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不必过份焦虑
前不久,工信部针对一份人大提案的回复在汽车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消息一出有欢欣鼓舞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国内率先发布燃油车禁用时间表研究报告的研究中心,以前的研究只是代表民间的声音,这下官方终于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有点儿回音了。
也有愤懑回怼的,
比较典型的有比如燃油车禁行请从工信部开始,大意是工信部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先吃螃蟹,请工信部内部范围先搞个燃油车禁行试点一下。
最近看到一篇也很有意思,标题是难道卖轮椅的要把所有人的腿都打折吗?以此来讽刺那些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推动燃油车禁售的企业和群体。
不管是什么反应,在笔者看来都有点过分乐观或者过分焦虑了,就工信部回复人大提案本身而言,这只是正常的工作流程,只不过事情被人为放大了。
先说人大建议,尽管咱没参加过人大会,大概其知道人大建议是怎么回事,开次人大会几百上千个提议都可能的,而且一般有一定数量的人大代表签名支持就可以。
就燃油车退出时间表这个提议而言,找到足够数量的人大代表签字支持不算是难事儿(人大代表也不是圣人,跟个风很正常),难的地方在于这个提议归口工信部答复,工信部的答复意见实在是很重要,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君不见早先某副部长出去参加商务会议发表个讲话就被当成了正式的政府建议了吗!
当然仔细看看工信部答复的内容,其实是一份很典型的官方答复(官方回复的意思,你们懂的),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不知道那么多朋友是如何解读这份答复的。
关于燃油车禁售或者禁行这个事儿,行业内人士做一些激烈的表达那是代表背后利益集团发声的应有之义,但是作为普通车主吃瓜群众,实在没有必要过分焦虑。尽管宣传声势方面,新能源车声浪很大,远远压倒了继续深挖燃油车潜力的声音,但是面对国内的实际情况,新能源车要完全取代燃油车还有太远太远的路要走。
首先,我国的地域广大,各地气候道路等交通状况很复杂,新能源车在各种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不要说其他地区了。尽管有蔚来可以在保姆车的保驾护航之下跑新疆去东北的个别案例,但本质上那只是一个实验性质的测试,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谈何禁燃。没有汽油保姆车的支持,开蔚来去新疆和东北要放个大问号的?
其次,就算是东部,这些提议禁燃的人应该从来没有走过高峰期的东部高速,服务区的加油站排成下面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有人经历过整条高速各个服务区都堵满了车,下道上个厕所要一个小时吗?
现在新能源车高速出行的占比很低,不多说,如果升到10%,20%左右,高速服务区的充电就会成为大问题,排几个小时等充电将不是笑话而是大概率现实。
第三,从中国原油的炼化产业结构来看,一直以来国内都是汽油富裕柴油缺,这也是国内一直对柴油乘用车不鼓励的原因之一。目前的新能源化主要集中在汽油发动机动力车型,柴油方面,比如货运,各种农机,工业建设类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基本没有进展。过于激进的新能源推广计划只会导致国内汽柴油结构进一步失衡,不能未雨绸缪,眼下的猪肉荒还不够吸取教训的吗?
第四,纯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近半年来各种自燃爆燃,各地政府强化电动车安全管理的投入不低,这还只是小量级,全国不过几百万电动车,如果上到数千万级会怎样?新车尚且如此,随着老年头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安全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潜在的风险和压力。
第五,节能减排优化交通出行的能源结构不是只有纯电动新能源车一种技术路线,48V/混动/插混/增程式/甲醇/燃料电池等方案都具备很好的减排潜力,而且相对纯电动车的约束也更小一点。
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必须要推进,但是肯定不应该是纯电动车一花独放,百花齐放满足各个层次领域的交通出行需求才是最根本的,一刀切的政策说白了还是“懒政”加“官僚”。
从这个角度看,纯燃油车也许某一天会被禁售乃至禁用,但那只是指现在的传统内燃机车辆,绝对不等于未来的车辆完全不烧油。交通工具动力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是比较轻量级的48V技术也好,还是中间路线的混动插混增程式,或者更纯粹的纯电动,差异值在于动力电动化的程度,但是从定义上来讲他们都将不再属于传统燃油车。
政策提法是一方面,落地是另外一回事儿,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复杂的产业环境,100%纯电动化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电池动力技术有重大突破,谁又敢说交通通行技术不会有重大突破或者能源领域有重大突破呢?未来也许连汽车这种交通工具都会成为历史。
不管是新能源还是其他技术方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用自己的产品去争取吃瓜群众的支持,各方还是在这方面多花点儿心思,别给吃瓜群众们增加不必要的焦虑了。去年的水果,今年的猪肉,还嫌大家不够心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