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志 | 高鸣:有本者如是【油画】
艺 术 说
▲《华夏彩舞好丰年》180X150cm 2017-2018 高鸣
高鸣:看看我们周围,总是有那么些人遇到问题抱怨生活,且不知什么事情都有它的生长规律,问题一定是你经历事情中的必然,是上帝赐给你命运的恩惠。所以试着与生活讲和,爱生活中的一切,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向自然学到的东西。看看自然的落叶、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
观 高 鸣 的 画 : 有 本 者 如 是
文 / 钟 涵
正文部分图片的先后次序
高鸣老师在创作中的图放一张
翻阅它前后的画册,我们可以看出高鸣至今的艺术历程的记录。我与他在艺术工作中相识已经多年。对他的这种历程有更亲近的了解。它始于淮北乡村民间生活为题材作画。已见醇和的特色。后来转而描绘西藏自然和人物的风貌,仍然带有浓厚的民间喜庆的装饰风色彩,又显出高原的壮美。
▲《好雨时节》130X120cm 2010 高鸣
(浙江省美术馆收藏)
他曾接触过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的具象表现画风,又在意大利注意于贾科梅蒂的艺术造诣,于是在现代绘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式上看到新的出路而走上更自觉的个人绘画语言的追求。他的画名渐渐显露,但他并不停步。
▲《乡场》90X160cm 1989 高鸣
(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
我渐渐了解到,高鸣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从容不迫的保持着一步一步的前进的态式,不急躁,也不停顿。按古人形容地上流水的说法,叫做“盈科而后进”,就是在低洼处渐渐积满了,再缓缓的向前流去,如果有曲折,绕过以后还是往一个大方向上流。我觉得这恰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种性格特征。
▲《贤淑七旬人》160X140cm 2018 高鸣
《孟子》上说到“盈科而后进”时特别指出“有本者如是”。这很重要,从事艺术必像水流一样需要“有本”———一种内在的本质力量。在我看来,高鸣在青年时曾经有过在农村锻炼的经验,他曾得益于生活对他审美上的启发。
▲《生命的色彩》73X85cm 2015 高鸣
(获2015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
他的画里贯穿着对待乡土生活以及由此放射出去的、观察更广大的自然与现代社会生活空间的一种温暖的心情。画面上的温暖首先是心情的温暖,虽然他也曾有过一时的走向画面上某种美色的表面化。但毕竟“有本“,那内在的本质的力量上来把它克服了,从他近年来的新作显然可以看出此种特点。
▲《文成公主的故事》180X170cm 1998 高鸣
(获9届全国美术作品铜牌奖)
同时他更主动地、明确地寻找着自己的形式,在强化大色块的表现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画法颇似西法上50年代尼柯拉斯.迪.斯塔约尔名噪一时的范例,与“纳比派“中有些画法也接近,同时,可以说又与中国传统的色彩平涂勾填画法也有一定的共同处,它的妙处是笔线的轮廓处理平与面化的大色块互补结合,成为两重有秩序的结构。
▲《乡村戏台》120X130cm 2018 高鸣
线条不排斥色彩,彩绘也不压线------常常被视为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手段以至被强调画法体系的东西,历来在诸多人的探索中逐渐找到了”双赢“并善的途径,虽然具体造诣诸人高下不同。高鸣在这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收到了可喜可观效果。即逐渐熟练了,也就逐渐自由了。正如他自己所体会的:“对于我来说结构主义给了我一个呼吸的空间,他是解开新问题的钥匙,用这把钥匙可以从一个起点在一个新方向上打开属于自己艺术空间,从而凝练作品中的美,正如在生活中强健的脚步一样。”
▲《晚烟霜天曙》160X140cm 2017-2018 高鸣
他把“作品中的美“与”生活中强健的脚步联系在一起,可见其探索中的明智。毕竟重要的是时时回到自己那温暖的心,回到那培育了自己温暖心的乡土生活的深层的土壤。“有本者”的画风变了,那内在本质力量不是衰变,而是加深与发扬。
▲《落日满田原》160X140cm 2015 高鸣
(入选第2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
▲《秋风斜阳》160X140cm 2016 高鸣
(入选2018安徽美术作品进京展)
▲《秋来九月八》130X120cm 2015 高鸣
(入选2017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
▲《收获时节》185X145cm 2013 高鸣
(中国美术馆收藏)
▲《野 旷天低树》165X140cm 2014 高鸣
(获第12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作品)
▲《天气晚来秋》130X115cm 2015 高鸣
(获2016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