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肇文明:尧山文化
尧山,又名唐山,宣务山等名,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北6千米的山口镇山口村南、北两侧。属太行山支脉,成东北——西南走向;有南北两峰,南峰称尧山,北峰称宣务山,合称尧山。尧山当地人又称南山、北山。尧山主峰(南峰)海拔157.6米,南北长约2.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8公里;宣务山海拔119米,南北、东西各约1公里。尧山山脉的占地总面积4.8平方公里。
为什么称为尧山,是因尧帝长期活动于尧山一带并始封于此,发生了尧舜禅让,圣哲相继,鲧禹治水于大陆,开启中华文明之先河,形成博大精深的“尧文化”。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尧帝的丰功伟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许多文人写下诗文纪念,百姓世代传颂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2007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尧山文化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尧山渊源
尧山,又名唐山,是孕育和承载的尧山文化的历史名山。
有关史料记载,尧,为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称陶唐氏,名放勋。北魏武定三年(545)《开府彭公建庙碑》记载:“惟兹宣务,陶唐采封”。认为河北隆尧为“尧始封之地,国号陶唐”而得名,山因而取名为唐山或尧山。
北魏成书的《十三州志》是一部记载全国地理情况的著作,其中就记载“尧纳舜于大麓”即即今天的尧山,后人在山上修建了尧帝庙。
颜之推(531-约591),他著成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家训著作。书中内容丰富,对史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曾在古赵州为官,对尧山与柏人城进行过考察,在记载尧山时说:“柏人城东北有一孤山,古书无载者。唯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舜纳于大麓,即谓此山,其上今犹有尧祠焉;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余尝为赵州佐,共太原王邵读柏人城西门内碑。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所立,铭曰:'山有巏嵍,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嵍山也。巏字遂无所出。嵍字依诸字书,即旄丘之旄也。”
这个记载揭露了很多尧山的秘密,首先告诉我们山称宣务山,古称虚无山。在汉代时期,柏人县民为县令立有碑铭,记载“山有巏嵍,王乔所仙”。
“王乔控鹤”是《淮南子·齐俗训》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说:“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高诱注解说:“王乔,蜀武阳人也,为柏人令,得道而仙。”王乔控鹤故事也发年在尧山。
从文字学上讲“嵍”通“茅”,上古尧舜禅让,禹分九州,以壤立社,分五色土,授以茅土之封,作《禹贡》的故事亦与古黄河之畔的尧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5《北直》记载说:“尧山,(唐山)县西北八里。相传尧始封此,因名。其东麓-名宣务山,又名虚无山。昔尧登此山,东瞻洪水,务访贤人。”就是说,唐尧始封于此,曾经登上此山,向东眺望洪水,寻找擅长治理洪水、帮他管理天下的贤人。
为纪念尧舜,自汉代至民国年间,在尧山上建立尧帝碑记和庙宇,广大民众在尧山的山顶上进行祭祀活动,遗留下来文物古迹较多,北魏、唐、宋、元、明等代的摩崖石刻尤以为最,因而称其为尧山石刻。
尧山石刻又称宣务山石窟,石窟位于宣务山之巅,据《十三州志》云:“上有尧祠,俗称宣务山,谓舜昔宣务焉”。有千佛殿、同声谷石室、卧佛殿等建筑。宣务山石窟有三壁六窟,包括千佛堂、罗汉堂、心经石室等,共雕大小造像3500余尊,其中“在千佛殿石室内外壁上刻有739龛,大部是一佛二菩萨,最大龛高0.8米,宽0.97米,并在刻经三处。千佛殿,系南向室。高3.14米,东西长6.7米,宽3.03米,凿有一门二窗。殿内共有造像940龛,大部为0.13米高的小龛。龛顶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并有大唐贞观、贞元、政和等年号的铭文及题字。在千佛殿之西,为弥陀雕像。老弥陀头南脚北,长4.95米,俗称'睡佛’。殿东为多心经石室,此为南向室,高1.97米,东西长1.86米,宽1.49米。石室正中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系'唐开元二十五年九月十八日,柏乡县比丘妙竟敬造。’同声谷石窟石室,又名罗汉堂,在千佛殿之东南,系南向室,高1.95米,宽2.52米,长3.53米,后壁正中刻一佛,周围有十八罗汉像,系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三月十一日造。摩崖造像众多,造型优美别致。有的袒胸露臂,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涅槃长寂,特别是那侧身长眠的大睡佛独具一格的姿态,足以使人为之捧腹。”在尧山上还有隋代碑一通,唐碑三通,碑就山刻成,当地人俗称“没影碑”;宋碑两通,碑文刻有“大邢州尧山县隆胜寺”等字样。
在尧山上还雕有准提千佛塔一座,高6米,塔为八角四层楼阁式石塔,四面佛式塔顶,宝葫芦塔刹,塔身雕刻有佛像1000尊。
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顺德路属唐山之巅,亦有庙焉,岁久颓毁,今郡牧葺理更请新碑其事。”扩修了尧帝庙,由著名文人、翰林院侍读学士江淮荆湖等路宣政使、大宋国信使郝经撰文,立高6米有余的“唐帝庙碑”,使祭祀尧帝在尧山一带活动达到高峰。
另据《唐山县志》所载元翰林待制杨刚中《舜禹配享殿碑》碑文:延祐四年(1317),程德仁就任顺德路总管,阎忠国就任推官。他们看到“帝尧有庙,介在尧山。象设祠位,既极炳翼。惟是舜禹侑坐,因革靡常,神居未崇,罔称严事”。就命唐山县尹李信在唐尧庙旁“度地择材,征工命徒”修建舜禹配享殿。当时人们听到消息,纷纷赶来捐钱助工,“千百其来,欢呼祠下,咸用委资输力,不日即功”。不难看出当时百姓对尧舜禹圣君的崇拜,以及儒家文化在当地的深厚根基。
在宣务山上有书房楼,是明代进士赵渔青年时代读书处。
此外还有清乾隆间碑碣,碑文记载“宣务山昔尧帝时尝登此山望洪水”。
文物遗迹
山口村是尧、舜、禹重要的活动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曾在此设宣务寨。文物部门在进行文物调查时,这里发现了很多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及西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遗址,如西侯南遗址、西山南遗址、北村东遗址、北小霍东南遗址、丘底东遗址等。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红烧土、灰坑、陶片堆积层、墓葬等遗迹,陶质以红泥陶为主,器形有红顶钵、红顶碗、直领小口罐、盆等。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石器、蚌器、陶器等,如北小霍遗址发现有磨光石刀、石斧、石镰等。陶器分泥质和夹砂灰陶片,泥质黑陶外表经过磨光,器形有鬲、甑、盘、罐、盆、瓮等。
丘底东遗址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东。面积约1600平方米,文化层不足1米,遗物有石凿、石斧和大宽耳平底盆、碗等器物残片,多为磨光黑陶,属典型的河北南部龙山文化。
2011年在距隆尧县不远的柏乡小里村发现一个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时代距今约5700至6300年,是一处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进行发掘后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文化遗迹中重要的有古人居住的房屋遗址,提示了当时人的居住和生活方式。遗物中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还出土了一个完整的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对研究我国6000年前古代乐器具有重大意义。柏乡小里岗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隆尧周边一带仰韶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
尧山下柏人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柏人城,尧所都。” 柏人城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双碑乡,北临泜水,三面环岗,东北与尧山隔泜水河相望,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自先秦时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城系夯土所筑,遗迹呈凹形。城墙围8017米,厚度为15米,高度为9.15米,城廓面积约4平方公里。城原有城门9座,靠水的北面1门,南2门,东西各3门。
今城址保存较为完好。在柏人城西有李昙墓,是天下李姓赵郡堂和陇西堂的共祖。
尧山庙会
自古以来,特别是唐至元代时期,在尧山形成了以纪念尧舜禹的庙会祭祀传统,庙会期间各种祭祀活动十分兴旺。特别是随着隆胜寺的修建,宣务山石窟的开凿,在朝拜祭祀尧帝的同时,又增加了佛教文化的活动内容,形成早期的尧山庙会形式。
明代宋仪望《重建帝尧庙碑》碑文说:“唐山故隶邢郡,其西北有山隆起曰尧山,山之巅为尧庙,相传为尧始封之国,邑人思其德不能忘,遂以山名且立庙祀焉,然不详始自何时,元大德元统间俱加修葺,学士郝经儒学提举杨刚中俱述其事于碑。”当地名士赵渔将尧帝神化,与玉帝、孔圣人同供在“三天阁”内,又增道教、民间众神,正式立尧山庙会,确立四月初一为尧山庙会的正会。后又增添了正月十六、六月初一、十月初一、腊月初一等四个庙会。其中四月初一为最大的传统庙会,会期历时半月余,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和众多商贾云集尧山。据乾隆年间《万古流芳碑》记载:“至四月上旬,庙门洞开,则四方远近,百里内外,举家或乘车骑以奔驰,或携男女而徒行,或推车挑担而来,或千百人蜿蜒聚集峰顶,或五步十步历历叩首以谢神,逦迤而来,络绎不绝。”说的就是尧山庙会的盛况。
尧山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尧山庙会的兴起与祭祀有关;也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尧山上的寺庙相继兴建吸引众多的善男信女,对庙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使庙会具备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
尧山庙会中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祭祀活动,以尧山敬神的跑功为特色,跑功没有固定模式,动作套路可随心所欲地变化花样。在跑功中还有演唱,其形式分两人对唱、轮唱、齐唱等,跑功的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跑功的队伍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有二三十岁的少妇,她们可以连续跑功、唱念数小时,人一旦被某种意识所控制,精神亢奋可以持续很久。
庙会有各种乡艺文化活动,在庙会有来自各个地域地方戏曲,如河南豫剧、河北梆子、威县乱弹等剧种。还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扭秧歌、二鬼摔跤、拉碌碡、踩高跷、跑旱船、武术及锣鼓表演等。在庙会上有许多的地方民间手工艺品,如糖人、面人、面老虎、风筝、风车、模壳等等。
庙会是少男少女互诉衷肠表达爱情的场所。在庙会期间,少男少女争相出登山祭祀尧帝,走出家门参与烧香拜佛的群体敬神活动,并在庙会上购物,男女相见以解相思之苦。
庙会是物资交易大会,每逢庙会,期间往来的人员多,加之行会时间长,四面八方商贾云集,物资丰富,分门别类,物品种类有杆子市、山货市、席市、布市、牲口市、猪市、铁器市、木器市等等,庙会的祭祀用品十分繁多,有各种供品、纸钱、香烛,摊点相连达数里,形成尧山庙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的尧山庙会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服装、鞋帽、种子、农具、布匹、玩具、鲜花、大小家电等物资交易。
尧山庙会融民间信仰和物资交流于一体,延续至今历经近400年历史,经久不衰。
文化传承
尧山一带因唐尧始封,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是唐尧文化发祥地,诞生了四帝、二后、三侯王,堪称帝王之乡。尧山庙会是以民风民俗来表现尧山文化的重要形式,尧山文化中除朝拜尧帝,又增朝拜儒、道、释三教内容,自赵渔立会至民国,尧山逐渐演变为尧帝、儒、道、释、民间诸神多教共存的特殊道场,形成了以历代祭祀、朝拜上古尧帝的“尧文化”和与民间信仰、乡艺、民风相结合的尧山文化的特征。并结合庙会的形式长期存在于民间。
自明代立会以来,尧山文化在民间传承,明清时期因少于文献记载,传承口口相传,记载不清,自1935年,原隆胜寺张结魁,又名老兴为第三代传承人,后传隆尧县山口村人张成顺为第四代传承人:
第五代传承人为隆尧县山口村人张福寿,后因1947年寺拆人散,不知去向。第六代传承人亦为隆尧县山口村人,有刘永庆、张灵菊夫妇,刘老亮、胡保缺夫妇,李老记、李海月等人,
刘永庆(1937-),隆尧县山口镇山口村人。1986 年,刘永庆夫妇向县文保所申请,经省文物局批准,在宣务山上重修了赵渔当年的“书房楼”。27年来,先后投资180多万元,恢复庙宇十余座,对宣务山庙会的复兴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