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邵雍《阴阳吟》,新解描写易学知识的诗
邵雍是易学历史的一个高峰。在易学领域,历史上公认的易学高峰不多,伏羲、西伯姬昌、孔丘、京房、邵雍这四圣则无疑是无可争议的。易学学者,如:孟喜、焦赣、梁丘贺、杨雄、虞翻、郑康成、王弼等等虽然成绩显著,但不足以与易学五圣的成就相提并论;易学英雄中,黄帝、玄女、姜尚、鬼谷子、黄石公、张良、东方朔、诸葛亮、郭璞、管骆、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陈抟等等,易学应用能力发挥无与伦比,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如亲历,但是,在我看来不足与易学五圣相比,因为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只言片语,告诉人们这种能力如何获得。只有易学五圣才能做到,他们功绩是:伏羲第一个把易理用卦符表现出来,一画开天,开启中华文明,揭秘天地终极法则;西伯姬昌第一个公开把伏羲易这部天书标注卦爻辞留给后代子孙,后人才有机会看懂六十四卦;孔丘第一个把《周易》解读出来,这才是真正继续往圣绝学。从春秋开始到今天,学习《周易》者,谁都绕不开孔丘的《易传》,这是让《周易》飞起来的翅膀;京房第一个把《周易》用五行方法破解出来,给六十四卦纳甲纳支纳气纳六亲纳神,给后人指明了用五行解读《周易》,解读天地万事万物生灭过程的方法;邵雍第一个成功地用河洛数理把《周易》解秘出来,以先天学告诉后人,世上还有先天八卦和先天六十四卦。邵雍告诉后人如何用数理来解读《周易》,解读天地万事万物,更可以解读人类起源的秘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中华五千年盛衰劫厄如亲历。易学五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把其智慧毫无保留地传给他的子孙万代。他们建立起易学五个灯塔,照亮子孙万代学习易学的方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解读邵雍的《阴阳吟》,心中忐忑,其易理精深,所以只能试着解读,大家共享,权做抛砖引玉。这里难点是为什么“天行六,地行四。”?
《阴阳吟》原文:
阳行一,阴行二;
一主天,二主地。
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天主气。
点评:
看到这首诗,一眼就知道,这是用数字来解读阴阳,解读天地。关子曰:“数会乎上,象合乎下。”数则天命,象则人事。孔子曰:“立天之道曰阴阳”。但本诗理解的阴阳已经超出了古人阴阳只用于气的藩篱,开始普遍使用了。阴阳源于太极。太极说是天地终极法则的基础,也是《周易》的基础。天地、阴阳、乾坤、数理、象理在这里交会,在这里出发。
“阳行一”:意思是说:阳数字为一。阳运行的数是“一”。
“阴行二”:意思是说:阴数字为二。阴运行的数是“二”。
“一主天”:意思是说:运行数一主天。说白了,运行数一为天行,是天道。
“二主阴”:意思是说:运行数二主地。说白了,运行数二为地行,是地道。
以上四句话,整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一为阳,为天;二为阴,为地。
“天行六”:意思是说:天运行之数为六。
“地行四”:意思是说:地运行之数为四。
“四主形”:意思是说:数字四主形;
“六主气”:意思是说:数字六主气。
以上四句话,整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六主气变,为用;四主形化,为体。
总结一下:全诗展开阴阳理解的思路。阳为一,为天,为六,为气;阴为二,为地,为四,为形。这是易学家邵雍理解的阴阳,以及阴阳与数的关系,数与天地的关系,天地与数的关系,数与形气的关系。以数为脉,层层递进,体现了邵雍用数解读阴阳易理的特点。
邵雍全诗表面的意思如上所述,但是其易理精深,需要继续挖掘。前四句,从先天角度说数生象;后四句从后天角度说象生数。先天是本源,后天为用。如果不理解什么是先天和后天,读者自己去温习一下文王八卦和先天八卦知识,自然明白。
天为阳,为一;地为阴,为二。这很容易理解,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数字一,和二来代表阴阳两仪,无可厚非。但是诗的前四句,刚说一主天,二主地,马上话锋一转,天又为六,地为四?为什么?
研究数字与《周易》八卦的关系,必须祭出河图洛书。
在后天八卦与洛书合体就会知道:乾数为六,所谓乾六宫;巽数为四,所谓巽四宫。读者一定会奇怪,为什么不是坤二宫?要回答这个必须弄通《乾坤凿度》(度古代意思为路,乾坤凿度,意思是说凿破通天地之路)。《乾坤凿度》为《易纬》篇目,不知作者。
按易理,乾卦主西北方向,为天门。巽卦主东南方向,为风门,也称作地户。古人把天门想象为万灵汇聚的地方;风门(地户)为乾坤之气交感的地方,所谓:乾坤成气,风行天下。易学认为风生于地。所以,邵雍认为,巽四主地。天地交感成物,物有形。
古人认把坤想象为人门,是万灵孕育的地方。
易理是精细的,八卦万物类象也是精细和巧妙的。邵雍就是透天彻地的易学家,所以才会对易理有超乎常人的认识。全诗在向后人传播对易理的正确认识。
学习易理要灵活,学习数理也一样要灵活。奇数一可以主阳,主天;而偶数六也同样可以主天。要学会灵活,站在不同角度。
全诗核心,是形和气。邵雍用数理推导出“形和气”。天主气,地主形。完全与孔丘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道理一脉相承。描述天用气的阴阳;描述地用形表示刚柔物体;用仁义来描述人的行为。
诠释易理,确实不容易,这里做个小总结。这首诗告诉读者,数字可以描写解读阴阳,天地,解读《周易》。而且教会读者,先天学的基础为:一主阳,为天;二主阴,为地。四为后天之地,主形;六为后天之天,主气。更进一步,要理解:天为乾,为阳,为形而上,为气(气无形),为智慧,为思想;地为坤,为阴,为形而下,为形(形,为形体,为事体,为实体。)。
最后笔者需要提醒,我解释的“天行六,地行四。”有些牵强,权当介绍一些易学知识吧。下面介绍古人另一种解释方法。
“天行六,地行四。”最好用孔子的说法。古人多用“参天两地”而倍之。意思是说:孔子《易传》认为:天为三,地为二。而古人认为:天有阴阳,地有阴阳。阴阳太极图的眼睛就是说明这个意思。所以,倍天三,为六;倍地二,为四。
另外,笔者认为:天行六,是入门易学的关键;地行四,是地行的基础,实际古人多使用八和十二作为万物行,而以地行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