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鸟被誉为“行走的油包”,常被印第安人捉来熬油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生的尖,认字认半边”。趁着这句话,我想给大家看看这四个生僻字“鸱(chi)鸮(xiao)鸺(xiu)鹠(liu)”,你可以看到每一个字的右半部分都是“鸟”。

认字认半边,即使你不会读这几个字,也可以知道这四个字指的都是“鸟类”,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就在他们里面,这种鸟叫做“油鸱(chi一声)学名为(Steatornis caripensis )”,在加上上面的三种,带这几个字的鸟类一般都指的都是“鸮形目鸟类”通俗点来讲,就是猫头鹰。

油鸱

油鸱是猫头鹰中夜鹰目油鸱科的鸟类,它们的尾巴呈扇形,翅膀又长又宽呈暗红褐色。通常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和猫头鹰一样喜欢夜晚行动,不一样的是大部分的猫头鹰都将巢穴建在树上,而油鸱们常常群居在洞穴中。

并且大部分的猫头鹰都是食肉鸟类,常以鼠类为食,有时候还会吃昆虫、小鸟、鱼等小型动物。

油鸱

而油鸱是纯素食鸟类,通常都以水果为食。但是不要因此觉得油鸱会长的很小,它们的个头可一点都不小,有的甚至长得比食肉类的猫头鹰还要大。

这是因为它们虽然只吃水果,可却十分的挑食,最爱吃的水果是这三种:牛油果、油棕果、橄榄科。

而这三种水果的共性就是“果肉中含有的脂肪十分多,几乎是水果本身的一半之多”。因此油鸱长得都很胖,它们制作巢穴用的材料,就是用嘴里吐出的这些种类的半消化果肉。

被印第安人看上的油鸱

油鸱的幼仔也很“肥胖”就像是一只插着羽毛的肉球,这是因为当成年的油鸱获得食物的时候,它们通常都会先选择给自己的孩子喂食,它们将果肉和里面的种子剥开,喂给自己的雏鸟吃。

雏鸟的成长期十分的慢,从生下来到长大需要它们的父母亲自喂养120天,还需要体型达到正常成鸟身体重量的70%到100%才算是真的长大了,最关键的是,雏鸟是不会飞的。

并且这种鸟类很奇怪,因为在油鸱雏鸟时期生长的某个期间,它们的身形会比成年的鸟还要大,身体内含有的油脂比成年更加的丰富。

俗话说得好“财不外露”,这么又肥又不会飞的雏鸟很快就被印第安人盯上了。于是每当油鸱繁殖季节来临的时候,印第安人就会来到油鸱群居的洞穴,举行一场仪式,架起一支大锅,在底下烧火。

然后再用一支长竿去破坏油鸱建成的鸟巢,去捕捉那些不会飞的雏鸟,将它们全部放进锅里,熬成油。

据说油鸱的雏鸟熬成的油,无色、没有异味,即使长时间的存放也不会变质,既能能当作火把,也能食用,所以当地人都将它称作为“行走的油包”。

油鸱

油鸱的特异功能

虽然油鸱看起来又胖又笨,可是它们却一点都不懒,当周围没有食物的时候,它们就会扩大觅食范围,这个范围有时会大到100公里。

不过这倒也不算什么超能力,要说真正的特异功能,要先说说它的住处—“洞穴”想一想哪些飞行动物是住在洞穴的?

没错就是蝙蝠,蝙蝠有超声波所以可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里找到方向,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和食物的位置。

油鸱也有这项功能,在1799年时德国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冯·汉甫尔德,来到了这里探险,当他走进油鸱所居住的地方,他以为进入了蝙蝠的洞穴,里面不仅漆黑,还时常有着尖利的叫声,他很快就离开了这里。

他虽然好奇油鸱是怎么在漆黑的洞穴里行动,但是却不相信它跟蝙蝠一样用超声波去定位,因为蝙蝠的超声波人类是听不见的,而洞穴里面有清楚的叫声。他把这个疑问带了回去,越来越多的自然学家来到这里探险,不过都是一无所获。

油鸱

直到1954年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敦尔德·格里芬跟一个著名的鸟类学家小威廉·菲尔普斯带着齐全的装备来到了这里,沿用了和研究蝙蝠一样的方法,去探测油鸱为什么可以在黑暗中飞行。

经过实验测试之后,格里芬发现油鸱确实有和蝙蝠相同的“回声定位”本领,只不过它发出的超声波是人耳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可以听见,根据他的研究,他发现油鸱在没有障碍物的时候,叫声大概在7000赫兹,有障碍物的时候声音会更尖,并且离障碍物越近越尖,这种叫声会超过7000赫兹,这会伤害到人类的耳膜。

格里芬的这个举动保护了油鸱,因为在印第安人的捕杀下,油鸱的数量迅速降低。格里芬发现油鸱的特异功能之后,油鸱的名声大噪。在1958年的时候,委内瑞拉政府在卡布里岩洞建立了国家公园,去保护油鸱,有很多的游客都来看“带着雷达的鸟”。

油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