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很重要,“由静到净”,为你深度解读
人有千算,天就一算。武术有活招,只有动态,没有固定架式。练好一套拳后,不按顺序练,任意截取,随机发挥。动态不是招式,而是一连串的劲。好比说,手臂静止,身子一动,劲照样传到手臂,这叫催。练出了沉劲,不存在虚招,随意怎么动,沉劲都在。
好手听劲,高手取势。俩人有了接触,叫听劲。什么叫取势?打个比方,一处高坡,上有一大石,摇摇欲坠,滚下来之前,预判路线落点,这是对势的预判。不练拳时,脑子里过过套路,身上有个小动态,若有若无的,串一遍,拳意自然得到锻炼。不是劲断了,很多时候,是意断了。
痴望水中影,原来月在天。很多人有个错觉,以为换一套拳,就能提高功夫,其实不然。换架子,不如换劲。换架子不难,换劲是根本。改劲,就是改结构。改结构,必须从关节位置,动力链开始修正。动力链,通俗的说,就是怎么动。同一套架子,你练,他也练,高手照样出功夫。不必换架子,要去完善结构。
刀劲是横,枪劲是拧。大枪一端,精神头就来了。钢刀一横,周身顿生豪气。清剑出鞘,心生精细劲。物有物性,身有身劲。好比书法,书颜体,八方开张,气势恢宏。写瘦金,错刹疾转,力聚中宫。同理,一种拳,一种拳意,懂得结构背后的理,也就悟透了拳意。
拉帘点灯,窍中有门。拳练到后来,都要找小劲。失先,意思是失去了先机。小劲启动快,变化隐蔽,所以好使。推手也是,不是顶牛,而是占位的学问。你看小时候,玩抢凳子,我先坐下了,你就站着。你先坐下了,我得腾地。懂劲,也是懂意。意,不是考虑好了再动,计划不如变化。将发未发之际,意是一种触机感。
半步太少,一步太多。想提高灵敏度,就要修静力。不用劲,很放松,但协调性很好,都离不开静力。静能生净。净,就是劲很干净。功夫纯的人,没多余动作,误差小,劲劲有出处,不跑空,不做作。持桩需入静,静不是呆滞,并非昏沉,而是有一股灵气。
譬如点鞭炮,一根细香,对准炮捻儿,又轻又稳,劲含着分寸,心无旁贷。虚灵顶劲,不光是吊顶劲,也在讲安心静意。很多人练拳,误差大,就是不够静,没看清自己,一不留神,劲就走偏了。神似捕鼠猫,又或猫步,都在说一个事儿,轻而准。人安静了,动态就会纯净,轨迹自然很准。
静力,与快慢无关。有人也很慢,但劲却虚浮,静是装不出来的。有人打拳快,但透着沉稳,动态明确,交代很清楚。练拳等同修心,安静放松,状态专注,气感也就有了。无杂念的意,才是真意。有真意,才能调动内劲。刀客比刀,只出一刀。时机火候,力度角度,恰到好处。人静,劲净,刀中颇具禅意。
一把鹅毛扇,百万披甲人。发力之前,进入静态,电光火石,速沉猛透,干净利落。净就是通。练拳就是,减小自我阻力。劲放不出去,自己挡住了路,或中途消耗了,这都是不通。不静不太极,静下来后,才能用意训练神经,动能才纯。由意静到劲净,功夫慢慢就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