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余启明小说专栏《遍地花香》作者 余启明
遍地花香(小小说)
作者 余启明
这是一幢十分破旧的土屋。它有了近七十年的历史,算得上是村子里的文物了。大门两侧的土墙,向外凸着,随时有倒塌的可能。为了能继续居住,同时为了过往行人的安全,主人找来两棵小树,分别撑在两边。靠墙的一头,各用铁丝吊上一块石头。
现在呆在土屋里的,一共有三个人。
儿子书香,花州大学毕业,东江大学带职在读硕士研究生。瘦高个,倚门而立。两唇紧闭,两眼一直盯着堂屋上方的一张旧四方桌,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母亲桂芝,也是个瘦高个,并且还是个药罐子。她坐在一张矮凳子上,不住地用衣襟擦着眼睛。眼睛有些红肿。儿子回家已有三天。三天里,除去睡觉,她眼里几乎没有断过眼泪。
父亲传宗,年近古稀。一只眼睁着,另一只眼上,白白的一层肉膜。那是挑谷草头时,一不小心,碰到前面的人的冲担尖,被戳了的。此时的他,使劲地一窝一窝地吸着旱烟。
空气似乎凝固了。
传宗磕了磕烟袋,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凝固:“我还是那个话,你一定要再找一个,要生个一男半女。不然,我这个名字,算是白叫了。我黄土盖到颈上来了,你让我去见祖人时,能响响亮亮的说几句话。荷花是个好伢,但伢好命不好。连医生都说恐怕要植物一辈子,你怎么能跟她结婚呢?我们是讲良心的人。你就是不跟她结婚,你也要管她。我们家穷,原先存的,加上扯的借的,一共只有四万多块。今天全部把你,你拿去跟荷花交医药费。你以后拿的工资,不要往屋里寄了。除去吃喝,全部用到荷花身上。"说完,示意桂芝把包钱的纸包递给儿子,然后接着说道:“你么事都不要说了,你赶快到花州去。"
带着沉甸甸(虽然书香只拿了两万元,但仍然感觉份量很重)的纸包,带着满腹的心事,董家三代单传的独苗董书香,来到了花州市区,来到了热恋两年的大学同学夏荷花的病床旁边。
荷花母亲李霞正在为独生女儿擦拭面颊,突然感觉到有人走进了病房。掉头一望,看到了又瘦了一圈的书香。李霞用充满感激并十分疼爱的柔柔的声音问道:“你来了?书香。”
“来了。这几天把阿姨辛苦了。"
"跟家里谈得怎样?"
"谈得蛮好。家里还给了一些钱,让我转交给阿姨。"说完,从旅行袋里拿出纸包,递给李霞。
李霞执意不收,书香便将纸包硬塞进李霞放在床头柜上的挎包里。
书香老家董家湾有个女子住在花州,正好跟李霞是邻居。昨天晚上,她一五一十的把书香家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霞。
李霞觉得书香父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她,恐怕也会这样想。书香是个好小伙,他已经为荷花做了很多。他们目前还只是情侣关系。书香有重新选择恋人的权利。我们母女虽然遭受了不幸,但遭受不幸并不等于可以自私。我必须让书香离开这里。
想到这里,李霞便恳请书香回去上班。
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书香竟然一下子就接受了她的提议。他默默地收拾行李,默默地离开她们母女。
李霞知道书香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个主意,就是按照他父母说的去做。
李霞觉得心安了一些。但作为单身母亲的她,顿时又觉得少了一份坚实的依靠。本来就不明朗的前路,又似乎增加了一层黯淡。包含着多种成份的不争气的泪水,又“刷刷刷"地流了下来。
一周以后,书香竟然又来到了病房。
李霞问:“你不是上班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书香说:“我没有去上班。我去单位把工作辞了。我还借了一些钱,好多好心人还捐了一些钱。我要一心一意地照顾荷花。直到她醒过来,直到我们两个百年之后!"
李霞热泪盈眶。她弯着腰,看着女儿睁着的毫无意识的眼睛和那张苍白的脸,不住地喊着:“花……花……"她激动得喊不下去了!
几天以后,书香说要去东江大学办个退学手续。
返回花州医院,却不见李霞母女。
问了问护士,说已经岀院了。
去荷花家找,屋里没人。
他知道李霞的用意。他暗暗叮嘱自己:不放弃!不放弃!决不放弃!
终于在一家郊区医院,找到了他要找的人。
李霞再次恳求书香,再也不要管她们了。说着说着,两腿弯曲,似乎要下跪的样子。
见此情景,书香“扑通"一声跪下:“阿姨!妈!你不要这样。今生今世,我是不会离开荷花的!我们两个发了誓的。我家里穷,大学读的很难!有一次,我接连两天没有吃饭。就在我准备退学出去打工的时候,荷花帮助了我。没有荷花,就没有我的今天!你老一定要成全我们两个。你再也不要赶我走了!求求你了,妈!妈!"
热泪,又是热泪!
站在门外的护士和志愿者听到了,竟然都感动得哭出了声音。
接下来的日子里,书香天天为荷花按摩、唱歌、讲故事、说笑话。
忽然有一天,书香发现荷花的眼睛转动了一下,接着,轻轻的含混不清地叫了句“书香"。
奇迹出现了!荷花开始有意识了!李霞书香两代人情不自禁地紧紧拥抱。
开始苏醒的荷花,体重只有25千克。因为长期卧床,肌肉严重萎缩。医生为她做了多项手术。医生还在她头顶皮层下埋了根软管,目的是减轻胪压,导出积水。书香精心照料心上人。为了导管安全,他天天亲自为荷花梳理头发。
两年以后,荷花基本恢复健康。她和白马王子,手挽着手,走进了曾在梦中出现过多次的圣洁的婚姻殿堂。
在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关心下,书香开了家名为“遍地花香"的饭馆。他把"诚信"二字顶在头上,围绕“两荷两莲"(即荷叶荷花莲蓬莲藕),做足文章。市民们听说了饭馆的特色,还听说了饭馆的主人们的动人的故事,纷纷呼朋唤友,前来感受气氛,净化心灵,品尝美食,畅谈人生。同时,也用这种方式,向两位同舟共济的年轻人,献上一片爱心。饭馆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书香、书香父母和李霞扯下的债务,也还得差不多了。
董家湾书香家那幢文物级的土屋,被列入了市政府推出的"危房改造"项目,整修一新。两位老人精神焕发,成天乐哈哈的。已经甩掉了药罐子的桂芝,趁着天晴,晾晒童衣。荷花有了身孕,她很快就要做奶奶了。
往期回顾:“土记者"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些年,“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革委会"、“贫宣队"、“政治队长"、“忠字舞"等等。“土记者"便是当时出现的“新生事物"之一。
作者简介: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