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422: 接人待物的最基本原则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15.42

师冕是名叫冕的乐师。古时乐师多为盲人。

某在斯,某在斯。某是代指坐席上个每个人的名字,尊者称字,卑者称名。《集解》引孔安国注言:

历告以坐中人姓字及所在处也。

孔子对师冕的照顾很周到。走到台阶时,提醒他小心台阶。走到坐席前,告诉他这是坐席。坐下后,又把在场的人一一指示给他。这些在孔子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是相师之道。《集注》言:

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

这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物,也是仁在日常举止中的体现,更是儒家接人待物最基本的原则。薛瑄《读书录》言:

观圣人与师言,辞语从容,诚意恳至,真使人感慕于千载之上。常人见贵人则知敬,见敌者则敬稍衰,于小人则慢之而已。圣人于上下人己之间,皆一诚敬之心。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经典涵养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论语日课421:把话说清楚比说漂亮更重要

论语日课420: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勉强交朋友

论语日课419:教育改变命运,机会靠自己争取

论语日课418:先把事做好,再谈钱

论语日课417:大信必守,小信不随意

论语日课416:该争的,谁也不让

论语日课415:善良比聪明更难

论语日课414:不可轻易评价一个人

论语日课413:完美的想法要可操作,才最靠谱

论语日课412:寒门如何才能出贵子

论语日课411:如何能让你的极限不是别人的起点

(0)

相关推荐

  • 【第391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41章》孔子见师冕体现了怎样的德养?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41章>孔子见师冕体现了怎样的德养? 15·41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q ...

  • 读破万卷系天下——《论语》悟读【474】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优裕从容,有余力)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 ...

  • 无心为善称至善——《论语》悟读【267】

    为善之道在于让,立身处世在乎敬.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子张问孔子做善人的门道.孔子说:做事不 ...

  • 中国人应该学儒家还是学道家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二个学派,儒家由孔子创立,倡导积极入世,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推崇圣贤,主张教化,让我们学习君子并努力成为君子.服务社 ...

  • 滹南遗老集卷之三

          论语辨惑序     觧论语者,不知其几家.义畧偹矣,然旧说多失之不及,而新说每伤于太过.夫圣人之意或不尽于言,亦不外乎言也.不尽于言而执其言以求之,宜其失之不及也:不外乎言而离其言以求之, ...

  • 经典《论语》口诀记忆

    复读<论语>记(七) 述而篇第七,圣人默而识. 学而不厌之,诲人不倦疲. 德学不修讲,闻义不能徏. 不善不能改,圣人忧之矣. 志道与据德,依仁并游艺. 不悱并不发,不愤且不启. 圣人有三慎 ...

  • 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

    孔子曾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处又谈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发自肺腑地说,自己会不厌其烦地向着圣与仁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会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 子曰: ...

  • 「论语管理日志」9.22 不错但是不够

    阅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 ...

  • 素说《论语》

    写在前面的话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保留在其弟子辑纂的<论语>之中,自汉代至今,对<论语>的研究可谓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原典疏证和经典解读类著作不断涌现,但经过二千多年的世事沧桑,朝 ...

  • 论语:文莫吾犹人也(7-33)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孔子始终秉承谦虚的美德,在君子之道上不懈追求,最终得以达成圣人境界.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文:指诗.书.礼.乐 ...

  • 《性自命出初探(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这篇性自命出,可以辅助理解<中庸>,是以初探.定有妄论之处,可相互探讨之. 凡人虽有性,心亡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解:凡人有待.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凡人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