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末时期的上计制度
为君书此报京华,凤吹声如隔彩霞。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虽然战乱频仍,各方势力仍维持着一定的运转方式,只是不同制度间有所差异。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上计制度。
案《说文解字》,“计”即“会也,算也”,所谓“上计”指的是各级官府向朝廷进献计簿的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上计制度的雏形,出土的秦简中就能佐证秦时已经有了上计制度。汉代同样沿用了上计制度,只是从西汉到东汉有所变迁。
“计簿”记录了这一年中朝廷关心的各项事宜,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户籍、钱赋、仓储、田地、辖区、官属等。这也是帮助朝廷了解地方情况的重要制度,朝廷根据上计簿来考核官吏们的治绩,成绩优异的被评为“最”,成绩差的评为“殿”,以此来决定官吏们的升降。
“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汉书·宣帝纪》注解
从尹湾汉简中则能看到西汉时期郡国向朝廷汇报的诸多内容,只是东汉时期留下的相关记载不多。在《后汉书·百官志》引用的胡广注中提到了东汉时期的上计内容,各县需要上报户口、垦田、钱谷收支、盗贼数量,这些内容比尹湾汉简中提到的数十项统计差别很大,可能胡广只是提到了一部分统计内容,受限于篇幅没有展开讲。
“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后汉书·百官志》注解
上计工作是需要人员携带计簿前往郡府或者京师的,不过这个人选在西汉与东汉时期有所差别,西汉时期郡丞、长史都要随计吏一起赴京上计。而到了东汉时期就不再需要郡丞或者长史随行了,只需要派出上计吏、上计掾各一人,他们携带着计簿前往京师,再带上朝廷要求的地方贤才以及地方特产。之前的文章中也梳理了汉末时期的诸位上计吏、上计掾们,他们大多是郡府精挑细选出来的。
“汉旧郡国丞长吏与计吏俱送计也”——《汉书·朱买臣传》注解
“汉制,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计偕簿”——《通典·职官志》
上计的时间也有要求,案《后汉书·百官志》引用的卢植《礼》注,每年上计截止统计的时间在九月。而启程赴京的时间较为笼统,史料提到的大多是“岁尽”,也就是一年之末,考虑到各郡到京师的距离不同,这个时间要上计吏们自己把握,在东汉时期上计吏们要参与正旦的朝会,所以他们抵达京师的时间应该都在这个日子之前。
“计断九月,因秦以十月为正故”——《后汉书·百官志》注解
“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汉书·武帝纪》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韦氏诗词:韦端:词人们对我们父子的经历也有所关注
上计吏们:汉末时期有哪些人曾任上计吏?
宗姓人物: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宗姓人物?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