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与趋势,预期差
来自行中衡的雪球专栏
极限位的估值才有意义,中间过程的估值不用太关注。
极限位也很难定义。
PE5以下的地产股、银行股,我觉得是极限位。
PE10的京东方A、TCL科技等科技股,我觉得是极限位。
稳定增长,PE30的消费股,我觉得是极限位。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熊市来了,极限估值就是如此。即使不涨,下跌也有限了。
反过来看赛道股,不管成长如何,未来有多好,熊市来时,这些估值可以作为参考标准。你能否忍受达到极限估值时股价下跌的幅度?
中间过程就看趋势,不要看估值。
博弈过程就要看预期差,这个需要长期跟踪。
尽量不要在趋势过程中去分析估值,多低估,多高估。趋势走坏就卖出,风格过去就卖出。
现在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板块,不要看估值,要看趋势。
科技股在PE30以上,我觉得PE50,100,200没太大区别。对于未来的想象力与确定性决定其估值,和个人能力有关,和市场风格有关,和行业空间有关。
回头看,多数公司是泡沫,少数公司成为幸存者。你有慧眼识珠的能力?
小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很独特,必将在某一方面很出色。
40岁后,发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才是普通人。
投资也一样,大家以为自己对某个行业与公司理解超群,股价表现出色。回头看,只是因为身在时代大潮中漂流而已,和自己能力毫无关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