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当归四逆汤(193)

【11.26】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木通三两 甘草二两(炙)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来看当归四逆汤,条文我们先顺一下,因为《少阴篇》的当归四逆汤的条文是桂林本独有的,在宋本《伤寒论》里面,当归四逆汤第一次出现是在《厥阴篇》,不是在这里。不过我觉得《少阴篇》有这一条也好。它说“少阴病,脉微而弱”,首先同学记得一件事,当归四逆汤证的人是有“标准脉”的,就是那个脉,细到你几乎把不出来,也就是这个脉隐隐约约的快没有了,那个时候你要先想到当归四逆汤。当然脉把不出来也有可能是少阴死证,但你看那个人没死嘛,坐在那边跟你聊天,那就不用想少阴死证了。所以把到一个人的脉细到几乎没有,你先想当归四逆汤,就是上中下三部都是这样子。

然后,它说“身痛如掣”,这个“身痛如掣”,就让当归四逆汤的“身体痛”跟附子汤、真武汤都分开了。真武汤也是躺在那里酸痛酸痛的,附子汤也是,但是附子汤跟真武汤分不开就算了,反正两个汤都有效,也不要太计较了。只是在张仲景的条文上是这个人亡阳的比较严重一点,要多给他补一点,那我们现在真武汤附子都加到8两了,你怕什么。反正我们用真武汤附子都加量,没关系了。那这个“身痛如掣”的这种身痛,临床上在得少阴病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会。这个人在床上,不动的时候不痛,动的时候会觉得扯到一下而痛。虽然不一定是你们常见的,但是我倒是有这样的经验过。在阴证感冒的时候,动一下,会扯痛,这是有的。

这样的一个病机来讲,到底要算是少阴还是厥阴?严格来讲是“厥阴”,可是以症状来讲,往往这个人是在得少阴病,然后发现自己有这个状态。所以在少阴病来讲,我们就不要讲到那么厥阴的讲法,少阴病这人体质就是偏虚偏寒,那他如果寒到血分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如果他寒在气分的话,气分是“无形的身体”,不会被扯到的,但是寒到血分,血管特别寒的人,一扯到,就会有痛的感觉。

它说这是“荣卫不和”,我想“荣卫不和”也是个象征的讲法。就是血管外面跟血管里面的能量有了一个差异。当然严格来讲也是厥阴才会有的,就是能量都在气分那一边,血分这边已经整个没有能量了、快冷死了。气分那边那么多能量,好像:“这死鬼,都不回家,薪水都不拿回家里面来了!”非常无良的气分。所以是“荣卫不和”,夫妻吵架。

当归四逆汤是要干嘛?当归四逆汤就是把阳气引到血里面的方子,非常简单。一个有当归的方子,当归就是“我家有只河东狮”嘛,老公不敢在外面玩。所以有当归,阳气就会被抓回血里面了。我们说当归补血汤,这么多黄芪,都一点不漏的抓来养血;你说单吃黄芪要补到爆,你放当归补血汤,一点都爆不了,全部都补血去了,这当归太厉害了。就是“你给我回家!”叫做“当归”嘛!

当归把阳气都引到血分来,结构上来讲,桂枝、芍药、甘草,都是桂枝汤的主结构,只是这个东西不是要发太阳感冒,所以不一定要生姜把风气给逼出去。大枣要不要加?要,大枣加得越多,吸到的营养越往血分去。大枣好像是脾胃通往血分的筛孔一样,多一个大枣就多一点东西到血分。而生姜是从血管往气分的筛孔,多一点生姜就多一点东西到气分,就是这个能量是这样子转的。

大枣要放到二十五颗,其实中医里面是有“中医数学”的,只是这一块我不敢碰。像从前有一些好像是某某地方的神坛乩童写的方书,写什么“如果你要治这个病就要用葡萄籽十七粒”,多少颗就刚好治什么病。中医还是有“数”的,这“数”是什么,请容许我到今天也不懂。如果是《思考中医》的刘力红在讲的这个方就说,你看啊,炙甘草汤是要超级滋阴的,要三十颗。因为二是阴数,所以二加四加六加八加十,这样是三十。而一加三加五加七加九是二十五,所以二十五颗是所有阳数加在一起的一个数字,是“群阳会”,炙甘草汤是“群阴会”。刚刚我们看到的朱鸟汤,鸡蛋黄要放两颗,因为要滋阴的,一颗就太“阳”了,要两颗才“阴”,这是中国人的说法。

中国人的宇宙观,我也不知道这个“象征符号”是真的还是假的:你看人的脸,就以“人中”这样上下一分,上面的都是两个孔,底下的都是一个孔,分成上六窍跟下三窍:耳朵两个孔,眼睛两个孔,鼻子两个孔。然后人中下面嘴巴一个孔,性器官一个孔,肛门一个孔。所以上面三个阴,下面三个阳,上面是坤卦,下面是乾卦,那就是“地天泰”,这样子的人体才能够正常运行。中国人的数学就是这样子搞的,那我什么都不懂啊,这样子的一个结构,在方剂里面它是补血,但是补血中之阳,不是补血中之阴。那炙甘草那个结构就是补血中之阴。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数学上的说法。

至于细辛,你说血分有寒,弄到你会扯痛,那你总要把这血管里的寒气逼出去吧。因为细辛是任何身体里面的水里面有寒,可以把它挑掉,所以用细辛。那至于木通,木通是典型的“导赤药”。什么是“导赤药”呢?就是你心这个地方火太旺的时候,它可以把你的心火压到小肠,从小肠通到膀胱,然后尿出来的尿是很黄很红的颜色,这样你的心火就退了。所以它是典型的引心火入小肠的药。

桂枝汤结构,本身是从心开始作用的一个方子,而你用了木通之后,就可以把心阳往下面压入小肠。那你说这个动作,如果要纯粹以血分来讲的话,就是心阳压到小肠,就好像是把热带到比较阴、比较血的地方,这是一个说法。甚至有人说细辛也会有这个效果,但是我不敢讲绝对。倪海厦先生开药是说细辛可以把心火引入小肠,所以觉得小肠火不够,就开细辛。但是卢火神认为能够把心阳打到下焦的,是菖蒲,所以遇到小肠火不够就开菖蒲。那至于谁比较对?对不起,我还没有到那个境界。我当归四逆汤是很爱吃,但一直都不知道心火有没有下来,大概我心本来就没什么火啊。

但是有一件事就是:心火如果确实能透过这个方降到小肠,就意味着这心火会在关元入命门哦!所以说这个汤能不能补到肾阳?可以哦!能够下到小肠的火,就是能够补到命门的火。所以在这个脉络下来看,它还是可以算是少阴药。就是“阴阳不接”这件事是厥阴,可是“心火入小肠”这件事是少阴。所以这个方子的存在是比较暧昧的。

【11.72】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劈) 人参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方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劈) 右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宋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絶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宋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它说“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这一条在宋本《伤寒论》,是手足厥“寒”,不是写手足厥“逆”。宋本“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是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没有加人参、附子,加人参、附子是桂林本独有的。就是等于是,当归四逆加参附汤是桂林本加出来的,而它在《少阴篇》多加了一条,把原方当归四逆汤放进去。原来宋本放当归四逆汤的地方,桂林本放成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接下来,它讲到“内有久寒”的人,宋本是写“加吴茱萸生姜汤”,那桂林本是写“吴茱萸生姜附子汤”。宋本是萸、姜,桂林本是萸、姜、附,有这样的差别。但用起来效果都蛮好,所以同学不必太计较这个差别,当归四逆汤本身的主结构非常好。

加了萸姜附,加了那么多生姜,你说这个药还能入血吗?我说,对不起啊,当归太强了!所以还是能入血。它那个生姜只能够从血分把寒气逼出来而已。所以这个方主轴结构还是在血分,还是一个把阳收纳到阴里面的方子。

当归四逆汤证是手足“厥逆”,还是“厥寒”?因为我们桂林本写“厥逆”,它加人参、附子,听起来也就合情合理。手脚如果是厥逆的话,的确是加人参、附子就好。因为那个脉细欲绝也是当归四逆汤很好抓的一个主症。如果照宋本写的“厥寒”的话,历代中医,也有人说:张仲景别的地方都写厥逆,只有这个地方写厥寒,那“厥寒”跟“厥逆”是不是有所不同?我想,后来中医有一些看法,认为“厥逆”的人是冷得手脚缩起来啊,动一动,那叫厥逆,但是“厥寒”的人,好像那个人就摊在那边不太会动。所以他手冰掉,是别人摸的时候才觉得“哎哟!你手指好冰!”,他本人不一定知道。

这个东西虽然讲得有点扯蛋,可是临床上还是有点用,因为厥阴病的病人,他的手指一下冷下来,他自己本人不一定有感觉。尤其是厥阴病的“阴阳不相顺接”的状况,那种不是很严重的厥阴体质的人,他手指尖那个阴经、阳经相通的地方,是“要通不通”的,就是通一下阻一下的。你跟那个人相处,如果你过一下子去摸一下他的手指,他在一个钟头内手指头可以忽热忽冷好几次的,这是当归四逆汤好用的地方。

你要说典型的“手指头冷掉”的是什么?雷诺氏症嘛,天一冷就手指头发白啊发紫啊发青啊。或者是治冻疮,有没有用当归四逆汤?也有啊!至于说如果这个人体质很冷,冷很久了,那要加吴茱萸、生姜、附子,吴茱萸破阴实,把这个逼开。

当归四逆汤,如果一个人末梢特别虚冷的话,当归四逆对这个倒是有用。“末梢的虚冷”你要说专病专方的话,手指的皮肤特别会粗糙硬化的,比如说富贵手,那是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能不能直接作用在厥阴经?我觉得厥阴经这条东西就是这样子:中国说的五行,风木之气就是阴阳相交之气,那你一个方子是专门相交阴阳的,就会直接跟厥阴经起共鸣。所以你说吴茱萸汤会不会动到厥阴经?吴茱萸这味药是直接走肝经的,但是它不是从这个角度去动厥阴经的。相对来讲,乌梅丸跟当归四逆汤,都是因为这种药性,是跟厥阴经起作用的。

你说当归四逆汤证,这个人已经是血虚寒了,用吴茱萸会不会更血虚啊?其实还好。因为吴茱萸的燥,是燥在气分的水,不全是燥在血。所以吴茱萸的发燥不太碰血那边的,它把痰打掉而已,你反佐了阿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当归四逆汤医什么啊?厥阴经关系到下腹腔的免疫机能,而免疫机能关系到淋巴,淋巴关系到少阳,所以这个假的少阳病、真的厥阴病这件事情,也关系到当归四逆汤。比如说有一个人他的下腹腔的淋巴都一坨一坨的,那个是当归四逆汤。当然不一定一帖两帖就好,但你总要把厥阴经搞好,下腹腔免疫失调的反应才会好,所以这也是可以从厥阴治的少阳病。

因为当归四逆汤治血冷、血虚嘛,那如果这个人血冷、血虚,手脚冷,脉细欲绝……那能够医的病,太多了呀!这个“手脚冷、脉细欲绝”,它挂到月经痛也可以,挂到心脏病也可以,挂到头痛也可以,挂到高血压也可以,挂到脑梗塞也可以。什么都可以挂到啊,这个体质不是很好用吗?那你说有没有挂到坐骨神经痛,可以啊!各种关节炎、大腿骨坏死也可以,不过这种病要加点地鳖虫、丹参、续断、牛膝、鹿角胶、黄芪之类的吧。那各类的肠胃病——你不要说肠胃的病不关系到当归四逆汤,因为肠胃的免疫机能到底跟厥阴有关,如果你这个人是胃痛,你也把一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有没有?可以呀!那甚至是寒证的疮,热证的没办法,寒证的丹毒啊、乳腺炎啦。妇女病慢性盆腔炎、不孕症,那种今天有,明天又没有的肿瘤啦,当归四逆汤常常都挂得到。反正摸摸手把把脉,把不到就是有,实在是太爽了。就是常常听同学们在那边自怨自艾:“我把脉很烂。”,当归四逆汤很好啊,“把不到”就开啊。那牙痛也可以,男人的睾丸病也可以。

我想当归四逆汤的可使用范围的推扩,战果辉煌的人,恐怕是台南的朱木通了。台南的朱木通遇到一个人盲肠炎,盲肠炎,“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我是经方派的,什么都不懂的,只好开当归四逆汤。”那开下去,就医好了。所以盲肠炎都可以是厥阴经病,更何况更多其他的炎。后来朱木通就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临床上盲肠炎这种病,百分之九十都还在当归四逆汤,还不一定要照肠痈医;肠痈,肠子化脓,那还早,还没有到。

当归四逆汤的名称定义

如果有同学是第一次读《伤寒论》的,会不会有一种大概这样子的第一印象?会觉得“当归四逆汤”跟“四逆汤”,都叫作“四逆汤”,就觉得它们是同一类的药?光听名字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四逆汤有加味,像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再加一个当归四逆汤,听起来好像是很类似的东西。中医非常外圈的人,不知道会不会以为当归四逆汤是四逆汤加当归?会有这样的思考。当然,我们现在学就会知道当归四逆汤是桂枝当归汤系的,不是四逆汤系的。但是这个名字,我觉得是张仲景在他的书里面先搞得这样子,才让大家会因为名字上的相似,造成一种混乱。当然,你也可以说,无论是当归四逆汤或是四逆汤,都是治“四肢厥逆”嘛,会这样看待它,可能是张仲景一时之间有这样的念头,可是这个东西,你若要考证,还是有得考证的。怎么讲呢?

中国古时候的古方,即使是张仲景所命名的方剂,是有一个固定的调调的,怎么讲呢?就是一个方剂的名称,通常是以它的药味,或者是样子,像这个汤有柴胡所以叫柴胡汤,煮起来红红的叫桃花汤,这是一个命名的方法。而另外一路,就是张仲景会用这个汤的功能来命名,也就是说像承气汤,是东西塞在那边下不来,要把它接下来,所以叫承气汤;陷胸汤是这个人结胸了,要把结住的胸打下去,所以叫陷胸汤。

一般来讲,张仲景命名一个汤的时候,是以功能在命名的,不是以疾病命名的。可是当归四逆汤跟四逆汤,却变成以疾病在命名了。如果以张仲景的文法习惯来讲,好像吃了这个汤会四逆一样,这听起来很奇怪嘛,是不是。

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大家的逻辑上留下了疑点,而且我觉得当归四逆汤跟四逆汤,名称都用“四逆”,其实不是很妙;因为你看大陆那边编的仲景方剂学教材,就是什么“四逆汤类”,就把当归四逆汤跟四逆汤丢到同一类去。这样分其实没什么教育意义耶,因为这两个汤是不同路数的嘛,一个是附子剂,一个是当归桂枝剂,根本不一样。这样一个分类法,也不妥当。

我们如果反过去考证古方时代的命名的话呢,会发现古方的世界,张仲景这个甘草、干姜、附子的四逆汤(我们桂林本有人参,宋本是没有人参的。)并不是叫四逆汤的。甘草干姜附子的这个四逆汤,中国古时候有些书上抄的是“四顺汤”,手脚冷得缩起来是“逆”嘛,它是让你手脚暖回来的,所以叫四“顺”汤。如果是日本的抄本的话,四逆汤抄的是“回逆汤”,就是他逆了,所以要“挽回”这个逆的状态。我觉得它叫作“四顺汤”或者是“回逆汤”都是有道理的,我不敢说哪个是绝对正确的命名,但是在古方的世界里头,它有这另外两个名字的哦。

那你也知道,四逆汤吃了之后,阳气通得出来了,手就暖了。可是,当归四逆汤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当归四逆汤的手指尖冷,是因为阳气从血分跑出去了、抓不回来了,所以要把不乖乖回家的死老公逮回家、抓回来。因此,当归四逆汤才是古方世界的四逆汤,所以研究古方的话,真正讲四逆汤是当归四逆汤,而甘草干姜附子的四逆汤,在古方的世界是叫“四顺汤”或是“回逆汤”。这是闲话了,只是说一下。因为你会发现说,一个把阳气推出去,一个把阳气抓回来,其实这两个方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昨天讲到这个,陈助教就问我,同样是“把阳气抓回来”,当归四逆汤跟桂枝龙牡汤有什么不一样?我说:“你的头脑不要再想这个了,主证不一样就是了嘛。重要的是主证不一样,有当归四逆汤证你就开当归四逆汤;有桂枝龙牡汤证你就开桂枝龙牡汤,你管它抓的是什么阳气?这么复杂的形而上的世界,我们就别再讨论了。   ”

通草(今之木通)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叫通草,这个药味在后代的各种方剂用得是蛮多的。可是以仲景方来讲的话,除了当归四逆汤以外,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个药的方剂,大概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通草,我们现在是叫它木通,现在通草已经是别的药了,那类似的药叫什么通脱木之类的,我想同学都不用太计较了,本来啊,教中药,教到木通,需要跟同学讲一下哪一种木通比较毒、哪一种吃多了会肾衰竭什么有的没的。你现在要买到毒的也买不到了。既然想吃都吃不到了,又何必告诉你如何提防呢?就这样子就好,反正你买到的木通,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神农本草经》: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它的药性呢,是比较寒的,所以吃下去之后对身体的作用,以结果论是去掉“湿热”。那去湿热,是怎么样的去法呢?我们如果先不讲仲景方里面木通的功能的话,它这个这个植物我们取是用它的茎,很多药草,都是取它的根,但木通是取它的茎。它这个茎里头好像有小管子似的,你从这一头吹气,另外一头会有气通出来。所以这个植物非常的“通”。

这个非常“通”的植物呢,《医宗金鉴》有个方子还蛮有名的,就用一味木通,二两的木通煮水,当然你可以加味啦,治疗有发炎的那种风湿痺痛。就这样二两木通煮水喝下去,出一点汗。如果你痛的地方跑来跑去,就加羌活、防风啦;身体比较冷就加附子啦,那没有汗就加麻黄,加味一点点就好了。就靠这二两的木通,就可以把那个风湿给发出来。而且木通把那个风湿发出来的时候,会证明到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中国人不是说是这里那里风湿痛对不对?会说是“风”跟“湿”,是不是这样?可是你把它放回西方医学的框架下,总是让人觉得很奇怪:西方医学会认为那是发炎,关节炎之类的;你怎么知道一定是“湿”?是不是。

可是你用木通发这个病的时候,往往发得出来的,是从出汗出来,没有完全发出来的,就会变成皮肤表面长出水泡。所以果然是发得出水的啊,就是人的身体里面有这种——套句我也不懂的话,就是什么电解质不平衡之类的,就是那个水、湿气那个东西还是存在的。如果是我们学仲景方的,这个一味木通汤,只是跟同学介绍一下它的药性,是能够把湿热发掉,也只是讲讲而已。因为以现在各位的烂肾哦,二两木通吃了也可能肾衰竭的啊,所以就听听过去就算了。吃了人还是会虚掉的啊,所以它在发的时候,出疹子这件事还蛮好玩的。

如果你要讲仲景方里头用木通的效果的话,我想最代表木通的能耐,就是后代人给它的外号,叫作导赤。“导赤”这两个字是跟什么相对的啊?是跟“泻白”。把红颜色地方的火导下来,这是木通;把白颜色地方的火泻掉,那是桑白皮。也就是木通泻心火,桑白皮是泻肺火,这样子,一个导赤,一个泻白。

这个木通,在经方的世界最有意义的药性,就是把人体“无形的心”太过多的热,导到小肠去。而通常到了小肠之后,小肠就会把它透到膀胱里头,所以从膀胱尿出黄褐色的尿之后,那个火就泻掉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代表性泻心火,让心火入小肠排出去的药。当然,当归四逆汤并不是一帖泻火剂,学当归四逆汤,只要看它从心通到小肠的药性就可以了。

可能同学会想问啦:之前讲到泻心火,你也说了栀子、也说了黄连,甚至黄芩也是泻上焦火的药啊,这些我们过去学过的“黄字辈”的泻心火的药,跟木通泻心火,是如何的不同呢?我想如果以中药的搭配来讲的话,如果有人是无形的心热,当然无形的心热,如果以今天西医观点来看,可能是说这个人脑子已经烧坏了,就是这个人得温病的时候,“温邪逆传心包”啦,那个心很热。那这个无形的心在热的时候,一般用药会用黄连啦、犀牛角,来泻那个心火。可是你用黄连或者犀牛角,效果不会很快,它泻起来的感觉,好像可以跟那个火有一点对消灭,但是不能让那个火很快地退掉。但是如果你用黄连跟犀牛角的时候,加一点点木通,加一些木通,就整个火马上泻掉了,也就是木通是把那条泻它的路制造出来。那相反地,黄连跟犀牛角这类泻心火的药,虽然能够泻火,可是它们没有制造出出路。所以木通最重要是这个“通”的药性,“泻”的药性只是顺便。所以用在当归四逆汤里头,说起来人也不会被木通寒到的。

以一个泻火的角度,刚刚以心肺来讲的话,导赤是木通,泻白是桑白皮。另外我们如果以心肾来讲的话,心里头的火,我们中医叫什么火?叫君火。肾跟三焦的火呢?就肾火跟少阳的能量,中医叫作相火。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命门火称之为“相火”有点太贬低它了,因为命门火的质跟心火的质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命门火的的确确是君火要转变成相火的一个枢纽,就是君火到了命门以后,再出来就变成相火了。

君火跟相火,我们中医的象征物到底是什么呢?“六气”的“风暑湿燥寒火”,一个是“暑”,一个是“火”,这样子不是很清楚的感觉。我觉得,君火跟相火,中国有另外的象征物会比较适当,就是君火的象征物是“光”,相火的象征物是“热”。而两者的差异在哪里呢?我们心中之火,或者是我们肾气的命门火的一部分力道,它负责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东西啊?是我们有意识的自己的那个“意识心”,比如说一个人君火很够,心光很够的,他可能写字就不容易写错字,就是做事情都会很精确,这个是君火的力道。就是这个人对自己一举一动以及每个念头,有没有很有意识的去面对它。

那么等到君火到了小肠,入到命门,再让身体有热能去动作身体的能量、身体的运化的时候,那个能量才被叫作“相火”。象征物的部分我们先知道一下。

木通,它就是一个泻君火的药,甚至你也可以说,木通是把君火转成相火的药。当然主要是一个人无形的心真的在上火的话,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啊?那个人的身体感,有的时候是整个胸部甚至到腹部,都觉得闷热,里头隐隐作痛。你说这个人身体是哪里有病?那不一定是身体,那是灵魂能量的那颗心在上火。这个时候就可能要用木通来解决。

至于说肾中多余的热,要用什么呢?用泽泻啊,泽泻是泻相火。我为什么要讲这件事情呢?就是因为我们后代的方剂中肾气丸中除了六味地黄丸还有知柏地黄丸。到后代都很认为泻相火的药是这个知柏地黄丸。

但是知柏来泻相火的力道,一般那个相火旺的人呢,他的问题可能是失眠啦,或者是好色啦,或者是遗精,就是这种睡觉非常容易梦遗的这样子。那这种顽固型的梦遗,如果以风寒来讲的话,就是乌头煎证,乌头煎,因为厥阴经被这个寒气绞住了,他好像拧毛巾一样,每天晚上都遗精。那另外一种是,肾里头有多余的相火在那烧的时候啊,那个遗精很难止。那这个遗精呢,你说用知柏丸对不对?我说知柏丸止那个遗精的问题,就好像是你用犀牛角跟黄连去退心火,有时候退不掉那个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没有泻出来的通路,那用泽泻其实对于这个相火过旺的遗精,其实是泽泻比较有用。

泽泻,差不多就是一天5钱8钱可以,就这样煮水一直喝,就当茶喝,吃了之后会把那个肾脏中多余的火抽掉,那它本身也不是那么伤身体啦,所以泻下的方法还是以泽泻为主。所以当我们认识了泽泻是这样的功能。或者认识到牡丹皮是泻阴中之火的功能,你看八味丸结构就会觉得到后来加那个知母黄柏是很奇怪的。因为比知母黄柏更好用的药已经放在里面了,知母黄柏已经不知道干什么了。

以后我们再带到一些药的时候,将来我们可能把防己跟木通再做一个对比,中医有一些说法,说防己比较泻到血分,木通比较泻到气分。将来我们《伤寒杂病论》上到有防己的方子的时候,再来处理这个对比就好了。

那至于《神农本草经》讲说“去恶虫”,其实身体里面长寄生虫,多少都要体质湿热嘛,所以还是有点用的。那“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我想是因为它能让人的心比较定下来;心火能够退掉的话,人的心气就能够镇定。所以交心肾或是让人不忘这个效果,大概可以。而它这个药“通”的效果很好的,只是我们今天在伤寒方里头,不特别强调它这个药性,就知道一下就好了。

从前张仲景用木通将心火导入小肠,可是到了这个时代,像今天四川火神派的卢火神啊,他需要用这个药性,已经不采用木通了。卢火神要把心火打下来的时候,用的是什么?他用菖蒲,他开药是开菖蒲。我觉得用菖蒲也是有意义的,菖蒲是能够把心火打下来的药。或许今天的人哦,在体质上又比从前的人更虚一点了,说不定用了木通,还是会觉得有一点没力没力的。那这样子的话,已经有人在临床上成功用菖蒲代替木通了,那我们也知道一下。菖蒲开在经方里头,效果还是很好的,大概知道到这样就好了啊。因为以交心肾的药物组成的话,远志菖蒲是一组嘛,远志是把肾拿去交心,菖蒲是把心拿去交肾,这个效果基本上都可以信赖的。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十三)

    如果小肠的火不够,不能完全把大肠里的水气化,大肠里的水还很多,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下利.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小肠火太盛了,造成了大肠里的水枯了,大肠里没有津液,就造成了大承气汤证的便秘.这只是一个方面 ...

  • 37导赤散

    接下来我们讲清脏腑热. 清脏腑热有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这是有规律的,基本上五脏的热它都涵盖在里头了,导赤散清心热的,龙胆泻肝汤是清肝火的,左金丸清肝火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1-83

    一 当归四逆汤补充 从当归四逆汤的命名原因来看,当归四逆汤的主要功能,是抓回血分中的阳气.血分有寒,所以会身体扯痛,手指发凉. 木通的药性 木通是一味特殊的泻心火药,不同于其他的下火药,木通是建立一条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简体)

    麻黄於方剂中的数学原则 [本文為JT叔叔投稿於香港<MM>杂誌之旧文] 麻黄所谓「标热本寒」之药也其形中空如管能从骨.从血脉中把阳气发出来驱散寒邪能祛邪但人会虚. 张仲景书中的药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旋覆花及接骨方(13)

    旋覆花及接骨方 那这个大补汤,<辅行诀>里面那个大五脏汤跟大泻五脏汤哦,它的药味并不是大泻汤都是泻药,不是哦.有时候大泻汤也是补药,只是能够让它安定下来的补药.但是,大补汤比大泻汤一定多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6.3)天门冬生姜的药性、灵飞散(V86

    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讲天门冬这味药.其实在张仲景的方子里头啊,也只有这个麻黄升麻汤要用到天门冬,而在桂林本里头他根本也不放天门冬哦.所以这个药就是在张仲景的方就这样子晃这么一下.不过天门冬这个药,你想啊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6)

    1.2.2 足太阳膀胱经及经穴保养 我想在上<伤寒论>的正文以前,我们应该一开始要上的是太阳篇,那我们还是最好要认识一下足太阳膀胱经,它在人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虽然这不是<伤寒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十二募穴的保养(8)

    1.3.2十二募穴的保养 我们看看十二募穴那些比较好用一点.这个肺的募穴是中府,我自己就是个人一种偏见,总觉得肺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脏哦,我不太会直接对这个肺灸进去太多的东西,我自己就是这样啦,但是不一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八会取穴与保养(7)

    1.3.1八会取穴与保养 上一堂课在讲到膀胱经的时候,有一句话我那个时候理解得不太对,就是膀胱经它有一句话说,"是主筋所生病者".那时候我没有把它跟其它经的条文对在一起看,所以我会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五输穴(84)

    我说的这个<黄帝内经><咳论>条文,它后面多讲一句话,他就说咳嗽要怎么医啊,黄帝这样问,那这个教黄帝医术的这个岐伯啊,他就说如果是脏病的话就治他的俞,腑病的就话就治他的合.那如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中风及小续命汤讲解 (233)

    我老实跟同学讲,就是中风这一篇里面,大部分的方剂都不是真的对中风很好用,里面需要各位同学记住不忘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续命汤.续命汤学会之后,其他的方子,就是说如果是中风后有些后遗症,就是最主轴的方子,就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葶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汤方(225)

    葶苈大枣泻肺汤 小半夏汤等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个肺里头的压力太高的时候,就是水压太高就用这个方,"支饮不得息",整个人的胸口撑胀的.塞满的,简直是喘不过气,呼吸困难的,有痰.有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