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的棍子》绘本故事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绘本名称《斯坦利的棍子》匹配年级二年级(下)匹配单元第四单元教学主题童心主题内容简介斯坦利的棍子是从一棵高高的大树上掉下来的,可它不只是一根棍子。它可以变成笛子,可以变成汤匙,可以点亮世界,还可以变成飞向月球的飞行器……斯坦利的棍子还可以变成哪些神奇的东西?你来猜一猜吧!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于这样的课程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注重启发和引导,将想象的空间和内容交还学生。教学方式方面采取先图后文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大胆而充分的想象,并尝试将想象的内容进行表达和记录,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斯坦利的棍子》是一本写给孩子的想象故事,也是每个孩子自己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斯坦利有一根走到哪里都要带着的珍贵的棍子。这根棍子只是大树上掉下的一根木棍,在斯坦利的世界里却变成了千千万万、奇奇妙妙的东西,带给了斯坦利数不清的快乐。绘本主题既新颖又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关于想象的学习已经经历过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经过前两次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想象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将在原有发展想象的基础上,增加“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通过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学习,获得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活动目标:1.结合课文《沙滩上的童话》,感受主人公天真烂漫的童心、丰富的想象力2.观察图画,大胆想象和表达3.尝试合作表演情境活动重点:感受童心童趣,大胆想象和表达活动难点:合作表演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导入活动1.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很多想象故事,你们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呢?2.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故事,主人公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会带你走入奇妙的幻想王国——引出故事二、故事阅读(一)封面阅读1.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2.一根棍子会引发怎样的故事?(二)内页阅读1.读2-3页(1)仔细观察画面,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地方?(2)斯坦利为什么到哪儿都带着这根棍子?2.读4-9页(1)观察画面,说一说斯坦利的棍子有哪些玩法?(2)大胆想象,说一说你觉得还有哪些新玩法?【讲读建议:引导学生斯坦利想象的思路(棍子的形状等)】3.读10-15页(1)斯坦利想让他的棍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2)你想给这根棍子取一个什么名字?为什么?4.读16-18页(1)斯坦利一个人带着棍子走向海边,在海边站了许久。他在想些什么呢?(2)怎样让别人也可以玩这根棍子呢?5.读19-24页(1)斯坦利的新棍子和之前那根有什么不一样?(2)请你想象一下新棍子可以怎么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前面的阅读经验,围绕新的棍子展开想象和表达。】6.读25-30页(1)斯坦利给这根棍子起了一个什么名字?你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其实了不起的应该是斯坦利自己,了不起的斯坦利,了不起的孩子们的想象力。】三、总结分享回顾故事内容讨论:斯坦利到底用棍子玩了哪些游戏呢?大家把斯坦利玩的棍子游戏列举出来。假装棍子是一根笛子假装棍子是一根长长的香蕉假装棍子是一根点亮整个世界的火柴假装棍子是一只恐龙,能骑在他背上棍子可以在沙滩上写字画画棍子可以救起人行横道上的鼻涕虫棍子可以绑上一根绳子假装钓鱼假装棍子是一支独特的萨克斯假装棍子是一支望远镜假装棍子是船上的桅杆四、延伸拓展合作表演想象情境1.请每组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想想棍子还有其他玩法吗?2.可以个人或组内成员合作表演,请其他学生猜。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说一说:1.斯坦利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带着他的棍子?2.斯坦利为什么最后给他的棍子取名叫“了不起”?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1.大胆想象和表达,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斯坦利对棍子的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发散和扩展的思路和依据,也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故事阅读,引导学生先体验斯坦利想象的快乐,然后理解故事内容,联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更为丰富的想象,并尝试用绘本中的讲述方式进行模仿和练习,形成对自己想象内容的表达。2.尝试合作表演,丰富表达方式阅读和表演都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在阅读之后的延伸活动环节,基于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达,通过肢体表演尤其是合作表演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