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中国历史上总计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出生优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这样高起点的情况下,很多皇帝都颇有一些诗才,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

最知名的诗人皇帝,应当数南唐后主李煜了,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剪不断,理还乱”等等名句,时至今日依然为人唱诵不止。

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最为著名的诗作之一,可能要数《赐萧瑀》这一首了,文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展现了李世民海纳百川的帝王胸襟。

而历代皇帝之中,最狂的就要数乾隆帝了。乾隆帝酷爱写诗,一生整整写了4万多首,比传世的唐诗加起来还要多久。因此乾隆帝还曾经自夸自己诗才满腹,即使是盛唐也不过其一人而已。

但事实上,乾隆帝所写的诗,大多数水平都不是很高,根本无法跟唐宋时期的顶尖诗人相比较。无论是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是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亦或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作品的水平都远在乾隆帝之上。

且不拿乾隆帝跟这些唐宋大家相比,就拿同为皇帝,而且出身还远远不如乾隆帝的汉高祖刘邦,乾隆帝也是比不过的。刘邦传世的虽然仅仅只有两首诗,但是其水平却可以碾压乾隆帝绝大多数诗作了。

这两首诗,一首名为《大风歌》,其诗文内容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诗创作于公元前196年,当时的刘邦已经称帝,可昔日的功臣英布却起兵造反,以至于已然年迈的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平定了英布之乱后,刘邦顺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沛县,面对故乡故景,刘邦是悲喜交加,随后便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仅仅只有3句,第一句讲过去,讲他曾经以亭长出身愤然起事,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场之中,就像是大风卷起尘土一样。第二句讲现在,讲他已经成为大汉皇帝统一四方衣锦还乡了。第三句则讲未来,讲刘邦在经历英布之乱后,更加觉得朝中无人,于是发出了怎样才能得到足以镇守家国的猛士的感慨。

一首诗三句话,不仅融入了时空观念,以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时间跨度,表现出一种君王才有的气吞天下的胸襟。而且还以极具力量的画面和语言,道出了自己海纳百川的气魄以及最后人老而贤失的悲壮之情,令人无比动容。

因此,这首《大风歌》得以传世2000余年,时至今日依然常有人吟诵。在著名电影《让子弹飞》当中也进行了引用,足见《大风歌》对后世的影响力。而乾隆帝的4万多首诗,却没有一首的传诵度达到《大风歌》水平的。

而刘邦的另一首诗,名为《鸿鹄歌》,其原文内容为: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诗虽然没有《大风歌》传诵度高,但其艺术水平却并不低。这首诗创作于公元前196年,彼时的刘邦已经年老多病,正是必须定下接班人的时候。他个人更喜欢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但朝臣则大多推举吕雉之子——刘盈。

在朝臣和贤士的坚持之下,刘邦不得不让刘盈当了自己的接班人。于是便诏来戚夫人,让戚夫人为自己跳一支楚舞,自己则在观舞的过程中,写下了这首诗。

诗作虽然一直在讲鸿鹄,实际上确实在讲接班人之事。始终的鸿鹄指代的就是太子刘盈,其大意就是刘盈现在羽翼已丰,他刘邦也没有办法改变,让戚夫人收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心,算是刘邦对戚夫人的致歉,也是对自己身为皇帝却无法完全掌控朝政的无奈。

此时的刘邦虽然已经十分疲弱,在当皇帝的十几年里,也越发感到皇帝并非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但即便如此,刘邦心中想到的依然还是鸿鹄和四海,足见其君王之尊,也正是因为这尊,才显出晚年刘邦也有些身不由己的卑,这卑进一步引出感情的悲,让人读了诗作之后难免伤怀。

也就仅仅只需要这两首诗,刘邦就足以碾压乾隆帝的绝大多数诗作。乾隆帝的代表作《如意湖》、《辽阳怀古》、《赐大学士张廷玉》等等,其诗作之时音律平仄还过得去,但是却困囿于格律之中,完全缺乏了帝王气和诗人之灵性,无法跟《大风歌》这样的佳作相比。

由此可见,写诗这种东西,质要比量重要得多,情要比律重要得多。而刘邦在诗中表现的海纳百川和虚怀若谷,也让刘邦成就了大汉江山的兴盛。而乾隆帝的骄傲自满和诗作里透露出来的浮华之气,则预示了大清王朝的衰落乃至毁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