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138: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读《历史知道答案》
文/望月听雪
五千年,长河尽头,依依白云似是旧识,树梢上的明月亦千年清冷如斯,然巍巍大山之巅、平阔原野之上,随着积淀的沉沉岁月曾经于江湖朝堂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成为过眼云烟,浩浩江河却始终听得见忠魂的悲戚、百姓的哀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一曲长歌道不尽千世风霜,看尽人间繁华锦绣、沧桑坎坷,一路走来,华夏曾经的千疮百孔,已然成为过往,踏着前人的脚印,路还需走下去,为炎黄子孙的未来继续谋划、憧憬、希冀着。
喜欢着唐诗宋词,喜欢着中华古韵的夏昆老师,继“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之后,又踏着那三千繁华,从历史的风尘中仆仆走来,一眼看尽千年,带你读史、读世、读人性。
历史的大幕在序中徐徐拉开,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鲁迅说:“二十四史,二十四姓家谱而已。”他还说,中国历史每页都藏着“吃人”两个字。
“《汉书》之后,史书修撰逐渐为朝廷垄断,基于权力的历史,其核心肯定是权力的争夺史。帝王将相,皇后妃嫔,外戚内宦,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阴谋诈术,三十六计,宫斗心机层出不穷。”中国历史,杀伐果决,腥风血雨,厚黑无颜:“刘邦厚颜无耻,狡诈多变,最后却荣登大宝;项羽残忍凶狠,杀人无数,却赢得后人同情;范雎玩人丧德,睚眦必报,居然位极人臣;石奋不学无术,全靠谄媚,居然家族五人担任二千石;张耳、陈余从金石之交始,至不共戴天终,所谓友谊,也经不起一个将印的试探……史书中充满了人性的黑暗与残忍,狡诈与凶暴。”
自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黑沉沉的书页里,仍然掩不住会透出一些亮光:文翁兴学巴蜀,将当时几乎还处于蛮荒之地的四川变成文教兴盛之地,为后世的李白、苏轼提供了生长的沃土;丙吉抗颜天威,以死保护皇孙,在腥风血雨的巫蛊之乱中站立出了一个人的形象;季布能屈能伸,一诺千金,让人知道何谓大丈夫;田横五百壮士义不帝汉,从容蹈海,千载之后,仍然感动着著名画家徐悲鸿;曹参萧规曹随,绝不扰民,这与有些政绩官员急功近利,导致民怨沸腾相差何啻天壤……”
“历史是权谋,是宫斗,是心机。 更是一道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路。”
“这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中所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义凛然,深深扎根在炎黄子孙的骨髓血脉里,站成永恒的象征。
“而更让我掩卷浩叹的,是那些挣扎在历史大潮中的一个个鲜活却渺小的人物:晁错力主削藩,皇帝起初对其言听计从,但当七国之乱爆发,位高权重的他也只能成为替罪羊,朝衣东市,让人兴黄犬东门之叹;贾谊年少英杰,才高于世,但在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里,他却没能熬出头,《鵩鸟赋》一语成谶,预示其悲凉人生;萧何与刘邦布衣之交,又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首功之臣,但为避免皇帝猜疑,也必须给自己蒙上污名,以此避祸;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身践王庭,横挑单于,兵败投降,却被诛杀满门,更成为后世所谓叛臣的代称……”
但凡品读过夏昆老师的唐诗宋词的浪漫之风,即便是寥寥数笔的序,已露出诸多读史文人的犀利,再不见风花雪月的词之烂漫,独留那青史长留的唏嘘。
“夏昆老师的文字,幽默却不戏谑,既呈现正史中的乱弹,又展现野史中的真相。作者对历史的解读犀利、独到又不偏颇,通过深挖细剖历史的细节,以符合时代特点的语言和观点,使读者拨开云雾见月明。夏昆说历史,说前朝兴衰的往事,说各个时代的缩影,说人性的善恶真相,也说今人要学的处世之智和立世之本。”
“历史是一种亮光,他让我们看到长河中挺立的礁石,不为潮流所动,沉默地坚持着,如山,仰之弥高;历史是一种亮光,他让我们看到无数呻吟在车轮下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渺小与无奈,激发出我们作为人的内心的恻隐与悲悯。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路。”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中气节豪气干云,才令他们名垂青史,历史由于他们才显得浩气长空,刚健风骨令世代景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