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加湿已经让这个夏天很难熬了,现在还有“风木”夹击!

五方九如呦呦有客 今天
今年夏季雨水很大,风也大。气温忽上忽下。
《四圣心源》里讲: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而应对今年的“火热”之相,只是用凉药“灭火”并不足够,还得把助燃的“风”给收敛住。
肝主疏泄,是我们体内的“风”。所以敛肝,让它不要生发过分,才是降火的最好方法。
而中医认为,敛肝,猛将非乌梅莫属。
清代医家周岩在《本草思辩录》指出:“梅花苞于盛冬,梅实成于初夏。得木气之全而味酸,谓之肝药。”
《笔花医镜》和《本草害利》均将乌梅列入肝部药队,并且认其为猛将。
民国医家彭子益在《药性提纲篇-肝胆木气药》中说:“温补木气,乌梅第一,发热、舌无黄胎而尿短者极效。发热则胆经逆,相火虚,乌梅补胆经相火而降之使下也。”《暑厥》讲:“乌梅善收相火,大补木气。暑热极盛,气升不降之时,为补益妙方。”
乌梅的力道,就在于它不是直接一盆冰水泼过来灭火。而是将之裹挟向下。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肾水向上走,心火向下,形成一个圆运动。如果火都在上焦,就会出现各种热邪袭来的症状,非常危险。
《医门八法·虚实》中说:“数十年来,凡遇阴虚血少,肝燥克脾之证,谓宜用归、地以滋阴,方合'虚者实之’之义,无奈其虚不受补,更加胀满。
现代生活,看似繁华,实则眼花缭乱,让人内耗极其严重。所以相比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人来说,我们的身体素质可能真的不如从前。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这一代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养生热潮很盛。这在从前是没有过的。由此可见,当今年轻人身体亏空,并非笑谈。
所以,降火用乌梅功效最好,也是因为当今实热之人很少,更多的还是虚火上浮。
所以,现在用乌梅,正是因其“补肝,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
而且,很多中医都认为,“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
所以从宋朝开始,乌梅就被制成饮料,而且后期从二陈汤发展成了酸梅汤,更被乾隆皇帝盛赞为“土贡梅煎”。
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的中医团队都大力追捧酸梅汤的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酸梅汤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孕妇。而且不适用实热,大便密结干燥的人。
对于虚火上扬,或者是小孩子积食发热,口干,嗓子痛,酸梅汤都很好的饮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