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还是选小?选薄还是选厚?关于盖碗的世纪难题终于说清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到一条热议——瓷盖碗透光好还是不好?
底下很多人在跟帖,当然选透光的好!
因为能透光,说明瓷器做得很薄,进而能证明它的泥料选得非常好,不然在拉坯时,也做不到这么薄;
能透出光的泥巴和一般的泥巴不一样,如果你买到能透光的盖碗,那么在原料这块真的没得挑;
挑盖碗时,选越薄的越能透光,不过薄的盖碗一般不隔热,泡茶时容易烫手,楼主要做好心理准备;
翻到最后有人在反问:什么,够薄就是好盖碗?买茶具哪能这么选!
不得不说,最后这位网友,说了句大实话。
在买盖碗时,大家千万别跑偏重点。

《2》
能透光,就是好盖碗?
不不不,这不一定。
为此,专门联系了一位景德镇的老师傅,他的看法很中肯。
瓷器的透光度很复杂,跟胎体的厚薄有关,拉坯薄一些,更能透光。
同时,还跟施釉的厚薄有关,得看是不是透明釉……
其实,瓷器能不能做到透光,最主要看客人的审美。如果是选珐琅彩的、窑变釉的,就做不到这么透光。
回到盖碗选择上,透光与否,的确不是盖碗选择的重点。

有句话叫,不管黑猫白猫,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用在盖碗挑选,也是如此。
不管能不能透光,能泡好茶才是关键!
更何况,过分执着于盖碗选越薄越好,认为只有足够薄,才能在透光度上占优势。
到头来容易买回一个“花瓶式”盖碗,中看不中用。
在众多瓷器里,有一类专门的“薄胎瓷”,也称蛋壳瓷、脱胎瓷,据说是薄如蛋壳,制作难度高。
但这样的瓷器,大多数用于工艺品。
回到泡茶的盖碗上,不建议盲目入手!

《3》
适合泡茶的盖碗,到底选薄的好,还是厚的好?
答案是两头都不要沾。厚薄适中,才是稳妥选择。
太薄的盖碗,怕磕怕碰,比较脆弱。
再加上,等实际上手时,手感还不一定顺手。
因为它们的自身重量太轻,反而让人不好拿捏。
如果是做得极薄的盖碗,那么在注入沸水后,热量快速蔓延到碗身四周。
这时再端起盖碗,的确会有烫伤的概率。

反过来看,太厚的盖碗同样不利泡茶。
每次端起来泡茶出汤时,盖碗本身的重量再加上茶水,会让人感到手酸。
再则是,别太高估所谓厚实的盖碗,更能防烫隔热一说。
太厚的盖碗,会影响散热。
注入沸水泡茶后,短时间内热量散不开,当你伸手抓向碗沿时,容易感到整个盖碗都在发烫。
然而,等到热量略微下降,又早已错过最佳出汤时间。
闷在盖碗内的茶水,因迟迟没有倒出沥干的缘故,早就被闷浓闷苦涩!

《4》
围绕盖碗的挑选,解决了厚薄问题,再来看大小。
到底,盖碗是选大的好,还是选小的好?
答曰,认准标准容量。
白瓷盖碗的容量,以110毫升为标准。
然而,对此曾有茶友表示,110毫升的盖碗太小,不利于茶叶泡开,喝大叶茶必须容量大一些,得要160毫升左右才适合!
其实,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百搭适用,可以冲泡六大茶类。
泡白茶,投5克茶。
泡红茶,投5克茶。
泡岩茶,投8克茶。
泡生普,投8克茶。

注意好茶水比例,才能展现出绝佳风味。
至于说,喝大叶茶必须要用容量大的盖碗,并不科学。
因为,茶水比例的搭配,不是看体积大小,而是看实际重量。
同样是5克白茶散茶,白毫银针与秋寿眉的干茶体积,天差地别。
前者以芽头为主,一旗一枪,芽头肥壮。
后者则是枝梗衡阔,叶片宽大,体积蓬松。
在泡茶时,要是因为秋寿眉的叶片蓬松,就换成大盖碗泡茶。
并且还继续沿用5克的标准投茶量,势必会导致茶水比例失衡,从而泡出来的茶汤偏淡。

更何况在泡茶时,用110毫升的标准盖碗冲泡秋寿眉,同样适用。
别看秋寿眉的梗叶蓬松,但实则不过是“纸老虎”,环壁注入,均匀往下注水后,干茶快速吸收水分。
当干茶遇上沸水后,干度极度的秋寿眉,叶片还会在吸水时发出嗤嗤嗤声响。
这属于干渴的植物细胞们,发出的饮水声。
同时,也能从这点细节,佐证一款白茶的干度足够低。
待干茶浸润后,就会变得“驯服”下来,梗叶不再虬髯张扬,而是安稳待在盖碗内。
静待沸水的轮番冲刷,浸出充足的茶味!
一言概之,选标准盖碗泡茶,并不会影响好茶风味的施展。
相反是,能为一杯风味绝佳的好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5》
在标准盖碗面前,小盖碗与大盖碗都是浮云。
因为,盖碗的容量过小,会面临不少问题。
比方说,小盖碗泡出来的茶汤数量有限,不方便两三人以上的喝茶场合使用。
要不然,每冲泡出来的茶汤,在茶斟七分满的前提下,根本不够分!
另外,手掌略宽的茶客群体将小盖碗拿捏在手上,难免会感到别扭与不适应!
反过来看,盖碗容量选太大,同样不是好事。
以前面提到的,160毫升大盖碗为例。
在泡茶时,容易因为拿不稳导致烫手。
单就大盖碗本身而言,它的重量就不轻。
在泡茶时,加入沸水的重量后,一手端起来更是重手。

对于手腕劲小的朋友而言,大盖碗就显得十分不友好。
一不留神,就容易失手“翻盖碗”。
另外,比起标准盖碗,大盖碗还会有诸多不足。
比如,不聚香。
当盖碗的容量过大时,投茶入内,茶香分子会更加四分五散。
用喷香水为例,待在十来平方的小房间内,轻轻喷一下香水,顿时就感觉四周都是香的。馥郁的香氛直接将人包围。
然而将同样用量的香水,喷在宽敞的大厅内,效果则明显不同。
不论是香气的馥郁程度,还是留香持久度,效果都会明显下降。
盖碗泡茶时,同样如此。
大盖碗内部空间大,不聚香,对于好茶的曼妙茶香而言,着实显得浪费!

《6》
泡茶的盖碗,贵在实用。
够不够薄,能不能透光等,都属次要。
喝茶,可以很简单。
闲来无事就泡上一杯慢慢享用,可以消磨大好时光。
而泡茶,讲究务实。
工艺品那般的盖碗,仅适合当做陈设欣赏。
尤其是,当你花了高价与重金,买入一个价值不菲的盖碗时,平日里用起来,总担心会失手打翻弄碎。
每当想到这点,难免会影响到泡茶发挥。
与此如此,不如选一个普通的、实用的、耐看的、简单的。
素面朝天的白瓷盖碗,即可。
又或者,简单点缀几笔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已经足够。
挑选适合泡茶的盖碗,不难。
关键是,别将简单事情给复杂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