为“尤人”。“尤”是其自称,也是今瑶族的自称。

凌云玉洪江更村巴烈布努瑶

凌云玉洪江更村巴烈布努瑶

凌云加尤镇那奔布努瑶

加尤镇上岩村沙湾布努瑶

加尤镇百陇村那丫布努瑶

泗城镇后龙村布努瑶

凌云泗城后龙布努瑶

泗城镇金保村九孔布努瑶

凌云朝里乡羊囊村巴囊布努瑶

凌云逻楼镇敏村保上布努瑶

凌云逻楼镇敏村保上布努瑶

凌云逻楼敏村保上布努瑶

凌云逻楼镇敏村保上布努瑶

凌云沙里乡弄谷村布努瑶

凌云伶站乡陶化村布努瑶

凌云朝里盘古瑶

凌云朝里盘古瑶

凌云沙里果卜蓝靛瑶

凌云 泗城金保蓝靛瑶

凌云泗城金保蓝靛瑶

凌云沙里果卜蓝靛瑶

凌云朝里蓝靛瑶

巴马番瑶

巴马番瑶

巴马番瑶

南丹白裤瑶

南丹白裤瑶

贵州青瑶

尤”为九黎、三苗之后。九黎、三苗最初活动在中国江南地区,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向北寻找生活基地,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东进的黄帝、炎帝部落接触并发生战争,九黎、三苗战败,被迫向南迁徙,到秦汉时期,瑶族先民逐步形成了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中心的活动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先民一度北迁,进入河南、安徽一带活动,但主要居住地仍在湖北、湖南、江西部分地区。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促进了瑶先民原始社会的分化和瓦解,开始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当时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和两广北部山区的瑶族先民被称为“莫徭”。到了宋代,宋王朝在瑶族地区不断完善羁縻统治,使瑶族先民进一步分化、发展,逐渐形成为单一的民族。元明时期,瑶族被迫继续大量南迁,不断深入广西腹地。明代时期,两广已成为瑶族主要分布地区。进入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由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少数瑶族向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

瑶族自唐末宋初形成,瑶族名称可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自称有90余种,其中自称为“绵”、“门”、“敏”为最多,约占瑶总人口的65%以上。他称则更多,有400余种,多与瑶族崇拜、政治、经济、居地、服饰、姓氏等密切相关。例如崇拜盘瓠的称盘瑶,崇拜盘古的称盘古瑶,崇拜盘王的称盘王瑶,崇拜密洛陀的称布努瑶;反映了政治内容的有安宁瑶、太平瑶、本地瑶、外瑶等等;反映其经济生活的有山子瑶、过山瑶、蓝靛瑶、木皮瑶、石灰瑶等;以居地称呼的有东山瑶、西山瑶、八排瑶、平川瑶、高山瑶等;以服饰称呼的有红瑶、白瑶、黑瑶、花瑶、白裤瑶、青衣瑶等;以姓氏称呼的有十二姓瑶、胡家瑶、盘家瑶、赵家瑶、侯姓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把自称、他称的各地瑶族人统称为瑶族。

巴马土瑶

田林木柄瑶

田林木柄瑶

巴马番瑶

巴马番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