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蜜"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解蜜"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扶阳讲记》第130页摘录:“----接下来,是病在阳者和病在阴者的治则问题。前一个采取扶阳抑阴,后一个采取用阳化阴。关键就是处方的结构。当然这种处方结构,以后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到此为止没有了下文,但读者无论谁都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具体的治疗法则、用药方向以及处方结构等,所以正确理解它才能算是进入火神派门墙的第一步。
从火神派的治疗原则我们可以看到,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治疗就是要恢复人身气机的刹那刹那的运行,只要阳气运行停滞,阳气一处不到便是病,这就是病机,那么,阳气不能刹那刹那的运行的原因有哪些呢?统而言之只有两条,一个是阳气虚损,失其温壮;另一个是阳气被郁,运行不畅。我们的治病立法其实都是围绕这两条来作文章的,所以说火神派有它的简易之处,但是我们要看到往往真理就是简易的东西,这样才符合易经的精神。
当阳气虚损,失其温壮的时候,坎中一阳奄奄一息,命门火以外是群阴阻碍,阳气运行无力,很显然这时候我们要扶阳抑阴,要温壮其阳,所以,这时候的病就是“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的时机。病在阳者的“阳”,指的是阳虚阳不够,如果与仲景的六经辩证作一个比较,就相当于三阴病症,网上有人为迎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将原文擅自更改为“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这是有违卢火神的本意的,《扶阳论坛》第29页卢火神也有讲到此句话,所以不会是笔误或口误。
再来看“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问题,最不好理解的也在这里,阴为什么要化掉?是因为阴阻滞了阳气的刹那刹那的运行,当阳气运行不畅的时候,阳气就会被郁结,本来气机常态是阳气周流全身无处不到,所以身体各处皆不为病,但阳气一旦郁而不伸,则有的地方阳气不够,而有的地方阳气又过剩,阳气不够的地方表现为寒症,阳气过剩的地方又会炙伤阴津,导致传统意义上的阴虚阳亢之症,所以病在阴者的“阴”,有阴虚的意义在,更有阴实的意义在,在理解和治疗传统意义上的阴虚之症时,火神派与滋阴派的用药完全不一样,层次与境界的不同就在这里区别开来。面对阴虚,滋阴派中医就会去滋阴、去补水、去降火,但是当用滋阴的方法补足了炙伤的阴津时,而阳气郁结的更深层次的病机仍在,所以病还是会回头,因此火神派提出了用阳化阴的治疗原则,阴为什么要化掉?这正是阳气不能刹那刹那运行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阳气被郁,而被郁的原因是由于阴质的阻滞,所以我们要加强阳气宣通的力量去化掉它,只要阳气宣通了,不郁结了,那么阴津炙伤的症状就会得到彻底的修正,这就是用阳化阴的真义,这里的“化”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化掉阴的阻滞,一个是化生阴津,当然第一个是根本,第二个是紧跟而来,自然而然的。所以,传统意义上的阴虚之症不是没有,而是当火神派碰到的时候,他仍能看到更深层次的阳郁的病机。
对应于仲景的六经辩证,用阳化阴的使用时机就在三阳病症,例如病在太阳,是肌表有阻滞,仲景用麻桂二方为基础方;病在阳明,是六腑不通不降不凉,是胃肠有阻滞,仲景用白虎承气治疗,许多人将承气与四逆对等,认为一个救阴,一个扶阳,其实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恢复气机的循环上看,承气急下存阴以后,就恢复了阳明清降的本性,最终还是落到了恢复阳气循环运行的气机上,所以承气用对时不是阴药而是阳药,这一点要引起注意;病在少阳时,是阴质阻碍了阳气的转枢,仲景用柴胡剂拿掉阻滞,阳气就可以通里达外,尽管火神派在用药上主要重视太少两关,但对病机的认识却与仲景是一致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特例,现代人往往有阳气不潜的状态出现,究其原因总归是有阴质的阻滞,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要用阳化阴。
当然,认识扶阳抑阴和用阳化阴的机理,其落脚点要放在用药和处方结构上,仲景的用药方法大家都知道是用六经辩证,火神派由于主要把握太少两关,所以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大而言之,“病在阳者,扶阳抑阴”就是用四逆法温扶其阳,“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就用桂枝法宣通其阳,由于阳气的虚损与阳气的郁结又常常相伴而行,所以用药就出现了千变万化,甚至是二法同用,从卢火神的医案来看,一旦阳气郁而不伸,病人出现舌苔罩黄,脸红口干的症状时,处方里就要加木蝴蝶去虚热化虚燥;一旦阳气虚浮不潜,就要用砂仁促其下行,用肉桂引火归元,龙牡潜阳入肾,甚至于用到知母和黄柏等偏寒凉的药物,所有这些都是火神派用阳化阴的处方结构,另外的用药规律,大家可以从卢火神的医案里寻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