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乱的年代 ,出了最豪横的玉器 !

历史上的东周时期,包括春秋和战国(前770年—前221年)两个社会阶段。东周社会的特点是,各诸侯国政治、军事二分立。军事相争,形成分争战乱的局面。在此政治背景下,生产力却有很大发展,手玉业的玉器等,获得极大进步。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玉质上乘,并且新创了不少优美器型,线条运用更加娴熟,纹饰的审美含量急剧增加,刀工秀逸遒劲,风格清新潇洒。短短的五百年间,给历史留下了无数玉质珍品。

东周四节龙凤纹玉佩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这件玉佩采用分雕工艺,将一整块玉料雕琢成相连的四节,使之可以自由卷折。玉佩上刻有龙凤一体的纹饰,带有浓厚的神话宗教色彩,也是对生命互为因果的和谐体现。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兽面纹玉琮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高5厘米,宽6厘米。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祭祀时可作为沟通天地的法器。这件玉琮外方内圆,上下贯通,直观地展现了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关注:古玉虫。它出土于曾侯乙的腰腹部,器表浅雕兽面纹,庄严而不失优雅。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云纹玉梳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9.6厘米,通宽6.5厘米。这把玉梳放置在曾侯乙的头部下方,梳背双面阴刻云纹,上端中间有一个小孔,可能是丝线系绑之处。梳子是日常生活用具,以玉梳陪葬,反映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玉琀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最大者2.1×0.2×1厘米。玉琀是放在逝者口中的玉器,古人认为坚固温润的玉石可令尸身不腐。曾侯乙口中含有牛、羊、猪、狗、鸭、鱼等共21件玉琀。这些小动物只有黄豆大小,却刻画入微、简练逼真,堪称微雕技术的鼻祖。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金缕玉璜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11.8厘米,宽2.7厘米,厚0.25厘米。这件玉璜用3道金丝穿缀2件青白色玉璜,是目前所见先秦时期唯一1件金玉合一的器物,所用之玉为新疆和田软玉,质地优良。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 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关注公众号:古玉虫。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色之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新创“春秋龙首”纹。这种由勾连云纹组成的“阴线浅浮雕”龙首,不论是绞丝纹舌形还是S纹舌形,都是“现首不现尾”。这种龙首纹,是夏、商、西周以来龙纹的一大突破,直接影响了战国的龙纹造型。

春秋谷纹龙形佩示意图

一、东周玉器是继西周之后迎来又一个玉器发展的高峰期,无论造型、工艺、纹饰都是颠覆前代。出土的玉器数量丰富,出现不少新造型,纹饰和工艺技巧也有新变化,形式美的标准大大提高。

玉器的总体风格是:细腻精美。统治阶级享玉,由西周时代注重礼仪性;转向注重装饰审美性。因此,装饰品玉器占主导地位,是这个时期玉器发展的一个最大特色,礼仪类用玉器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1、春秋战国新创玉器之一玉剑饰。玉剑饰即是精美的玉器装饰在兵器剑上的一种饰物,这种装饰玉器有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wei)、玉剑珌(bi)四种,古人名为玉俱剑。玉俱剑由春秋战国兴起,至汉代达到极盛,汉以后逐渐衰落、消失。历史上,它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关注公众号:古玉虫。器面常做兽面、云纹、蝌蚪纹,谷纹,华丽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藏家趋之若鹜的一个原因。

玉剑首示意图

玉剑格示意图

玉剑璏(wei)示意图

玉剑珌(bi)示意图

2、玉连环。玉质'活连环'是战国时期首创的器型。'活连环'制作工艺极为繁杂,整块玉料先要分断切割,分段画稿,然后再将每一部分按稿谱凿成活环。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玉质上乘,并且新创了不少优美器型,线条运用更臻娴熟,纹饰的审美含量急剧增加,刀工秀逸遒劲,风格清新潇洒。短短的五百年间,给历史留下了无数玉质珍品。古代一种玉器玩具。见《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玉连环示意图

3、虎形眼。战国时期玉器中动物形态玉器上面眼形,是基本上承袭了春秋时期的眼形。首创是眼形是“单、双线橄榄眼”和'虎形眼'。'虎形眼'造型犹如一只橄榄球上飘着一根飘带,给人一种气势逼压的威严感。

春秋晚期双龙首环示意图

4、组合佩。战国时期出现大量的组合佩饰件。组佩又名“杂佩”、“佩玉”,专指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此佩玉现今所知最早见于春秋早期,战国达到极盛,汉代逐渐消亡。其后南北朝、唐,元等朝代虽偶有出土,但在当时社会中不具有较大的影响。

玉组佩以镂雕绶带纹长方形玉饰系鎏金银链下挂5件玉坠而成,玉坠分别为摩羯、双鱼、双凤、双龙、鱼衔莲枝佩。龙、凤、鱼等吉祥题材的运用以及雕琢刻划中所表现出的写实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显示出辽地诸族文化的交流及玉器制作的发展水平。

6、带钩。较之春秋带钩,战国带钩形制由短宽变为窄长,并且多数为四方体和四方纽。战国带钩尾部下沉,钩尾略高于钩钮底线。战国玉带钩为战国时期的玉器,青玉圆雕件,呈龙形。

示意图

二、春秋玉器雕琢采用更多新工艺、新装饰,玉器形态更加逼真,更加精美华伦。

春秋战国玉器在5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日益进步,并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当然这种艺术风貌决不会是随着历史年代的划分而断然隔开的,比如战国早期的玉器依然遗留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风格,甚至有些作品十分相似,难以区别。但是当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时尚一旦稳定之后,在整个艺术创作上便会出现一种潮流、一种趋势。这种潮流和趋势所造就的艺术特色,就是我们在欣赏收藏中一定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了。

1、春秋战国采取的新工艺制作的玉器更加精美华伦:在制作工艺上,春秋玉器无论是造型、线条还是碾磨均显得较为浑圆。战国玉器则棱角刚劲明确,线条清晰利落,同时镂空技法的使用较春秋更加普遍,并且技艺格外精湛细致,就连楼空之外的内壁也琢磨的光洁明亮,一丝不苟。

2、春秋战国玉器采用的装饰纹路更加复杂多样,美轮美奂了:春秋玉器善用众多的抽象变形、肢解整体的龙纹充填器物画面,从而显得繁密不透气,粗看似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感。战国玉器装饰图纹较为稀疏,常见的谷纹、云纹、勾连云纹、'S'形纹、绞丝纹等,线条舒展流畅,工艺精细入微,主纹、地纹均清晰可见,观后使人赏心悦目。

3、春秋战国的玉器在神韵方面更加逼真,更加接人物的原有形态:欣赏古代玉器,除了要掌握它的时代风格特征、工艺及装饰手法外,更重要的还应当细心体会其内在的神韵。就整体而言,春秋玉器在造型、构图、动态变化等方面较之战国玉器则显得神气不足,平静而呆板。战国玉器无论器面、边角或是布局,设计得当,通体皆灵,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勃勃的生机。其实这种奋发的气势和艺术的活力,也是战国时代的精神所在,战国人的气质、思想、文化使然。

三、春秋玉器很多装饰纹路是新创的,由创新纹路装饰雕琢出的玉器看上去更具有浮雕感,更赏心悦目。

1、新创“春秋龙首”纹。这种由勾连云纹组成的“阴线浅浮雕”龙首,不论是绞丝纹舌形还是S纹舌形,都是“现首不现尾”。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古玉虫。这种龙首纹,是夏、商、西周以来龙纹的一大突破,直接影响了战国的龙纹造型。

“春秋龙首”纹玉器示意图

2、新创:“春秋谷”纹。春秋古紋有阴线雕和乳突状两种。乳突状谷纹为浅浮雕,鼓励圆鼓、体型较大,手感园钝;春秋谷纹部分有阴刻“芽弯”,部分与勾连云纹混合构图。春秋谷纹大多排列稀松,布局不够规整。

“春秋谷”纹玉器示意图

3、新创“斜地子”纹、“虎皮”纹、“矩形鱼鳞”、“内勾卷云”纹。

“内勾卷云”纹玉器示意图

4、新创螭纹,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楚辞.刀歌.河伯》:“驾两龙兮骖螭。”螭纹是个巨大的纹饰体系,春秋创制的螭纹,经过战国和两汉的发扬光大,和龙纹一样,成立我国艺术史上光彩夺目的纹饰标杆。又有螭龙和螭虎纹。

5、新创螭虺纹。虺是一种毒蛇。《诗.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楚辞.天问》“雄虺九首。”虺,又是一种将发未震的雷声。《诗.邶风.终风》:“虺虺其雷。”春秋虺纹大多为圆首、尖嘴、小圆眼、短蛇形身

6、春秋脊牙。西周时流行的突齿到春秋时,大多演变成整齐划一的方形脊牙。脊牙的制作,需要综合勾撤、平凸、隐起等技法,难度远在齿牙之上。

脊牙工艺制作的玉鱼示意图

四、战国时期玉器另外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超大霸气,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群雄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关注:古玉虫。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诸侯群雄皆以佩玉为时尚。从已经发掘出土玉器可知,战国玉器较之春秋玉器品种更加丰富,它突破了春秋时期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磺、出廓玉壁、龙形佩、带钩等;

大型的玉璜示意图

大型出廓玉壁示意图

装饰图纹则多为较密集的去地隐起的谷纹、卷云纹等。有的谷纹周缘还刻划出一条阴线,甚至使之勾连。此时浅浮雕玉器去地并不彻底,多沿图纹而碾磨,因此产生了一种时隐时现、变化多佯的艺术效果。

玉环 战国早期

绞丝纹玉环 战国

玉璧 战国早期

石瑗 战国早期

绞丝纹玉环 春秋

绞丝纹玉环 战国

绞丝纹玉镯 春秋

凤钮双联璧 战国早期

出戟玉璧 东周

蒲纹玉璧 战国

谷纹玉璧 战国

蟠虺纹玉璜 春秋

玉珩 战国早期

镂雕龙螭珩 战国中期

玉珩 战国

玉珩 东周

玉组佩 战国

龙首玉觿饰 春秋

玉觿 战国

玉片饰 春秋

蟠虺纹长方形玉佩

兽面纹玉饰 春秋

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

束绢形玉饰 春秋

龙凤佩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战国

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

龙凤纹佩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

玉带钩 东周

玉梳 东周

云雷纹玉璧 战国

谷纹玉璧 战国

玉璧 战国晚期

谷纹玉璧 战国

鹦鹉首拱形玉饰 春秋

夔纹器嘴形玉管 春秋

玉管 战国

玉剑首 战国晚期

云雷纹玉璧 战国

双系拱形起脊玉饰 春秋

战国早期玉器以山东鲁国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其工艺较前复杂,造型亦渐舒展,器体边角尖锐利落,特别是回首挺胸的龙凤形象也开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动感。关注公众号:古玉虫。工艺更加精细,玲咙剔透,并多以楼空、浅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见长;装饰更加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璃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同时战国玉器作品中的神兽造型,均饱含着一种紧张的气势,大大增强了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

其中举世瞩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龙凤纹佩,更是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该佩玉料细润,工艺精湛,通体长达48厘米,用5块玉料琢制而成。器面分别雕琢有龙、凤、璃等,并间饰几何纹。同时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体现了战国早期高度的琢玉水平。

金村出土东周绞丝纹卷体玉龙佩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饱含屈辱与压迫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其时间跨度从1840年至1949年,共计109年。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绝大多数发生在这一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百余年流失异域的中国文物数量高达一千万件之多!

金村出土东周龙虎玉带钩

提起中国近代文物之殇,其中盗掘规模最大、文物等级最高、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当属河南洛阳金村八座东周王陵文物的盗掘和流失。

1928年是中国近代的多事之秋,这一年河南境内更是战火纷飞,当年4月军阀张作霖的奉军开始进攻河南,时任河南省主席冯玉祥派韩复榘率兵抵抗奉军,双方展开了激战。连绵的战火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28年夏秋之际,位于河南洛阳汉魏故城随近的金村,发现了东周王陵和贵族墓葬群。

洛阳金村东周王陵遗址

随着东周王陵的发现,引来了一大批国内古玩奸商,这些具有文物鉴赏能力并熟悉文物交易流程的文化败类,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脚下埋藏着的巨大财富,在他们的教唆和鼓动之下,很快就纠集起一批铤而走险的不法之徒,于是一场大规模、有组织、长时间的文物盗掘开始了。

从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间,他们先后盗掘东周王陵大墓8座,出土文物多达数千件。

这些珍贵的文物先是被盗贼们用马车运到洛阳、开封等地,然后寻找出价最高的外国买家,交易完成后再转运出国。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金银盖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金银盖(局部)

金村文物的最大买家之一,是一个名叫怀履光的加拿大人。

从各种资料包括怀履光自己的著述显示,他虽然是一名加拿大圣公会的传教士,但他在金村盗宝之前就已经接受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委托,从而拥有了另一重不为人知的秘密身份,即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文物代理人。

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华搜罗和购买文物,而他在华活动的资金,均由皇家博物馆提供。

怀履光

有相当一部分金村文物都是经怀履光之手流向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甚至怀履光此后还成为该馆东亚部的第一任主任和多伦多大学中国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于是在怀履光等外国文物捐客的大力推动下,几年的时间,这些珍贵的东周国宝就被一扫而空。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金银螭龙形勾具一对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金银螭龙形勾具局部

整个金村东周王陵出土文物,目前国内仅存金村大鼎、错金铜尺和命瓜壶三件,分别藏于洛阳博物馆、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余的则被洗劫一空、片甲不留。

金村东周王陵出土文物之精美,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帝王级国宝,是东周天子的随葬器物,是东周时期最高等级的艺术珍品,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

金村出土东周饰金凤玉卮

金村出土东周饰金凤玉卮(局部)

笔者作为中国玉器爱好者,从学习玉器知识开始,就深深感受到了金村东周玉器的巨大魅力。

这些教科书式的经典玉器,不仅代表了最高等级的东周玉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同时还承载着东周时期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研究东周历史与文化无可替代的重要文化遗存。

金村出土东周玉舞人

而金村盗宝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加拿大人怀履光,打着传教士的幌子,数年间用极为低廉的价格大肆收购金村文物,但是即使价格极为低廉却也花费数十万元之多,可见其收购文物数量之巨大。

就这样,从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时间里,8座洛阳金村东周王陵被陆续盗掘一空,数千件东周天子随葬珍宝流散至世界各地。

金村出土东周玉梳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国拥有最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中国却偏偏不是文物大国!

前面我们提到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时期,旧中国积贫积弱无暇自顾,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走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短短的一百余年间中国就流失了1000余万件珍贵文物。

金村出土东周银质人物立像

据中国国家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全国文物单位和各大博物馆登记在册的文物总数共计1200多万件,中国最大的文物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也不过只有160余万件馆藏文物。

但是对比美国这个只有200余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仅美国史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数量就高达1.3亿件,竟然比全中国馆藏文物总量高出了10倍还多,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而且都是中国近代流散出去的。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银鸟形油灯盏1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银鸟形油灯盏2

金村出土东周青铜错银鸟形油灯盏局部

金村东周王陵出土的众多国宝级文物,就分别落入加拿大、美国、日本、法国、瑞典等国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相信每个中国人在了解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真相之后,都会感到无比的痛心。

虽然文化没有国界,知识不分民族,但是文化遗产却一定有主权所属国,关注:古玉虫。文化主权同样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列强们在战乱期间掠夺和诈骗文物的不齿行为,就是对文物所属国国家利益的严重侵犯。

金村出土东周龙首玉带钩

洛阳金村东周王陵的文物流失,直接导致了考古研究中关于东周历史诸多内容的缺失和空白,至今依然难以系统完善,因此说所谓的文物流失,就是变相的文化掠夺!

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进一步提醒今天的我们,当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珍贵的历史遗存时,更要心存敬畏、珍爱有加,且行且珍惜。

下面是一部分流散至世界各地的金村国宝,大家欣赏一下吧。

古玉虫

致力于中华古玉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