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扩张与殖民浪潮

摘自拙著《发现文明》草稿第十一章: 四,从俄罗斯到苏联前夜

1,俄罗斯的扩展与兴起

近代以来,欧陆的文明排序与他们的地缘完全一致,西边最先进,东边最落后。所以,尽管我们的叙述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但在欧洲近代的排序实际上是按照从西而东的地缘逻辑。英、法、德、俄这几个大国大致就是欧洲文明的一个文明阶梯排序,西欧的英国、荷兰是最高点不言而喻,这就是地缘的力量,这些就是他们距离伊比利亚半岛和美洲的距离。西班牙的落败有多方面因素,但与其有些孤立于欧洲大陆文化有一点关系。

俄国是欧洲最东边的国家,甚至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而且俄国没有出海口,不方便参与大航海殖民抢地抢人活动,所以在殖民时期俄国就是最落后国家。但相对更东的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就更是等而下之了。这些文明阶梯排序全都符合地缘分布。中国当然有沿海,但是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另外的一个“平行宇宙”,与欧洲“同时不同代”的文明使中国郑和数次下西洋也不能进行殖民,明显因为文明水平不够,明朝与非洲沿岸国家以及沿岸的阿拉伯国家的文明落差不足以构成殖民优势,所以只能最终是被殖民的命运。但俄罗斯不同,俄罗斯处于东西两个世界的正中间,也是欧洲的边缘,这决定了俄罗斯的欧洲边缘地位。但俄罗斯近代文明高于中国明显也是从殖民扩张之后形成的事实。

13世纪俄罗斯人还在蒙古铁蹄之下,之后分裂为几个不同的国家。15世纪末在东欧开始出现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证明其时的俄罗斯精神指向还在罗马梵蒂冈。但在大西洋殖民贸易开始之后这个东欧国家也开始踏上奇迹之路,成长为另外一个反向的蒙古大帝国,只是这一次主导人群更换为东欧的斯拉夫人。从某种意义上,欧亚大陆的这两个巨无霸可能微妙地反应了欧洲与亚洲的文明形势,比如中世纪的亚洲可能还强于中世纪的欧洲,所以哺育了蒙古帝国从东向西发展,而在殖民浪潮之后,世界开始倒转。

同一个地区很容易出现全球最大的国家,隐藏着一个地理地缘大秘密:这里是没有高山大河阻隔的连续大草原。华北是这个地区的南缘,自新石器时代他们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能恰如近现代苏联对于北京的影响与塑造,这是欧亚大草原交流圈的一个表现。与一般中国人的感觉不同,可能自古一直是俄罗斯文明影响中国,而非相反,比如青铜时代前后的很多华北文明起源都能在俄罗斯找到发源地,苏联在20世纪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与地区,都是临近地区相互影响的结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地缘原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是颠扑不破的金律。所以,俄罗斯是个兼有欧洲与亚洲特色的国家,蒙古一直是兼具俄罗斯与中国特色的地区,而中国也长期受到蒙古草原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和印度的影响。

不过俄罗斯人的起源以及他们认同的精神根源是在西方,而非东方。尽管俄罗斯被东方的蒙古人占据了几个世纪,但他们并不认同蒙古根源。为什么?因为今天的文明水平状况。

就文明认同人类都是势利眼,谁文明水平高就高攀谁,谁文明水平低就嫌弃谁。人类社会到近代以后,已经开始逐渐地注意到文明的先进与落后,总体人们服膺先进,拒绝落后。今天俄罗斯的一多半土地在亚洲,但他们依然是个西方国家,只是西方边缘而已。其主要人口组成与西方接近,77%为印欧人类型中的斯拉夫人;其余多为北方亚洲常见类型,比如父系染色体N、Q、C等,这些也是华北或蒙古草原的常见人群。我相信在蒙古帝国统治俄罗斯时期,他们的人口比例与今天大为不同,亚洲比例或许大过印欧人。

在东亚地区,仰仗地缘之隔绝遥远,明、清时代还可以抵御海上而来的西欧殖民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文明落差造成的潜在威胁逐渐将中国包围,一场瓜分中国的阴谋在几个帝国的宫闱之内开始启动。第一个威胁就是来自北方的邻居俄罗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也。仅只在鸦片战争后的1858年与1860年通过《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俄罗斯就从清朝蒙骗了大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法德两国的面积之和。最严重的后果是,俄国彻底封死了中国的东北出海口。直到20世纪末期中国人才渐渐有海权意识。就此一点可以说与最落后的欧洲俄罗斯的认识起码相差三百年。

近代围绕殖民的结果以及与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关系,正是一场地缘关系与文明水平的混沌博弈,其中没有正义,虎吃羊是正常自然生物排序。东亚地区作为北方草原的俯冲地带,不是被蒙古大军征服(元)就是被满人征服(清),或者被半突厥人征服(唐),也有过被日本、俄罗斯入侵的历史,这与东亚的另外一个国家日本的处境截然不同。日本在安静的环境下积累发展,从明清开始,日本的文明水平已经持平或超越了大陆,除了早期与朝鲜的纠葛,日本几乎从来没有被大陆人征服过。所以,到近代日本的文明逐渐崛起,竟然构成了远东的三角鼎立结构,这得益于俄罗斯的头脑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而同期的中国文明在下沉。

图:今天的俄罗斯。

被文艺复兴等欧洲先进文明思想唤醒的俄罗斯人,从沙皇时代开始奋起直追。在大航海时代,面对西方风起云涌的殖民大潮,为便于学习西方先进文明,1703年彼得大帝在重重阻力之下他们把首都搬到最西边位于北纬60°的彼得堡,这是刚刚从瑞典人那里抢来的土地。这里成为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最大极地城市,它也是俄罗斯水陆交通的一个核心。殖民时代的彼得大帝(1672年-1725年)为这个超级大国敏锐地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西化。他们及时地抓住了文明的大趋势。俄罗斯在他的任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迅速成长为令人瞩目的大国。

除了派遣学习使团,彼得甚至亲自装扮成普通船员到西方学习先进文明,不难看出他的决心与雄心,可谓卧薪尝胆。彼得大帝先后在荷兰和英国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西欧知识分子到俄罗斯工作。回国后彼得积极开始一系列洋务运动,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就是在彼得手下开始建立的,同时他还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惜处死皇太子以稳固政权。可以说,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民主,在相对落后冷酷的俄罗斯从来没有地位,他们甚至没有发展出这个欧洲常见的传统,或许那是因为他们的海洋文化并不发达的缘由。

从18世纪初开始,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俄罗斯发动多次战争。1721年俄罗斯击败北方熊瑞典,惊醒整个欧洲,从此俄罗斯成为欧洲显著的一位成员。沙皇彼得大帝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副皇帝成为真皇帝,俄罗斯自信地踏走全新的扩张强国之路。

大航海时代里任何一个缺乏港口的国家,或者远离大西洋的国家,都会非常被动,这是由地理地缘决定的。所以俄罗斯开始做出一系列拼死挣扎,从南北两个方向寻找出海口,在波罗的海他们与北欧人战斗,在南方他们为进入黑海和地中海与奥斯曼土耳其人结仇,最终无果,他们转而从东方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从陆地扩张殖民地。

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达到鼎盛,19世纪国土面积最大时为2280万平方公里,至今俄罗斯也是世界上本土连续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实际上是俄国的最大殖民受害国,俄罗斯戕害屠杀的最大群体也是大清国的东北臣民。

巨大的人口与土地在农业时代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如此大的地理面积一定会产生一些特殊效应。俄罗斯本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自17世纪后突然膨胀为世界第一地理大国后,尽管从文明角度俄国比西方国家落后,但这里从19世纪开始却突然产生了一系列璀璨的文明之光,比如在科学、艺术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国际性代表,如柴科夫斯基(1840-1893)、托尔斯泰(1828-1910)、巴甫洛夫(1849-1936),他们分别分布在音乐、舞蹈、文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俄罗斯的崛起效应一如工业化的排头兵“日不落帝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我们发现,从俄罗斯到苏联的发展成就看,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与国土与人口数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他们可以举国之力办大事。如同金字塔同等条件下更容易堆积的高度是与其基座的广度相关的。可以肯定,就文明发展而言,大国优于小国。而国家制度,比如专制还是民主,却并不一定影响其科学艺术的发展。俄罗斯与苏联的发展都已给出答案,美国以及日不落的英国也都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除了经济支持的金字塔效果之外,还有传播交流的巨大潜在效能。比如在一个国家之内无需海关签证,语言统一或至少有一种统一的语言,另外,他们的交通轨道也一定是统一的,这些都会加快信息与人流的交换。尤其是习惯于思考辽阔国土问题的大国思维与小国思维也根本不同,眼界与胸怀不一样,大国可资利用的复杂资源远远大于撮尔小国。所以,拥有一个辽阔疆域的国家优势远远大于小国。

地缘的劣势与优势也是双面镜,优势中包含劣势,劣势又可能转换为优势,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尽管处于欧洲的最不利地缘,但最终却活成了一个巨无霸。从另外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大国,与谁相邻都是威胁,所以,大国之间引起忌惮与刻意的攻击瓦解,也是必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