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闹出的笑话,太有意思了!
1.北京人教河南人唱歌:“太阳啊,我伟大的母亲,你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还没唱完,河南人就说:“你累不累啊,看我们是怎么唱的。”河南人接下来唱到:“日头啊!俺里娘,你见天从东边日溜上去,从西边突录下来,你使里慌不使里慌啊?”
2.四川的候机大厅,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口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安检员满头大汗:“背篼,要补票哈,超重老。”“凭啥子嘛?上回两麻袋洋芋都让我过切老哒嘛。”另一个乘客凑过来:“来来来,兄弟伙,抽根烟,看哈我这几袋活鸡啷个办,如果机舱摆不下逗绑到机翅膀上算球老,反正它们自己也飞得起,又不耗飞机的油……”
3.天津话有一个敬辞“您了”,一些中年以上的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几乎句句都带着,以示尊重,有一次我去水产市场买东西,看见盆里有一我没见过的东西,就指着盆里的东西问老板:“这是什么?”老板回:“甲鱼您了”,我没听清又问了一遍:“啥?”老板又回道:“就是王八您了”。
4.在上海,一个东北人去理发,理发师:先生别动,我帮你打打头(洗头)东北人:我是来洗头的,不是来打头的!我走……理发师:啊?什么?理发前要先打头(洗头)的!千万别走!东北人:啊!救命!(急急忙忙跑出了理发店)
5.有两个云南人到北京去玩,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就决定去吃。刚坐下其中一个就对服务员说:“去那两只烤鸭来甩甩!”等了一会,他们见那个服务员提了一只烤鸭在他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有一个等及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为什么不给他们上烤鸭,那个服务员说:“你不是叫我提有只烤鸭来甩甩的么?”注:(“甩甩”在云南方言中指的是“吃”。)
6.浙江龙泉的方言中,“肚”与“不”是发成一个音的。有个龙泉小伙子在外地当新兵,一次长跑拉练中,小伙子肚子疼得厉害,停了下来。班长过来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不(肚)疼。”班长说:“那继续跑,快!”新兵皱着眉头说:“我真的不(肚)疼!”班长也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只好拖着他继续跑!
7.记者到赤峰的田间地头采访老农。“大爷,您这干吗呢?”“揍手地呢”(记者不懂)追问:“干吗?”“砸土拉卡啊!”(记者还是不懂,转换话题):“大爷,今年想种点啥啊?”“往们想种点高粱谷子吾地呢!”记者问:“大爷,那高粱谷子浯了能发芽吗?”老农急了:“你这人咋瞎鲁鲁呢!你们家高粱谷子浯了能发芽啊!”
8.一个山东人到北京去出差,他来到一家饭店,打算吃葱拌酱。于是就对服务小姐说:“小姐,给我扒(剥)根葱!”小姐听后,很纳闷,但她还是去做了。过了很久,小姐才走出来,她把手上的托盘向桌上一放,甜甜地说:“先生,您要的八根葱来了。”当时这位山东人气得脸都绿了。在一旁的人都捧腹大笑。
9.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田螺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一颗又道:公的!又夹又弃,嘴里不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里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公母都看得出!(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遍的是将空读成公。)
10.一日晚,乘末班中巴车回家,有人招手喊:“师傅,刹一脚(重庆方言,意思是:停一下)!”司机一个急刹车,此人上车道:“月票。”售票员低声道:“刹一脚刹来了一个月票”。司机回头安慰道:“没关系,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