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桥》等三组文图(1997年)
一百八十一
“化龙桥”,巴渝桑梓地名也。其背靠屏鼎山麓,面向嘉陵江滩,仄路逼逼,多年来却为重庆市内主要通道。余每经此,沐江上清风而眺望隔岸之景,尤其是上游之故园所在地,心不觉皆慨然默叹焉。以此亦曾数度图之。此画于山水中堪称别开生面,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笔墨简当,富生活情味且颇具清旷之风。遥江略景,写之特别称意。已是进入个人风格成熟期时之作品。
一百八十二
由我长江南岸溯水上行,郊江景色,堪称美甚。此非乡野之江,犹是现代都市感觉,然则又远离了商业喧嚣,令人觉着回归于自然怀抱。此《寂寞江城》即写此等体验。视点于江南眺北岸,其黄沙溪、鹅岭与远处的“渝中半岛”皆历历在目焉。水雾淡薄,江流平缓,彼岸滩头寂然地泊着船儿,近处礁滩上,却优哉游哉行着一只水鸟。我重庆既是山城亦是江城,现市政府久已提出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口号,从积极方面审视,当赞许之。唯人工痕迹明则天然野趣自减,此亦属莫可奈何之“二律背反”事。目今画中所写江滩已渐至难辨识矣!幸有此画已志当时情貌。
一百八十三
夕阳小河边,坡岸上立着个小小磨房儿。侧畔山冈沉笃,林木苍苍,远处的秧田在阳光的辉耀下一片金色。一负篓农妇由田畴间缓步走来了,似正凝神谛听着什么。或许,在此斜阳垂地、光雾弥空的当口,远近河岸田坎的蛙声,久已响成了一片罢。题作“满耳蛙声正斜阳”,其意颇佳。唯观其题本身,审其组字节律,若非笔误,当出自于当日之己。盖古人必不至于在此第六字上用“斜”而不用“夕”也。呵呵,一时忍不住咬文嚼字了。不过的确是已记不清此句究竟是自家的还是人家的。然而画属自家,此却不假。
另附: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庆城郊山水,新旧风味交替,似最宜入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