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严肃题材如何共鸣年轻人,《不说再见》打造缉毒剧创新方法论
当前社会,毒品依旧是潜藏在平静生活之下的躁动因子。
尤其近几年,由国外引入中国的新型毒品成为公安机关侦察的重点和难点,其案件普遍以集中度高、贩毒人员低龄化、毒品形态复杂化为特点。
在影视市场,以缉毒、打击毒贩团伙,展现真实缉毒场景等为核心的影视作品也屡见不鲜,每一个作品都展现出了缉毒过程中的惨烈以及缉毒公安无私奉献。
该剧依靠优质的视听制作以及多层次的故事脉络展现,为缉毒剧这一题材注入年轻化基因,也吸引了更多元受众的关注。
与结局的意料之外相比,作为对标年轻观众的新式缉毒剧,《不说再见》在开篇其实就保持着极高的情节强度和极强的故事节奏。
悬疑元素叠加,
打造形象丰满立体的群像角色
而在快节奏、强情节的故事逻辑之下,与传统的缉毒剧相比,《不说再见》剧情及角色人设方面进行了多重创新。
在剧情方面,《不说再见》将悬疑剧的元素与缉毒场面及卧底故事进行了深度的结合,利用不断地悬念打造,设置了非常多的细节为后续埋下伏笔,不断迭代高潮。
比如,在剧集开篇,通过多次对欧可欣和荣钰相像的描写,就为观众设下了关于欧可欣真实身份的悬念,在后续剧情的推进中,才逐渐揭露当年荣钰遭遇了意外,决定借此机会取代已经死去的欧先生女儿欧可欣的身份,进而打入贩毒团体内部展开卧底任务的秘密。但所有人为主角穆青隐瞒了这个事实,这也为后续的剧集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后续的剧情中,幽灵到底是谁?眼镜和欧可欣三年前的车祸有什么关联? 几个疑问把《不说再见》的悬疑细节彻底拉满,增加了观众持续追剧的意愿和动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说再见》在情感、氛围等方面常常因为过于严肃、庄严而让很多年轻观众望而却步。针对这一点,《不说再见》在台词、人物设置方面都采用了“庄中有谐”的设置,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之外,用喜剧元素来降低缉毒题材带来的压抑感,为严肃的缉毒题材注入了新的观感与活力,实现了内容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除此之外,在人物设定上,《不说再见》中演员凭借在线的演技,成功做到去脸谱化,塑造非常精彩的群像角色。
主角穆青身兼刘远文和穆青的双重身份,面对毒贩的谨慎行事、面对爱情的追悔莫及、面对“友情”的挣扎,将一个年轻缉毒警察的形象塑造的真实有血肉;代号为“云雀”的女主欧可欣,在感情与任务之间选择暂时隐瞒身份,与贩毒集团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展现了女性缉毒警察的智慧和能力;贩毒团伙的头目欧先生,一改往日缉毒剧头目凶神恶煞的形象,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文质彬彬,颇有斯文败类之感的形象,成功去脸谱化……对群像的描写,展现了贩毒团伙与公安刑警之间精彩的较量之外,也让人性显得更为真实。
致敬缉毒警察,
凸显新时代下的法制教育
与其他题材的剧集相比,缉毒剧因为与现实的贴近,在视听效果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了尽可能真实且沉浸式地还原缉毒场景,《不说再见》的主创团队专门请了特警队伍进行协助拍摄。剧中许多缉毒警察和毒贩枪战对决的画面都有真实特警的参与,力求最直观地还原一线缉毒警察浴血奋战的画面。
在声音配乐方面,为了达到更沉浸式的视听效果,制作团队针对每个角色的不同属性和剧情的不同进展,邀请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制作人进行影视歌曲的制作,整部剧集使用了六首不同风格的歌曲。
优秀的制作团队、对角色的多方面塑造以及创新的剧情推进,所有的设置也都离不开这部剧背后最为核心的主题——向缉毒英雄致敬。
正如剧集中展现的一样,即使身处和平年代,当前,缉毒依然是一场时间紧、任务重,牺牲大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我们享受着平静生活的同时,无数的缉毒警默默守卫在一线,他们远离亲人、爱人,朋友,甚至不得不对最亲密的人隐瞒真相。
《不说再见》不是传统纯严肃的缉毒剧,它塑造的缉毒警察们青春、聪慧,仿佛就是存在于年轻观众生活中的身边人,但他们所经历的人性与正义、情与法之间的撕扯,又让他们显得那么的不平常。正是这种角色与观众之间的情感链接,拉近了角色与生活的亲近感,也是《不说再见》最为可贵的地方。
正如光明日报评价称:“作为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不说再见》塑造了新时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体现了主创以优秀文艺作品传递正能量的使命担当。这部作品在致敬缉毒警察的同时,也在传递法治观念,对于青少年具有重要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不说再见》的意义恰恰就在于真实地将这些场景以荧幕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在致敬无名英雄们的同时,也对现如今的青少年存在极高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随着年轻观众对该类题材的接受度逐渐提高,未来也期待影视行业能有更多类似的有价值,且贴近真实的严肃题材作品。
【一】腾讯视频新改了两个行业规则,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