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春秋5 | 楚成王后半生的成与败
漫话春秋5
楚成王后半生的成与败
分化瓦解,胜在泓水
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霸权在一片内讧中倒塌,楚成王终于迎来了再次北上的机遇。这时,一直不甘折服于齐国之下的宋国也开始了争霸的行动,宋国新君宋襄公雄心勃勃,欲承袭齐桓公留下的中原霸权体系。正因如此,他也成为齐桓公之后新的绊脚石。
但这些对于兵锋正盛的楚成王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当年的齐桓公都熬过去了,他小小的宋襄公又算得了什么。很快,楚成王利用宋襄公自身的弱点,分化瓦解,迅速完成对宋国的战略布局。
首先,楚成王于前640年发兵击随,有力震慑周边的盟友,使他们不敢对自己三心二意。同时,楚成王利用齐、鲁、曹、卫、郑、宋等中原诸侯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联合鲁国夺取齐国谷地(今山东阿县),扶植齐公子雍为君,以此将齐国牵制在山东地区,使之无力援宋;另一方面,楚国实现了与郑、卫两国联姻,并与曹国缔结了同盟。这样一来,由齐桓公、管仲缔造的中原霸权体系基本瓦解,而一心想领导这一体系的宋国也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在完成外交布局之后,楚成王果断出兵,于泓水一战重创宋军,一心图霸的宋襄公也在这场战争中受了重伤,不久死去。自此,楚成王达到了其人生事业的巅峰。
赌徒心态,败于城濮
然而,就在泓水之战两年后,另一个可怕的对手晋文公登上了君位。同时,原本偏居西隅的秦国在秦穆公的带领下也日益强盛,并不断向楚国西部边境推进。而刚刚被楚成王击败的宋国在新任君主宋成公带领下并没有选择向楚国低头,而是向晋国靠拢。
前633年,宋成公正式宣布弃楚投晋,楚成王为震慑诸侯,拱卫霸权,欲出兵攻宋。此时,楚国内部发生了巨大人事变动,曾经的楚国头号智囊子文告老辞职,性情暴躁又穷兵黩武的子玉在楚国扩张派的支持下登上了令尹之位。在子玉的怂恿下,楚成王不顾反对,迅速出兵攻宋,包围了宋国国都。
事实证明,楚成王的举动是错误的。宋国位于中原要冲,他的生死存亡以及政治倾向直接影响到晋、齐、鲁、郑等国以及周王室的利益。而晋文公则抓住了这个矛盾,化被动为主动,先取得周王室的信任,夺取道义制高点;又征服曹、卫两国,对郑、鲁等楚国盟友形成心理震慑;并利用楚齐、楚秦等国之间的矛盾,建立晋、秦、齐、宋四边同盟。
这个时候,楚成王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迅速调整部署,一方面令申叔撤出谷地,与齐国讲和;另一面增兵上密,防止秦晋联军迂回突袭;同时还下令撤除对宋国的包围。
不得不说,楚成王的决策是正确的,假设楚成王真的能把这一政策坚持下去的话,那么楚国可以利用齐、鲁、晋、宋、郑、秦等国之间的矛盾,上下其手、离岸制衡、分化瓦解,待时机成熟再北上定霸。
然而,楚成王的赌徒心态和子玉的狂妄自大最终害了楚国,也害了他们自己。在将主力部队撤回国内的同时,楚成王经不住子玉“必胜”的诱惑,留下了少量楚军和陈、蔡等附属国军队交给子玉统帅,继续围攻宋国,与晋国联军对峙。结果我们都知道,城濮一战,楚军战败,晋文公取威定霸。
虽然城濮之战对于楚国的国力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这关键一战的失败对于楚国的威信确实是个重创。它打破了楚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晋国在中原站稳了脚跟。此后,晋文公乘胜追击,鲁、郑、许,甚至是陈国都被迫倒向晋国阵营,楚国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后退千里。
前626年,在位长达46年的楚成王在政变中被太子熊商臣弑杀,结束了他即曾成功,又最终失败的人生。而那个穷兵黩武的子玉,早在城濮之战失败的不久后,就被迫自裁谢罪。
铁粉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