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针一穴为何感传部位不同
如果能向远处传导,到达了目的地,是刺激量合适;如果传导得近,是刺激量不足或患者经络受阻或经气不足的缘故。
比如针风池治疗鼻或眼病,左侧押手应放在针穴下方,向上连续用力推按,同时右手持针向对侧太阳斜刺5分,得气后亦向上推,针感即可传导到鼻区或眼区。
治疗风寒感冒,用烧山火法发汗,则应在针感的基础上加大刺激量。
治疗头顶痛,则应在针感的基础上减小刺激量,使针感传导到头顶。
治疗偏头痛或耳聋,右手持针需向同侧前额进针,左侧押手亦向前推按,针感即可传导到前额或耳区,有时偏头痛可立即停止;如果左侧押手压力不足,针感还会向下或向肩背传导。
治疗胃痛,针足三里进针8分,持针的右手和左侧押手同时向下用力,让针感传导至二趾或三趾,胃痛就会减轻或消失;
如果针感传导到了四趾或小趾,就是针尖偏离了胃经;如果针感传导到了足心,是针刺过深,针尖穿过了胃经,刺到其他经了,治疗胃痛的效果也不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