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64,江湾镇三观堂

江湾镇三观堂位于万安路359号,据1998年版《虹口区志》记载,三观堂前身为迎真道院,也称三官堂,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祀伽蓝佛像及三道神像。光绪十四年(1888年)道士散去,改作佛寺。1990年整修,系佛教天台宗。

南北朝时期,上海东部有二条沙带,吴淞江以北,沿盛桥、月浦到江湾一线有一条断续沙带;吴淞江以南,沿北蔡、周浦、下沙一线存在一条比较连续的沙带。这应该就是1400年前上海的东部海岸线,江湾位于吴淞江入海口的北岸。

《虹口区志》:“江湾成陆距今1200余年,唐开元元年(713年),地处海岸线。”比考古发掘的结果晚了100多年。

今天在万安路与新市北路交界的地方,有一座牌坊,上面标注“江湾源”,可能是因为走马塘在其对面拐了一个90°的弯,向南成为沙泾港,而沙泾港被认为是古虬江的一部分。

不论广场大小,总有Dama Dancing

太湖形成后,吴淞江成为太湖的主要泄洪道,江口曾经非常宽阔,加上潮汐倒灌,易致淤浅。冈身是一道贝壳沙堤,地势比两边都高1~2米,吴淞江在越过冈身后,其下游河段流速减缓,河道弯弯曲曲,宛如一条虬龙,故称虬江。

“虬江十八湾,弯弯到江湾”。江湾以虬江屈曲入境而得名。最早称商量湾,亦名曲江。龙华镇的“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谚语,大概是学舌江湾的。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兵在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的率领下,奔袭临安,宋高宗仓惶出逃,从宁波出海。

当时韩世忠驻军于上海地区,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海口,相当于今天浦东外高桥的黄家湾外,已陷海。说明二点:一、南宋时,吴淞江入海口已经东移至海口;二、韩世忠如此布阵,是进退有据,进可以邀击撤退的金兵,退可以从海口入海。以当时南宋君臣的心态,似乎后一种可能性大一点。

根据我们初中时痴迷的评书《说岳全传》,以及其他坊间传说,金兀术此次进犯江南,带兵十万,因此所向披靡。事实很可能相去甚远,金兀术为追求速度,奔袭而来的大概也就五千骑兵,甚至更少。

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曾经说过:“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个肯定是演义的成分更大,但女真骑兵肯定不是以人数取胜,这肯定也是事实,女真人先后打败辽国与北宋时,全部兵力不会超过十万。

因为金兀术所带的兵力有限,而且宋高宗已经历练出惊弓之鸟的超常反应力,在一击不中后,面对江南遍地仇视的人民,金兀术只能快速撤退。于是韩世忠获得了截击金兵的机会,经过梁红玉金山擂鼓战金兵,韩世忠的八千人马将十万金兵围困在黄天荡,差点要了金兀术的命。

韩世忠的中军驻扎江湾,部分家属随之落户,遂渐成小镇,即江湾镇。

据说这些石头是从韩世忠老家绥德运来的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倭寇掠江湾,全镇被毁,庐舍殆尽。后里人在保宁寺东西营造商铺住房,明末恢复成镇。

清初,江湾镇四乡盛产优质紫花布,远销闽粤,江湾镇成为棉布交易集散地。

据雷伟平博士研究,上海地区的三官文化从元代开始传入,早期与盐商、盐丁有关,崇拜天地水三官。进入明代,随着盐业的衰败,其他行业的商人进入上海,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三官文化,比如在颛桥从事布业的洞庭商人,带来的是唐宏葛雍周武三官崇拜。

江湾镇的紫花布远销闽粤,如果主要是福建商人,还有可能是陈子椿与龙女所生三官,陈子椿这个神话中的人物,在史籍中确有其人,而且是个福建人。关于江湾镇三官堂的记载非常少,仅《虹口区志》中寥寥几句,其所祀的“三道神像”,已经无从确知是哪三官了。

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在经历了清朝的繁华后,从清末开始到民国期间衰败,很多三官堂改成佛寺,比如这座三官堂就改为天台宗的三观堂。

天台宗的三观指空观、假观、中观。空观是观诸法空无自体;假观是观诸法但有缘生假相;中观是观诸法非空非假, 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相。与道教系统的三官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了。

好在上海的市区还能保留一座寺观,告诉大家此地曾经有过的神话与信仰,无论其为三官还是三观。

(0)

相关推荐