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量子之路
(一)
“在处理‘高斯玻色采样’问题时,量子计算机只用了200秒,而经典计算机需要用6亿年,目前谷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需要用2年的时间,其速度是100万亿倍……”老师兴奋的在讲台上讲着。
“现在的经典计算机已经比人快了,但它和量子计算机比较简直没法比,量子计算机为什么这么快?我们要懂得这种原理,经典计算机是0+1,而量子计算机不光包括0+1,还有1+1,多种因素在发挥,就像搬大白菜一样,您和我会搬很长时候,如果全体出动呢,人越多能量越大。我们再发挥个体,能量不大,必须全面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发挥不同的作用,能量才大,我们根据量子而变,不再拘束在我和他,而应该是他,他,他……”
道理我们是能讲出来,但如何应用?面对接二连三的质量危机,我们似乎无法喘息了,必须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否则我们必然突破质量的底限,必须灭亡。
通过计算机的道理,似乎找到了出路:发挥量子叠加的能量,众多的量子叠加,为了一个目标聚焦在一起,而不是想着自己,都想着这个点,只有这种意识的能量才能化危为机。
可是工作中如何改革呢?经过一晚的探讨,我们还是没有打破。
(二)
社会在残酷的变化着,面对我们的生存危机,今天再一次拉开了探讨序幕。
经过前一天的探讨,我们艰难地按照老师的量子思维“必须朝着同一个目标发挥量子叠加的能量”分析着,为了我们的量子之路,大家纷纷发言。
他起头:我们的工作可以分为:改稿、加格式、排版、检查CTP,我想每个人有一个主项。
自己继续接上:根据现在的形势,每本书都设计版式,而且有的都要求一做就是三个,可以增加一个设计版式;另外,出版社对咱们的质检这一块非常认可,要加强检查这一块。
她又表达到:还有网改,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咱们可以渐渐把文件集中在一起,每天回来改一本,就归集一本,到时候网改也不用这么分散,而且解决了现在文件乱的问题。
她又想到到了一点:这些都是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的事情,咱们应该先分主项的:改排版稿、改校次稿,这是主要矛盾。
她产生了另外的灵感:老师所谓的量子叠加,是每个人精一项,然后大家叠加起来一个完美的整体,还是一项几个人几个人叠加,避免现在一个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呢?
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样来回接文件,不清楚里面的具体状况,必存在质量隐患。
探讨到这里有些卡壳了,只得请来了老师:量子非常细致,非常小,小到不能再小了,小小的蚂蚁能瞬间吞掉巨蟒,就是叠加的能量,都集中于一点。做得越细,准确率越高,越没有偏差,越厉害。你们这些分项是不是分到不能再分了,每个人干完一项,接下来干什么呢?必须有多项排着,干完这项自觉地干下一项,然后还有下一项,下一项……才不至于重蹈覆辙,干完自己的就闲着了,能量发挥不出来。
老师果然是老师,一席话点亮了我们:而且我们一天不只一本书,虽然同一个文件不能同时操作,但可以在不同的文件一个人做同一项,这样每个人始终都有忧患,自己不能卡壳,否则会影响集体。
而另一旁画图那面也产生新的思维解决着矛盾:“我们是一体的,不再分个人的工资,所以有改图的,文件不动,人直接去那台机器改,这样文件永远不会乱。”
……
我们就是这样的量子,虽然矛盾很多,但一点一点地叠加,齐力就能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