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136丨行的是霸道,却想称王天下,是要付出代价的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I4MTIvMjI3MTQzMzk2XzFfMjAyMTA3MjgxMjE1MTA1MQ==.jpg)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36讲。欢迎留言交流。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荀子·王制篇第九》11)
齐闵王被五国联军摧毁,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劫持,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实行的不是王道却想靠它来称王。
闵王,即齐闵王,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宣王之子,他在位期间齐国曾一度强盛,与秦昭王并称东西帝,继又攻灭宋国。燕、秦、魏、韩、赵等五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齐闵王逃到莒城(今山东莒县),被楚国的卓齿所杀。燕国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几乎灭亡。
鲁庄,即鲁庄公,春秋时鲁国国君。齐桓公与鲁庄公相与订立盟约,庄公之臣曹沫以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鲁国被齐国所侵占的领土汶阳之田,齐桓公只得许诺。汶阳之田原属鲁国,后被齐国侵占。不管对方是强是弱,你想去抢人家的东西,都是没有道理的。否则,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荀子所说的这两件事虽与史书记载不尽一致,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荀子思想的理解。一个国君,倘若行的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却想称王天下,是不可能的。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没有称王的本事,那就安心奉行你的霸道。
温故知新
日课温故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