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个淮海印刷厂||乔悦淮

作者:乔悦淮

——记淮海印刷厂变迁
还记得当年的那个淮海印刷厂吗?它是怎样在一个城市中渐行渐远?还记得原清江市(今清江浦区)西大街,有一个门朝南的大门,总有人进进出出,为当年的印刷作出难能可贵的业绩?
还记得最早的“华新烟厂、淮海印刷厂、大众牙刷厂、光华化学厂”随军四家工厂?曾经的熟悉背景,被路边的接送学生家长所接替;曾经的习惯性机器隆隆声 ,被今天的来来往往行人脚步声所覆去。也许是岁月的洗礼,也许是时代的发展,也许是社会的进步,淮海印刷就这样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页。
沿着岁月的长廊,追忆逝去的那一页。1940年淮海印刷厂成立于淮安,随新四军部队,为解放事业作了一定的贡献。在抗美援朝中,随军四家工厂,为“清江号战斗机”购买的总金额占四分之一以上。作为淮海印刷厂,为淮安本地《淮海报》的发行起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转为地方,为社会主义建设,吸收了当地的私人企业,合并了上海第七、第八彩印厂,因此淮海印刷厂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印刷体系,成为淮安市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国营企业之一。尽管当时制版印刷,设备、人员条件有限,为扫盲读本的印刷,带来了全社会的新气象。
因为西大街区,是当年的清江市老城区,也是最繁华街,淮海印刷厂创业与发展,不仅就业了当地人,也给那时候人们的和谐平安生活,所以当时厂址便设在清江浦区西大街中,当时印刷厂不少工人,家住在西大街不远的地方,上下班都很方便,几乎可以徒步前往。
淮海印刷厂在岁月中不断洗礼,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又在时代中不断更新……据档案记:1942年张光祥同志任淮海印刷厂副厂长;1945-1947年吉成善同志任淮海印刷厂厂长;1947年淮海印刷厂邓凡黎同志接任厂长;因为秦世民同志在1945年任淮海印刷厂机印股股长,解放后邓凡黎同志调离,由他接任淮海印刷厂厂长兼书记……一个企业领导很重要,真因为有这些好领导,企业才不断发展壮大。据孟祥善老厂长回忆:早期厂长有秦世民,胜任没多久,因多种原因调到木器厂职责;这时从沭阳调来张银生先生任厂长,几年后,也因工作需要又被调到市印染厂、清江市经济委员会。之后丁逸先生来任职厂长,他来了给淮海印刷厂有一个新的台阶,除的建设与发展,还为淮海印刷搞好宣传。
1982年淮海印刷厂工会举办职工子女少儿夏令营活动,厂党总书记丁逸同志在给孩子们讲厂史。他一面向社会招进工人,一面想方设法引进人才,使得淮海印刷厂逐步完善。
    第一位大学生

老孟领导和陈憨之、王江华、乔悦淮去南京学习的合影

孟祥善先生是淮海印刷厂第一位专业大学生,他的到来给淮安印刷厂带来了另一番前景。1968年12月他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刚毕业时,被借调在淮阴革命委员会(即清江市政府,也就是现在的市政府)。由于他的文化艺术才能,加上淮海印刷厂发展需要这方面人才,上级领导真求其本人意见,同意分配到该厂美工设计。于是,在那里帮忙了三个月,便到淮海印刷厂工作。
一个印刷产品好与坏、美与丑,离不开美工设计师,这直接影响厂的生产效应。孟祥善先生同他一起来的大学同学陈克善先生,共同设计包装,只因不久,同学陈克善先生调离。面对美术设计薄弱的情况,孟祥善先生积极组织这方面的人才,从本厂抽出有经验、有审美、有制作能力的同志调过来,当时有罗敬祖先生,艾春敏先生,冯本权先生等同志,组成一个设计队伍,设立一个设计室部门。为广集人才,又引进第二位大学生,甘齐友同志虽然是淮安人,与孟祥善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到了广东,没多久,将他从外地调进,美术设计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当时凡来到淮海印刷厂印刷产品,都会满意而归。
时光悄然擦肩而过,这些老同志随着岁月逐渐地远离,有的调走、有的改行、有的退休……设计室所剩寥寥几人 。然而孟祥善先生以一种精神,坚持不懈努力,让美工设计不因变化而变化,不因条件而停步,当时他虽然是一名设计员,但精业精神影响了淮海印刷厂的发展 ,经组织研究决定提升为副厂长。
七十年代下旬,淮海印刷厂,面向社会上招收美工设计员八人,经过多轮选拔,最后选定了刘白、朱志阳、刘维亚、王寿华、张跃进、张建华、孟建清、王素兰等八位同志,这给淮海印刷厂在设计方面增添新的血液。孟祥善先生带领大家不断努力学习,为提高设计水平,让淮海印刷厂更上一层楼,组织设计员进修学习,让每一位设计员,不仅能成为淮海印刷厂一颗有为的螺丝钉,还让他们的设计水平在全国包装设计行业中产生影响。
八十年初,淮海印刷厂设计在全国设计行业为前四十名设计站员单位。淮海印刷厂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到了80年中旬,孟建清同志被调到市博物馆,同时刘维亚同志也调进装潢公司。这时设计室人员又作了调整,为了保证设计室的实力,从本厂内部抽出一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的人员。当时乔悦淮在排字车间从事挍对员工作,加上她本人对设计的爱好,被调整到设计室,两个月后,从技校调来章汇同志,淮海印刷厂的设计,不因岁月而削弱, 不因风雨而摇落,依然着保存实力。在八十年代末,全体设计人员参加全省设计大赛,均获奖。
由于孟祥善先生为人好,设计水平高,1978年从一名副厂长提升为淮海印刷厂厂长。当年正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展经济,工业系统行政改制。孟祥善厂长在这样的形势下,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经济,并作出两件特别的事:一是改造厂房,二是引进设备抓生产。听他讲述:那年他同副厂长柏胤怀同志一起去南京,同外商洽谈,希望能采购合适的进口彩印机,提高印刷水准。当时有三家可供选择:一是德国进口机,价位太贵;二是组装机,虽物价比较低,但在印刷上不稳定;三是日本进口机,十五万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价位虽偏高点,但信价比高,孟祥善用自己的智慧,最终选择了日本的电子分色机,这给淮海印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益。
记忆中的碎片
六、七十年代,淮海印刷厂场地不算大,约五、六米宽的大门面向西大街,门西边是传达室,门东边是科室;走进去,有一条向北的道路,两侧是厂车间,一边是圆盘机和对开机,另一边是制版和和印刷,再沿着这条路向北向右,便有一间大点和一间小的老房,大点是排字车间,约一百左右平方,小的是刻字车间,约二三十平方。整个淮海印刷厂占地面积大约一千左右平方,这对于当时是一个不小的企业。工人加上科室人员也有上百,那时,人们对自己的工作都很认真专注,没有太多的想法,一心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记忆中,当年排字车间是一座古老的房子,小瓦青砖,约一百左右平方面积,屋内的北面墙有几扇很高的不太大的窗户,南面的有左右两道门,隔在其中间有三扇比较大点的窗户,而排字车间中心,排放着整齐的铅字架,上面放着上千万的铅字,分各种字体和各种大小型,所有印刷文字稿件从这里开始,全是手工从字架上一个一个捻出排版,工人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排版后,再用油墨打出小样子,给挍对房专业人挍对。挍对房在进门左侧里面两小间,约十几平方,当时挍对人员有五名,由高宝珠女士负责。来的稿件先分给每个人挍对,再交叉挍对,再相互读挍,再让客户自己挍对,经过多次挍对后,不仅挍对人签字,客户人也要签字,这样才能作决定排版、制版、印刷……
在八十年代中期,淮海印刷厂已有了稳固的刻字车间, 约二十几平方面积,它紧连着排字车间,除的刻字,还有铸字。尽管排字车间的铅字还是比较全面,但难免涉及到生字或冷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字架上又没有,就让刻字人员来补充。记得早期的刻字师傅是何广荣先生,听说解放后不久从上海调过来,启初为刻字,后来由于他对印刷这方面经验丰富,被调到产生科当科长。
作为印刷厂,制版是不可缺少的部门,六、七十年代彩印、制板、设计为一条龙,而制版只属于彩印车间的一部分。当时张水连先生为淮海印刷厂制版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4年,为发展经济,孟祥善厂长被调到轻工局任副局长,同时兼经营部经理,淮海印刷厂由柏胤怀先生接任厂长。这时,在柏胤怀的带领下,淮海印刷厂在发展中前行,靠在西大街路边的大门两侧厂房已被改建成大楼(在当时讲是不小的两层厂房)西侧相对的多点面积,除的设计室,后面还有电子彩印以及胶印、制版等车间,还有对开机、圆盘机车间。据孟祥善回忆:那年,淮海印刷厂被列为江苏省四大印刷厂之一,其是“南京印刷厂、苏州印刷厂、南京人民印刷厂、淮海印刷厂”。这段岁月,淮海印刷厂属于辉煌岁月,无论从排版制版,还是从设计包装,都在江苏省名列前茅。
是岁月的洗礼?还是洗礼了岁月?一个非常健全的国营企业,随着时光渐渐地远去。从八十年代后期,淮海印刷厂走出了多少人才?
金晓华从淮海印刷厂科室调到报社做副主编;
刘建国从淮海印刷设计室调到原清浦区书画院任院长;
设计室的徐增云调到第二人民医院任工会主席,
乔悦淮调到文化馆,后任清江浦书协副主席,
章汇调到报社任美工主编,
张弓调到南京在某教育系统任讲师;
还有制版上的潘祖江,排字车间的沈国良,刻字的胡学宏等同志,都是从淮海印刷厂走出,成为各个领域里的佼佼者。
由于原清浦区的改造,将东西大街彻底翻个过,那个曾经的辉煌,那个曾经的背影,已成为历史中的记忆!

阅读  28

作者简介

乔悦淮,祖藉涟水,学历本科,民进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1978~1990年在淮海印刷工作,1990~2015年在淮安清浦区文化馆工作。任清江浦区书协副主席,清江浦区作协理事。书法文学诗歌曾多次在市省级以及全国获奖并发表;著有《舞蹈书》一书等。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