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步错棋

 2017-01-04 00:15:10

最近在整理旧照片的时候,面对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亲人的、朋友的、长辈的、小辈的,每个人的经历都很熟悉。于是我开始思索人生的命运。是什么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命运呢?

其实人生并不复杂,尽管每天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那不足以决定你一生的命运。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往往是关键的一步或者几步。一步走对了,你就是赢家;走错了,你就不是赢家,甚至会成为输家。不信你看一下你周围的人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 ,有的人会因为一步走对而抓住了机会,从此步入坦途;而有的人则会因为一步走错而懊悔终生。人生就像棋局,关键的一步或几步走对了,满盘精彩,但若走错了,则满盘皆输。

这让我想起父亲的命运,就是因为一着不慎,走错了一步棋,结果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下半生,也影响了全家人的命运。

父亲生于1922年,中农出身,属于中等收入家庭。童年时军阀混战,家族的私塾也早散了。所以没受过高等教育,好像只有小学文化。青年时秉承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想法,学习做了木匠。那时的木工活是很累的,使用的都是比较原始的工具,比如把大原木破成板子,都要两个人一上一下拉大锯,很累很累的,哪像现在,电锯一响几分钟就完事了。后来常常听母亲抱怨,就是为了叔叔结婚,父亲拉大据把身体都累伤了。后来父亲去了长春找到工作,母亲带着我和二弟随迁过去,就住在长江路一带。我只记得门前还有很深的炮弹坑,有一次淑荣表妹去了差一点掉进坑里,吓得大哭大叫。后来不久,父亲就去了鞍钢,下面的两张照片就是在鞍钢时和同事照的。

后排左一是父亲,32岁的他很帅气,英华四射。

前排左一是父亲。这是他们的木工小组。从画面上看,这是他们下班后还没回家,都穿着工装。我听父亲说过站在他旁边的叫张广志,黑林子人。还有一个唐山人,都叫他“老毯子”,但我不记得是哪位了。在鞍钢工作期间,我们家先后住在鞍山市和海城市。鞍山是在郊区,三间大瓦房外墙是雪白的,房东姓谢,是一名医生,很有礼貌,进屋来总要脱帽致意。

再不久,父亲就被调到湖南省湘潭钢铁公司。58年秋天,我们也随迁去了湘潭。一开始家属宿舍还没盖好,我们就先住在农村。不久就搬到家属区83栋3号房。那个地方叫“泗神庙”,和湘潭市隔了一条江。我的少年时期就是在那儿度过的,那时的许多往事纷纷涌上心头,不过不说了,否则离题太远。

父亲那时是六级木工,按赵本山的说法是“中级知识分子”,是木工小组的组长。59年在工作中受了工伤,还住了医院。那时国家经济困难,又赶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不够吃,母亲就带着最小的弟弟,回到故乡舅舅家,希望能带回一点粮食。结果没想到小弟弟病了,被村医误珍打了青霉素过敏而死。母亲回到家后,父母因为丧子之痛经常吵架。母亲一气之下,不久后就带我们回到了舅舅家,租了一间半房住了下来。远在南国他乡,父亲那种凄凉、孤单是可以想象的。对亲人的思念使他心灰意冷,后来又听说故乡那边木工活很好找,挣钱也不少,不如回去单干。就是这样一种想法,促使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于是,62年他辞职回乡,一个截然不同的命运开始了。

应该说,这是父亲下的一步错棋,这一步迈出去彻底地改变了他下半生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轨迹。如果不走出这一步,而是一直干到退休,以他的工龄,退休金不会太少。而且单位有医保,即使得了病,也能得到很好治疗,不仅不会因病早逝,而且晚年的生活一定也很幸福。而我们也相应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即使不考上大学,公司也会给我们安排工作,我们哥几个的发展肯定要好于现在,特别是云祥和云凯。

父亲的这一步错棋,是以他后半生的悲惨遭遇作为代价的。这一步错棋,使他开启了地狱之门。回到乡下以后,原有的积蓄和安家费都盖了房子。而不久文革就开始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活动使木工活儿很难找,有时到很远的边里去干一点儿零活,也赚不到几个钱。父亲很小就离开家出去学徒,因此农村活儿根本不懂,连自留地也侍弄不好。生产队经营很差,常年吃返销粮。记得有一年刚过五月节家里就断粮了,母亲四处去借,饱受白眼。借来的谷子不舍得磨成小米,连皮磨成粉蒸成窝头咽也咽下去。这时的父亲欲哭无泪,肯定是后悔死了!

更惨的还在后面,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得了脑血栓没有治好,卧床不起两年多。那时我虽然参加了工作,月工资只有29.50元,没钱给父亲买营养品,父亲就一直熬着熬着,74年冬天终于没熬过去,元旦刚过就在我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享年只有53岁。我那时没有意识到父亲会走得这么快,事先也没发现异常,所以有关丧葬的一切准备都没有,棺材和衣服都是现借的。

写到这里,我早已经泪流满面,无法遏止。为父亲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也为自己的不孝而愧疚和忏悔。但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安好!

唏嘘复唏嘘,悲来不可止。莫做静夜思,天命宁可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