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点#谁让你教孩子学画画了?

|一个|#观点#谁让你教孩子学画画了?

孩子应该学习画画吗?艺术训练需要基本功吗?

事情的起源,是最近见到几篇公众号文章,宣称儿童艺术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学习基本功!我很困惑。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句话是真的还是以讹传讹?

孩子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喜欢画画的时候,应不应该找人来教孩子呢?

为此,我专门向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王剑老师进行了一个微访谈,希望给与我有同样困惑的家长们一点启发。

没有什么水是没有源头的,哪有无根之水呢——by 王剑

我:我多次听到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学习画画,艺术不需要基本功。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王:(笑)不知道该咋说。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是外行话。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基础,要不然空中楼阁说的是啥呢?

这种观点实际是把基本功狭隘化了,或者把基本功理解为某种专项技能。

这种理解本身就不是一种专业理解。

这肯定不对。我们理解基本功肯定不止一种,比如书法、阅读、欣赏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功。

这样的说法是把大家都能做的放大,做不到的就说不用练了。

包括之前陈丹青也说过比较偏激的话,很多人认为他是艺术家,应该是专业的了吧?但实际上艺术家说话不是特别严谨,往往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你要知道每句话的前因后果。但这样的后果就会让普通人以为,专家都是这么说。我觉得艺术家或者专家,说这种“对的错话”,这是不负责任的。

尤其是教育。没有基础是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生长必须要有根,大树没根是不可能活的;建筑也要有基础,无论现代、后现代,包括3D打印,能不做基础吗?不管上面做什么,基础一定要扎实。但基本功大家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认为素描就要基础,不画素描的话基本功就不用练了。

以前的老先生讲,首先就是要多看书、多实践,不仅仅是画画,还要多出去多体验,这些都是基本功。

这些是非专业人士狭隘的理解,我一般忽略不计。但对于大多数不了解的人很有蛊惑性,因为特别方便,容易做到。

有的时候我在想,不懂音乐的人也可以做音乐教育。我做的时候,也能从我的角度发现一些音乐上看起来很有道理的东西,但是要专业的学习,必须要专业的人来做音乐教育。该怎么练怎么练,要有一个基本功的练习,甚至说基本功走歪了都很麻烦。而不是说需不需要,需要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这样错误的观念和观点,太多了,没办法一一澄清。很容易变成口水仗。


比如西方现代主义有些艺术家,杜尚,把小便器放在那里就是艺术品(笑),看起来谁都能做,但你就是把大便器放在那里,也成不了艺术品。人家背后还有好多好多东西呢,不能只看到结果。现在教育里面有好多东西就是急功近利。

我:这个可以说是对艺术的一种偏见吗?就是说艺术就是注重艺术家的气质,不需要修炼。这也符合家长的需求,因为基本功修炼很难。这样似是而非的表达更能迎合家长们让孩子都能快速成为艺术家的一种期望。

王:其实就是外行说给更外行的话。

对一个东西有感受了,大家都看一个美景,但会艺术表达的人,比如能写诗、会音乐、绘画,是能表达出来的。通过什么表达?你不能说通过我的想象,想象别人看得着吗?要通过别人能看得着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艺术形式没有基本功怎么表达呢?连话都说不清楚能写诗吗?不可能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看完就当一笑,都没必要反驳。太外行了。

不怕懂的,不怕真不懂的,就怕半瓶子醋,这个咣当起来真吓死人。

我:这个观点很有迷惑性,对于大众来说是人们愿意相信的。

王:所以咱们基础教育问题特别大。这种似是而非的,乍一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对呀!但其实都是错误的东西,就是所谓“正确的错话”。

我:您怎么看待音乐呢?比如民间艺术的传承,也没通过乐理的学习,或者专业培训,但好像自然而然就会唱了。我本来想举例说学习音乐,必须要学习发声、乐理等等,但又想到乡野里这些民间的音乐传承,您怎么看待呢?

王:你说到民间系统,无论音乐还是其他的艺术,它更注重传承,这种传承可能是口口相传的,也要求基本功,只是这种基本功不是练钢琴那种基本功。

民间音乐有自己的规律,有传承的脉络在里面。没有什么水是没有源头的,无源之水怎么可能呢?没有这样的东西。

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对,这就像毒药一样,很多人却不知道它是毒药,它能影响到家长,家长又去影响孩子,最终影响孩子学东西的方式、方法等等。

就是我们现在把所谓的基本功理解得特别的浅薄、狭隘。实际上所谓的基本功往往要比看得着的东西深厚得多,才能把它看成是基本功。

这就跟中国的城市建设一样。有些很好的城市地下基础做得非常好,下水管道啊,包括各种东西,一旦遇到问题,它能很好地运行。但中国城市发展特别快,急功近利,都是盖上边看得见的房子,你盖得快我比你更快,但基础没人管。等到下一场雨,能在街道上淹死人这样的事情都会出现,这就是基础的问题。

而且创意现在都说烂了。天天说创意的最没创意了。真正有创意的人谁天天在说创意创造啊?真正的创造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者拍脑袋出来的,它是非常缓慢的一个过程,是很多年经过几代人缓慢的推进,很小的一个推进,最后形成一个所谓创造性的东西。

我:每一个创造都不是偶然。

王:甚至说如果不是专业的人,人家在专业领域的创新、创造性的东西,你连看都看不懂。比如元代绘画怎么就比宋代绘画往前推进了一步?或者怎么样有创新性?看不懂的,没有专业的判断力。

而且孩子的那种(创作),不能简单化的全归结到创意这么一个东西里面。

小孩子,尤其是低龄的孩子,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画画、音乐等等,是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对周边生活认识、了解的一种过程。比如孩子画一个建筑,不一定是喜欢画画,可能是对建筑感兴趣,他只是用画画这样的一个手段,对看到的东西的一个反馈。

我:谢谢王老师!

王剑老师是我女儿绘画的启蒙老师,他是中国当代著名青年画家,从他的观点也许你会得出他是一位传统画家的结论,其实不然,下面是两幅他的画作。

 您可在网上搜索“西园王剑”,有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好了,艺术家表达完观点,该轮到“科学家”了。假如您是个像我一样刨根问底的家长,不妨看看下面的两本“儿童心理学”著作。学习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如何看待儿童艺术教育。

 

引言
第1章  从动作到表征:早期图画形式的起源
第2章  蝌蚪人的困惑
第3章  形状的分化及早期绘画模型
第4章  空间:探索缺失的维度
第5章  颜色、情感和表达:对心理和情感的描绘
第6章  构图:图画空间的创造与意义的交流
第7章  具有天分的小画家
第8章  艺术、人格与诊断
第9章  作为美术批评家的儿童
第10章  文化对儿童绘画的影响


第一章 认识儿童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性质和目的
  研究方法
  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心理学
  主观方法回答问题
  客观方法回答问题
  理论的作用
 小结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何谓儿童
 历史视角
  作为微型大人的儿童
  作为弱者的儿童
  今天的儿童
 文化的视角
 养育儿童的不同方式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